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重”、公债、加力和驱动机制的认识

2024-10-06 00:00贾康
经济导刊 2024年8期

发行特别国债和“两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国家推动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两重”建设与国债资金的筹集有密切关系,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在已有的国债发行机制上进一步加码。这几年发行量很大的地方专项债,也是中央层级特别国债的地方化,专项债还本付息最长期限是按30年进行安排。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1998年,朱镕基总理推动推出2700亿元特别国债,偿还期为30年。地方专项债是在地方政府没有其他手段的情况下,帮助地方解决一些特别急迫、同时又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问题。另一个作用,就是当地方无法从别的渠道找到资金时,地方专项债可以先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也就是应急性的“以债化债”。所以地方专项债基本上是先起一个缓冲作用,此后再对接到适应长期目标的一些项目上。

总体看,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情况比较顺利。但在“发得出”的同时还要强调“用得上”。前些时候我曾经表达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我认为中国现在“有效投资”项目俯拾皆是,中央和地方通过债务筹集的资金可对应的项目,可以列出几十项。比如北京已有的轨道交通网要补充,形成密度足够、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中心区域的联通状态要“立体化”,而且要通盘规划,建设全网络状的停车场和停车位,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等等,都是必须建设的;再加上结合乡村建设,结合防涝抗洪的迫切需要在各地建设类似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以及必要的对接基本农田的灌溉系统等等。国土开发还有许多非做不可的事情,种种具体项目,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做好中长期的资金安排。项目启动的短期效果就是扩大内需。一般经验,项目开工,30%-40%的资金支出是工资等人头费,马上就形成当期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促进消费,跟着就是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发展后劲;这些项目主要是为了实现“正外部效应”和综合绩效,有助于积累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后劲。从有效投资入手,带来对全局的贡献。当然,由政府为主体推动的项目投资机制,必须有高的规划水平,并且需要阳光化的管理,以及项目进程中的有效管理监督(工程监理,全程监督),这就不展开说了。

现在社会上普遍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不足,增加有效投资是提振社会信心、改善预期政策组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预期往往是自我复制或强化的,如果普遍预期不好,最后就会形成不好的局面。当然提振社会预期不是简单只靠增加投资就能够解决全部问题,宣传工作也要跟上。宣传工作不能只靠宣传部门,如果清网行动能切实打击违反“两个毫不动摇”和违反“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方针的错误言论,是可以提振信心的。

发行公债与经济发展效应的关系:理论说明

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是从经济学公案的“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筹款或通过收税筹款的效果等价)切入。我认为这个“等价定理”会产生很多误解,我们不应该再受这个所谓定理的牵制,而是应当正面肯定公债的功能及其不可缺少的作用。理论的论证,就是比照拉弗曲线:设定一个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发债规模从零点向右逐步增大(不是拉弗曲线的税率从零向右逐步增大),纵轴表示从多角度论证的正面效应。和拉弗曲线类似,公债为零时没有正面效应,发行公债后,正面效应开始是向上抬头,当债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其正面效应的曲线调头向下——这和税收的效应曲线类似。而政府债务规模如果发行过度就可能变成负效应——一直可以掉到负的区间,也就是产生危机。所以理论的论证可以说明,发行公债的关键是如何掌握合理的规模和优化相关的机制。

扩张性政策需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在前述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我认为现在需要当机立断。去年我国经过努力,争取到了5.2%的年度增长成绩,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底线上。按照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到那时中国经济总量按人均GDP计算,要比2020年全面小康之年再翻一番。这样1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应不少于4.7-4.9%。现阶段要力争在5%或稍高些,因为一般来说,15年的前半段速度重心应相对高,基数大了之后速度重心还要往下落。这个战略诉求不是一厢情愿,从很多研究者所做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研究结果可以佐证。今年开局还不错,二季度有所回落。怎么夯牢经济向好的基础?不能再犹豫。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这一精神的贯彻是非常必要的。

从“系统集成”思维把握消费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关系

关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的认识。我们在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有这样一个认识框架:整个经济活动是需求和供给两方互动的循环——人类生活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包括生存的需求、发展的需求等等,但需求这个原生动力的满足,一定是供给侧的有效供给对需求的回应。这个响应和回应机制,在近现代社会就是靠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的创新和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效供给,当今信息时代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出,有效供给在不断引领和创造消费方的需求,引领和满足用户体验的提高。乔布斯的苹果手机出现之前,人们怎么也想不到能有这样满足用户体验的东西。所以要肯定萨伊的“供给可以创造和引领需求”这一定律的合理内核。“供给”对于当下现实生活的意义,也就是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一定是发生在供给侧。

对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的认识:要承认供需互动的循环,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基础),但是社会消费如果能够持续地得到满足,它一定要具有有效投资作为源头活水(关键),即供给侧投资的发力。投资供给的有效性,带出的是稳定就业的老百姓的购买力的形成。如果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巨大规模的市场潜力就可以得到释放,也就是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三驾马车”,无非是把这样的结果往前追溯为:对于一个可通约的需求方的总量作结构化的处理,分解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这个结构性的特征一定要延伸到供给侧,才能把整个循环说清楚。而供给侧的结构问题就更加复杂——包括生产力布局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经济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等。这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是真命题。

所以,经济发展是“消费驱动型”还是“投资驱动型”,不能简单分为两个方面。消费作为可认同的需求侧原生动力应不断地得到供给侧创新动力的回应,形成不间断的供需循环,实际是供需两者再加上净出口共同驱动,在某种意义上,更多强调动员一些消费潜力,可称之为消费驱动;而在特定阶段(比如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土开发进入高潮时期)会更多强调投资驱动,这些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的道理,不能绝对化。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历过投资饥渴,目前我国发展阶段中则更多表现为投资不足。我们分析统计数据要分析谁更有支撑力,不能仅满足于从统计结果看起来的贡献比重上升(比如2023年消费贡献率是82%,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象)。

真正的发展动力是由创新驱动的,特别是供给侧投资—产出的创新,这是真正可以带动全局、能够满足消费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需要强调“系统集成”思维,把供需互动、消费和投资共同带来的释放活力的局面,按照改革的配套和总体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思想观念创新,看成是一个必须掌握好的系统工程。

(编辑 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