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跨学科实践探究

2024-10-01 00:00林紫霞
中学理科园地 2024年5期

摘 要:利用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学生围绕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上设计实验方案,在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最后解决问题。文章以“升华和凝华”为例,通过开展跨学科实践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

关键词:智慧教育平台;跨学科实践;科学探究;课后服务;核心素养

“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小学课后服务现状调查发现,多数学校以辅导学科作业为主,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学科教学,所开展的校本课程也存在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现象,很难真正提升学生能力,课后服务的育人作用难以充分实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资源缺乏,另一方面是教师习惯了学科类知识传授,对于开展科学类、实践类课程没有经验,使得课后服务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丰富,提供了各学科课程教学知识,有大量的实践性作业,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优化服务内容。因此,引入智慧教育平台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跨学科实践”的内涵和特点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新增一级主题“跨学科实践”,包含“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跨学科实践”主题的内容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特点,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及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发展学生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1 ]。笔者以智慧教育平台“课程教学”模块中的“实验教学”内容“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师的教学设计为参考,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以“升华和凝华”为例,通过开展跨学科实践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

2 以“升华和凝华”为例,开展跨学科实践探究

学生围绕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学生实验,逐个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上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等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教师先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为什么指纹可以提取,日常生活中提取指纹的方法,检验水的方法。

2.1 创设情境,设计跨学科实践任务

指纹是人体不一样的特征,并且它们的复杂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因此指纹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考勤、支付、身份识别等。教师出示一张有指纹印的纸张。抛出问题:如何快速提取纸张上的指纹?学生课前已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显现指纹的方法,多数学生提出可以用碘伏。教师指出利用碘伏提取指纹,容易使纸张受污染,不用碘伏,而直接用碘单质能否提取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固态的碘单质能否直接变成气态?接着,教师用酒精灯加热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产生紫色碘蒸气的同时,碘发生熔化现象。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产生的碘蒸气是固态碘直接受热变成气态,还是碘熔化后液态的碘再变成气态?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教师介绍:酒精灯外焰温度为400~500 °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 °C,沸点是184.35 °C。学生受启发,提出了可以用水浴加热的方法。

反思: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了解指纹的特点及指纹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课前查阅有关指纹显现的相关资料,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快速提取纸张上的指纹,一下子就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

2.2 经历探究过程,建立概念

探究1:固态碘颗粒能否直接变成气态?

实验器材:烧杯、热水、碘锤。

实验步骤:(1)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热水;(2)将碘锤浸没在热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发现:碘锤内的黑色颗粒逐渐消失,同时产生大量紫色蒸气(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固态碘受热可直接变成气态。

接着让学生将碘锤从热水中取出,置于桌面上。学生观察现象发现:紫色蒸气慢慢消失,同时产生大量黑色的碘颗粒(如图2所示)。

实验分析:在两次实验中,实验1碘颗粒吸热直接变成气态,实验2紫色的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成固态。

教师请学生描述什么是升华、凝华现象。

反思: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的启发下,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建立了升华、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在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2.3 设计方案,动手实践

在学生建立概念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笔者又提出了探究问题2。

探究2:如何快速地显示纸张上的指纹?

教师先提示:碘蒸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利用碘熏法显示指纹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了实验3。

实验器材:碘颗粒、药匙、镊子、烧杯(2个)、带有指纹的纸张、玻璃瓶、玻璃片、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1)取少量碘颗粒放入玻璃瓶中,用镊子将带有指纹的纸张放入玻璃瓶中,用玻璃片盖住瓶口;(2)将玻璃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静置片刻(如图3所示)。

实验现象:纸张上显示手印。

为减少碘蒸气的污染,学生提出将玻璃瓶再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紫色蒸气逐渐消失,同时烧杯中出现黑色颗粒。

反思: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跨学科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提升,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4 跨学科应用知识,探究解惑

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比如利用干冰制造舞台烟雾,产生的烟雾是什么物质?学生会认为是干冰变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授课时,很多教师是直接告诉学生产生的烟雾是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让学生被动将知识进行记忆。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发现很多学生还是一直认为烟雾就是二氧化碳气体。笔者认为有条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笔者在授课过程提出探究问题3。

探究3:利用干冰制造的舞台烟雾,是什么物质?

在授课过程,教师提示学生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的,白色的烟雾不是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可能是什么物质?有学生猜想可能是水珠。如何检验水?学生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知道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测是否是小水珠。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经过小组交流讨论,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

实验器材:干冰、球形干燥管,带有塞子的锥形瓶、无水硫酸铜、铁架台。

实验现象:无水硫酸铜变蓝。

结论:利用干冰制造的烟雾,实质是小水珠。

教师进一步抛出问题: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呢?学生经过讨论,知道烟雾产生的原因。

自然界中的霜,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比较少见,学生较为陌生,霜是如何形成的呢?课堂上若能让学生制造霜,会加深学生对霜的了解。在利用干冰制造烟雾,产生大量白气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锥形瓶外壁。学生发现锥形瓶外壁下方有白色的粉末,外壁上方有水珠。笔者进一步提出探究问题4。

探究4:霜是什么物质,如何证明?

学生猜想:霜应该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测。于是设计了实验方案:刮取适量霜,放入适量无水硫酸铜。

现象: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蒸气遇冷可以液化成小水滴,也可以凝华成霜,它们的形成有何区别?学生猜想应该是形成时的温度不同。于是学生设计了方案:用温度计分别测出锥形瓶外壁所形成的霜以及小水珠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不同,说明二者形成的温度不同。当气温下降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物体表面最低温度降到零度左右时,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凝华在地表或物体上形成霜。

反思:舞台烟雾、自然界中的霜,是升华、凝华现象的典型例子。对于烟雾是什么物质,以及为何会有霜的形成,霜又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在南方很少见到?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充满好奇。在授课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经历探究过程。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干冰,让学生感受小型舞台烟雾,虽然跟真实的舞台烟雾效果有区别,但在探究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深度的理解,也充分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在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跨学科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 课后作业,实现跨学科实践活动延伸

课后作业其本质属性也是一种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2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我们布置的实践作业是学生在家利用盐、冰块、易导热容器(如不锈钢杯),动手实践模拟霜的形成,或者尝试用樟脑丸制作“人工雾凇”,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并解释原理,拍摄成视频,同学间进行交流,评价。“冻干技术”也利用到升华现象,在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如太空中宇航员的食物。教师也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冻干技术”的有关资料,完成相应的报告,汇报成果。

3 结语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设置一系列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利用物理知识、化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跨学科实践,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深度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建构物理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责任等。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课程教学”模块,提供了大量科学类资源和丰富多样的跨学科实践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3-34.

[2] 肖永琴.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实践作业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0(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