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投资统计数据存在不完全不完善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投资乘数效应的估算,统计方法应有所调整更新。需要提高对投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发行超长期国债搞“两重”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政策实施效果的政策宣传,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心和预期。
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推动储蓄-投资转化
新冠肺炎疫情几年来,我国经济的消费率逐年下行,由2019年的55.8%下降至2022年的53.2%,降幅达2.6个百分点(见图1),相应地,国民储蓄率由2019年的44.2%上升至2022年的46.8%,而同期投资率一直保持在43%左右,储蓄-投资转化缺口由2019年的1.2个百分点扩大到2022年的3.3个百分点(见图2)。如果按《2024年中国统计摘要》的数据,2022年的储蓄-投资缺口更大,为5.2个百分点(见图3)。另外,2023年,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且投资率也上升,但储蓄率仍高于投资率2.2个百分点。
引导带动民间投资增长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2024年1-6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1%。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6.6%。分行业看,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1.5%,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2.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5.8%,增速比全部基础设施投资高0.4个百分点。上述可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影响,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平均增速。
统筹化债与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在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过程中,12个重点省份(亦可称之为债务高风险地区),一要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民生类项目及国家级别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除外);二要严格清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从调研情况看,化债省份除了民生类的和国家级别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以外,大部分新建政府投资项目都受到限制。还有一部分在建项目可能也得规范,所以,如果没有超长期国债的接续,地方经济的压力比较大。发行超长期国债专项,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有利于统筹化债和发展。
带动效应明显: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例
T7aiN1IT1afzd+vW4ME7KQ==一是设备更新拉动投资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二是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活力。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1%,较去年同期增速加快了2.1个百分点。三是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完善。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3160个智能化社区废旧物资回收设施;全国机动车回收量达到307.4万辆,同比增长24.8%。四是标准提升促进绿色转型。今明两年拟制修订的294项涉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国家标准已经全部立项,其中设备能效、电动汽车等重点领域55项标准已经发布。
近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即在现行“两新”工作格局和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中央和地方联动,明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设备更新方面,在原有的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设备更新和回收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借鉴一些地区的成熟经验做法,将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品材料购置等,一并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以此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品质。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包括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个方向。在支持设备更新方面,安排了近1500亿元左右国债资金。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投资补助等传统支持方式不同,这次向地方直接安排资金,将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在符合“两新”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地方的创造力。
政策实施效果已经显现
总的来讲,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政策效果也在逐渐显现;当然政策的实施与执行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在超长期国债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投资方面由发改委牵头,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的国债资金是直接“切块”到地方。目前,政策作用效果上各地的感受略有差异。比如中部某省,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领域较少,它能争取到的项目和资金相对就比较少,地方感觉到的政策红利小于最初的政策红利预期。也有个别省份,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领域较多,能够争取的超长期国债支持的项目数量和资金规模较大,这样可能会出现对地方政府性资金来源的挤出情况。
由于5月份才开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故具体投资计划的下达、国债规模以及对应的投资项目的安排等方面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弱于市场预期。目前财政部已经公布了三季度的超长期国债发行计划,下半年的速度应该会加快。
另外,在关于发行超长期国债专项用于“两重”项目建设重大意义的宣传比较低调,也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使人们觉得“两重”项目决策效率有待提高。个人认为,经过上半年的探索实践调整,下半年的工作效率一定会提高。今年是发行超长期国债开展“两重”建设的第一年,政策的实施在相关制度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政策的推进效率和实施效果一定会不断提高的。
尽管政策实施过程、工作机制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完善的方面,但政策实施效果已经显现;相关政策和机制正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其重大意义也必将进一步显现。
(编辑 尚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