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群众游行欢呼持续到入夜

2024-10-01 00:00:00何志勇金富军王晨阳
党员文摘 2024年18期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共同参加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交相辉映,汇成了喜庆的锦绣海洋。为了这一盛况空前的典礼,参与游行的群众早已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准备工作。

清华师生:提着五星红灯笼去游行

为了参加开国大典,清华大学师生好几天前就着手准备。

1949年9月27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当晚,参加完政协会议回来的吴晗教授出示了一面刚制作好的五星红旗,引起清华大学师生的鼓掌欢迎。

当代著名法学家、清华大学电机系1947级校友郭道晖还记得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清华展示的盛况:“大家欢呼雀跃,有人提议每个人做一个五星红灯笼,提着去参加游行。”在全校大会上,副教务长钱伟长向大家提出要求,包括如何绑扎五角星灯笼,穿什么样的衣服等。为了走好方阵,同学们还在体育馆前的操场进行了演练。

10月1日凌晨3时左右,一列20多节敞篷车厢的火车载着2000多名师生,浩浩荡荡地从清华园出发。清华大学学生夏正英回忆:当时清华园火车站专门开了一趟“清华专列”,送清华的学生参加开国大典。

下午3时,首都3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阅兵式、分列式后,群众游行开始。

在游行队伍中,清华大学队伍走在最后压阵。队伍一路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等口号。毛主席听到后,马上以高亢、洪亮的声音回复:“清华大学的同志们万岁!”1951年毕业于化学系的校友何其盛回忆道:“我们马上意识到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声音,深深体会到领袖和群众心连心,毛主席关怀清华师生,寄予殷切的希望。”

华北革大师生:把新中国成立的精神面貌表达出来

参加群众游行的都是各单位的机关干部、解放军战士、大中学学生以及工人农民群众。105岁的黄埔老兵夏世铎说,他们排练过几次,时间并不长,并没有要求整齐划一,只是要把新中国成立的精神面貌表达出来。

1949年10月1日凌晨4时,夏世铎和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师生们就从学校步行出发了。从当时的校园走到天安门广场约20公里,耗时需5个小时左右。夏世铎说,他们走得比较慢,而且走的过程当中还不断有其他队伍加入进来,大概中午终于到达了指定等待位置。

开国大典于15时正式开始。夏世铎和大家一起静静聆听领袖的声音,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人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

夏世铎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华北革大的学员和参加开国典礼的几十万人民群众,流着激动的眼泪,挥舞着有力的手臂,高呼着‘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的旗杆上升起时,人们热烈欢呼,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告:久经黑暗统治的中国真正独立自由了,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真正获得解放了。全中国人民对此怎不热情奔放,热烈欢呼,深深感谢中国共产党呢!”

升旗仪式后是大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站在敞篷吉普车上,检阅受阅部队。“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等口号震天响,等待游行的群众也跟着喊,直到傍晚群众游行才正式开始。

夏世铎写道:“当我们华北革大学员的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时,我们看见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城楼上远远地向我们队伍挥手致意,激动的人群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直冲云霄。令人兴奋的是,这一次游行的队伍可以靠近金水桥,每个人的目光都热切地投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我们清晰地看到他们微笑着向我们挥手,一刹那,幸福的暖流涌遍全身。”

北京农大师生:制作彩旗精心排练节目

那一天,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的大一新生黄辉白也行走在开国大典的游行队伍中。

黄辉白后来回忆说,9月中旬,学校接到参加开国大典的通知,全校4000余名师生奔走相告,喜不自禁地投入紧张排练之中。学校特制了红底黄字的“北京农业大学”横幅,还制作了许多彩旗,精心排练了节目。大典的前一夜,同学们彻夜未眠。当时的学校位于北京西郊钓鱼台附近的罗道庄,距天安门广场虽然只有六七公里,但激动的师生们凌晨1时就往天安门广场进发。因沿途队伍太多,走走停停,直到早上8时才抵达天安门广场。

此时,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受阅部队已在东西长安街站定。最好看的是骑兵方阵,马分红色、黑色、白色等数种,一排一排站得整整齐齐,纹丝不动,让人啧啧称奇。开国大典开始前,广场喇叭里传出声音:“毛主席、各级领导及民主人士已陆续走向天安门城楼。”全场几十万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天安门。当毛泽东快要登上天安门城楼之时,军乐队高奏《东方红》,顿时,“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不绝于耳。当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时,整个天安门广场沸腾了,欢呼声和掌声响彻云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看着主席高大的身影,听着主席洪亮的声音,同学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不停地跳跃欢呼。”开国大典的礼炮响过后,紧接着由朱德总司令下达阅兵令,在军旗的引导下,各受阅部队依次走过天安门,人民空军的“银鹰”也闪电般掠过天安门上空。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一直持续到21时许。当同学们返校走过西直门时,仍可看见漫天的烟花。返回学校后,同学们仍心潮澎湃,难以入睡。开国大典的盛况已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摘编自《一纸新视线——中国农大校报·新视线作品精选》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