日前,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以此纪念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致敬常沙娜80年艺术生命长青。常沙娜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女儿,是林徽因病床前的学生,是人民大会堂的装饰设计师,是中央工艺美院在任时间最长的院长,也是中国文艺家联合会授予的“终身成就美术家”……常沙娜的设计人生始终围绕着敦煌。
被称为“敦煌少女”
1931年,在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留学的常书鸿决定,用阴性法语词汇Saone为刚出生的女儿命名,音译即为沙娜。
1942年8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常书鸿任副主任。一家人回到敦煌。
在敦煌,年龄尚小的常沙娜就集中精力在石窟里临摹壁画,扎扎实实地画了将近两年,除了必要时到敦煌县中上上课,拿了个初中毕业证书。
常书鸿把常沙娜的学习抓得很紧,要求她每天一早起来,以唐人经书为帖练字,接着读一小时法语,然后跟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块儿去洞窟临摹壁画,晚上则跟着大家画速写。常书鸿要求常沙娜从客观临摹入手后以整理临摹为准,将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表窟的重点壁画全面临一遍,并在临摹中了解壁画的历史背景,准确把握历代壁画的时代风格。他开始给常沙娜讲课了,给她介绍历史,让她系统地了解敦煌各时代画风的特色。后来,除了系统临摹之外,他看中了哪幅画就让常沙娜画。
常沙娜每天兴致勃勃地等着蜈蚣梯,爬进洞窟临摹壁画。那时洞窟没有门,洞口朝东,早晨的阳光可以直射进来,照亮满墙色彩斑斓的画面。彩塑的佛陀、菩萨慈眉善目地陪伴着常沙娜,常沙娜头顶上是节奏鲜明的平棋、藻井图案,围绕身边的是神奇的佛传本生故事、西方净土变画面,她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因此,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敦煌少女”。
在敦煌艺术的常年浸润下,常沙娜在“大漠荒烟中完成了艺术人生里第一段没有学历的学业。”70多年过去,在画册、美术馆展厅看到自己十几岁时的临摹作品,常沙娜依然会“怦然心动”:“你看西魏258窟那几个力士,我线随感觉走,笔触特别放得开。少年纯真的激情融入艺术中,迸发出了多么灿烂的火花!”
书写近一个世纪的敦煌情
1946年,在父亲的帮助下,“常书鸿父女画展”在兰州举办,画展展出了常沙娜临摹的敦煌莫高窟不同时期的画作。加拿大籍美国学者叶丽华十分赞赏常沙娜的作品,并提出愿意资助常沙娜前往美国深造。1948年,17岁的常沙娜前往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附属美术学校,学习绘画艺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常沙娜归心似箭,她毅然中断了在美国的学业,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1951年,常沙娜成了林徽因的弟子,正式踏入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常沙娜将敦煌的鸽子元素融入到景泰蓝设计中,设计出《景泰蓝和平鸽》丝巾和装饰盘,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份国礼”,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1958至1959年间,常沙娜主要负责设计人民大会堂外墙的琉璃花板、须弥座的石雕花以及宴会厅的天顶装饰、内外门楣、窗花等。其中,由她设计的宴会厅的天顶华灯,成为敦煌艺术运用于现代设计的典范之作。除此之外,常沙娜还参与设计了北京展览馆、首都剧场、民族文化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重点建筑的装饰设计。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政府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纪念雕塑,也是常沙娜主持设计的。
1977,常沙娜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此后二十年间,她与同事和学生多次前往敦煌整理出版了书籍《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和《敦煌历代装饰图案》,不仅完成恩师林徽因的遗愿,也为父亲诞辰105周年献上了最好的礼物。
“将自己多年的研究与个人创作在全球展示,让世界了解敦煌艺术”是常沙娜退休后最大的心愿。2008年,常沙娜被查出患上了癌症。2014年,身体康复后的常沙娜,立刻开始了“花开敦煌”世界巡展。
(综合央视新闻、青瞳视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