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绩与股价的季节性规律来看,四季度往往先“炒当下”后“炒预期”:10月份是一年当中比较重视业绩基本面的月份,三季报与年报前瞻依然关键;而11-12月对基本面的交易权重明显下降、甚至转负。年末市场更集中在两方面的定价:(1)年底政策会议对传统行业利好较多,资金顺势参与政策利好且有估值切换预期的传统行业;(2)资金开始布局下一年行情,选择的方向可能也更偏好于景气度有回升(反转)预期、最好估值也相对便宜的标的。
从业绩表现与股价表现的季节性规律来看,即将进入的10月份也是一年当中比较重视业绩披露情况的月份。将月度涨跌幅与对应的季报增速做相关系数分析,我们发现单月涨幅与季度增速相关度最高的月份为:4月、7月、10月、8月。也就是说,10月份对于三季报情况的定价程度较高。
如果看整个四季度,则整体呈现出先“炒当下”后“炒预期”的特征:
10月是三季报披露季,基本上延续了二三季度的业绩驱动行情;
11月来看,不管是Q4还是Q3的业绩增速,对当月的涨跌幅影响都不大,甚至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这体现的可能是在季报披露之后,市场开始演绎基本面的反转预期或者估值修复预期。
进入12月,业绩增速的有效性并未得到明显加强,此时市场可能有两个方向的定价:一是年底政策会议对传统行业利好较多,资金顺势参与政策利好且有估值切换预期的传统行业;二是资金开始布局下一年行情,选择的方向可能也更偏好于景气度有回升(反转)预期、最好估值也相对便宜的标的。
整体上看,四季度过了三季报披露季之后,市场对当年的业绩增速关注度明显降低,而对下一年的景气度判断也未能形成较一致的预期,因此市场又进入了相对“混沌”的状态。
1、外需方向之一:挖掘“亚非拉”方向的出口机遇
二季度出口链条受到汇兑担忧、特朗普交易、全球经济数据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估值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
典型的外需链条公司目前的24年动态估值已回到10-20XPE的合理估值区间,而中报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收入正增长,即使因汇兑波动造成利润增长降速、但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景气增长,海外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以减少对内需的敏感度,综合来看依然是非常稀缺的一条景气线索。
这其中,在美国大选局势清晰之前,我们更推荐“亚非拉”相关的出口机遇。当前“亚非拉”出口占比绝对值高、且美英法德俄敞口不高的行业:摩托车、注塑机、电表、风电整机、轮胎、客车。此外,还有部分行业,尽管绝对占比不算很高,而近几年明显加大了亚非拉出口力度:逆变器、纺织设备、家具设备、船舶。
如果进一步规避其中终端需求依然落在欧美的行业,海外渗透率低(空间大)或海外竞争力强(供给强)的优选“亚非拉”出口行业包括:客车、摩托车、逆变器、电表、风电整机、注塑机、船舶。
2、外需方向之二:科技产业的算力链、苹果链
科技产业今年较为景气的方向,也与全球需求带动的产业发展相关,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公募基金大力加仓的算力链、苹果链。
但在22年之后,缺乏增量资金的市场存在一个规律:公募基金当季度加仓第一大的行业,下个季度的股价表现往往不理想、涨幅排名往往落后。二季度公募加仓最多的电子(算力链、果链)在三季度股价波动也有所放大。
不过,如果是产业趋势明确向上、后续基本面能够兑现的行业,公募基金集中加仓带来的交易扰动仅在短期一个季度左右,后续股价能够恢复,典型的例子就是23Q2的通信(光模块)以及23Q4的电子。
从中报业绩表现来看,科技硬件产业共同满足:①收入保持正增长且中报较一季报提速;②分析师上修全年盈利预测;③服务器、光模块、PCB、AI芯片等行业主动补库存;④半导体设备、数字芯片设计等前瞻反映订单的合同负债及预收账款增速上升。因此,这些行业三季报的展望前景依然较为稳定。
3、内需方向之一:反内卷、行业格局更加稳定的高自由现金流行业
在内需方向没有β层面的机会之前,我们建议继续关注行业反内卷、减少资本开支、自由现金流累积、分红意愿和能力提升的行业。
这其中,既有天生格局好、牌照类和特许经营权的行业,也包括一些近年来随着经营思路转变、自由现金流抬升的潜在稳定格局的行业。
4、内需方向之二: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
在广义财政进一步发力之前,预计PPI对内需板块整体的ROE和股价更多是托底效果,β性质的内需机会仍然需要等待。但是,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内需板块中的α,这其中的重点可能在于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比如电网投资、半导体国产替代、创新药补贴、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
11-12月市场开始进入“炒预期”阶段,此时市场可能有两个方向的定价:一是年底政策会议对传统行业利好较多,资金顺势参与政策利好且有估值切换预期的传统行业;二是资金开始布局下一年行情,选择的方向可能也更偏好于景气度有回升(反转)预期、最好估值也相对便宜的标的。
而从目前市场可以追踪到的财政端、货币端来看,政策信号比较平淡。
一方面,财政部披露的8月财政数据显示,受财政收入增速下行的约束、8月财政支出力度也有所下降,这会进一步影响财政政策发挥效力,对于实物工作量的带动、和PPI的提振幅度有限。
另一方面,9月5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其中针对记者所问“今年接下来货币政策还有多大降息降准的空间和必要性?”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提到“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这表明央行因为目标多元化,除总量外兼顾结构与战略目标,政策调整会相对审慎。
因此,今年四季度会议及政策方面的变化,是今年11-12月市场“炒预期”过程中的主要追踪变量。(见图)
此外,11月初明确的“美国大选”格局,也会对今年年底的“炒预期”方向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