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医药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2024-09-30 00:00:00孙成聪蔡宝宏徐晓东葛骁欧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对于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文化中“大医精诚”“上医医国”“悬壶济世”“生命至上”等思想蕴含丰富的育人元素。发挥中医药文化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帮助大学生在传承中医药文化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有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新时代结合高校实际,从自信情怀培育、教育体系完善、校园氛围营造、特色活动开展、长效机制构建等维度探索中医药文化育人的普适实践路径,对于落实“五育并举”理念,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R2;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4.09.023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CM cultur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ve aspects of education"

SUN Chengcong1, CAI Baohong2, XU Xiaodong1*, GE Xiao'ou1

1. Liaon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Liaoning 110847, China; 2. The Secon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ve aspects of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comprehensive tal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In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he ideas of "great physicians exemplifying precision and sincerity", "virtuous physicians healing the nation", "practicing medicine to benefit the world", and "life first" contain rich educational element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CM culture in educating people and helping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enhance humanistic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ing TCM culture, is conducive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esthetics, and labor, and is also helpful for their growth and success. In the new era,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practical paths for 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TCM culture by integrating the realiti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ocusing on dimensions such as nurturing self-confidence, 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fostering a campus atmosphere, organizing distinctive activities, and establishing long-term mechanisms. Th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ve aspects of education" and effectively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CM culture.

〔Keywords〕 TCM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on; innovation

文化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实践所积累的宝贵文化资源,对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等与医疗行为文化、教育制度文化、医事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其中,“仁和精诚”核心思想对于指导育人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五育并举”视域下,从实践维度探索以中医药文化思想内涵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心理状态等,以中医药文化知识内涵拓展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等,对于拓展文化育人的研究视角,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医药文化核心思想

中医药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智慧,在大学生中医思维培育、道德品质提升、养生保健预防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观念,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和经验。”[2]因此,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至关重要。新时代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文化,需要深入理解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核心思想。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中总结中医药文化核心思想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3]具体内容包括:医心仁,医道和,医术精,医德诚。“仁”是内心的信仰,“和”是中医药核心价值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精”是掌握中医药技术的根本要求,“诚”是对中医药从业者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体要求。

2 中医药文化与“五育并举”育人格局

中医药文化渊源流长,其几千年历史底蕴的传承,不仅形成了完备的自然科学体系,更是积淀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对于进一步健全大学生人格、提升大学生修养,促进形成“五育并举”的大学生育人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2.1 以仁爱之心铸魂,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行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树立崇高的品德修养始终是中医药文化内涵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德医风的高度凝练,也是中医药人文精神的现实表达,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曰:“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生命价值和人文关怀观念,将人的生命尊为“至贵之重器”,强调了对生命平等的终极关怀、对生命健康的质量追求和对伦理准则的严肃遵守。悬壶济世、橘井泉香、杏林春暖等典故,清晰表达了中医药文化中仁者爱人的精神风范。

中医药文化“精诚仁和”的核心理念与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思想意志极易受各种思潮、错误认识和负面情绪的影响,出现责任意识淡薄,滋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情况。需要发挥中医药文化“仁心”“仁术”的德育资源优势,将中医药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和丰富的立人、成人、达人、完人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爱国为民、尊师重道、诚实守信、无私奉献、自信自强等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2.2 以博采众长增智,营造精勤的优良学风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强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言:“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本草纲目·十剂》言:“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中医药文化始终强调要成为一名优秀医者,其先决条件就是要广泛汲取各家医术之长,深入锤炼医学技艺之精。

向大学生传授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当代高等院校的基本目标。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能基础作为支撑和保障。特别是面对当前专业知识的广泛融合、多种学科的相互交叉,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中所蕴含精勤不倦的学习态度,必将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优良学风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追踪科学前沿的本领,使其能够始终屹立于时代潮头,成为祖国发展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2.3 以养生理念强体,倡导健康的行为习惯

自古以来中医药文化就与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强身健体,中医药文化提倡的未病先防的养生保健理念,与体育的根本目的相一致。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不仅所包含的阴阳、五行、经络等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同宗同源,而且“以武强身”理念也是中国古代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体质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了推动“体卫融合”的要求,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文化在体育保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政策方面的纲领性指导[4]。中医药文化注重“天人合一”“内外兼修”,既要通过外在活动利关节、强筋骨,又要通过内在调理通经络、理脏腑、调精神,从而使人体达到相互协调平衡的健康状态。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以中医药文化为基础,开展特色的体育课程和活动,不仅能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传统养生保健方式在强身健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能帮助大学生调节身心,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体育与中医药文化传承有机融合。

2.4 以人文内涵育美,陶冶高雅的文化情操

中医药文化的审美特征不仅表现在其独特的外在艺术承载,如阴阳共济、五行生克、天圆地方等哲学观念,而且也充分展现了在整体、平衡、协调等方面的艺术思维,如诸多对器官、病患、疗法、方剂等的命名方式也饱含深厚的艺术情感。又如诸多文献典籍中所表现出的书法、文学、图画等内容,也直观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智慧。同时,中医药的审美文化特征也表现出其所倡导的崇高人文伦理、思想境界和行为规范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在精神魅力。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5]美育教育同样对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当前美育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美育特色课程缺乏,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老套的教学模式也使得大学生产生了对美育消极对待的情绪。随着近年来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美育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提倡,但实际教学过程中,美育教育的开展仍然是“五育并举”中的薄弱环节。中医药文化可以为当前美育教育提供创新性教学资源,其医术与艺术巧妙地融合互鉴,也使得美育教育优势得到凸显,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深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滋养心灵,也能够帮助学生体会中医药文化的思维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和机变之美。

2.5 以实践探索增能,筑牢创造的价值观念

中医药文化起源于劳动实践、发展于劳动实践、积淀于劳动实践。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中医各类疗法的逐步探索,再到对自然、人体、药物相互联系的深度理解和认识,中医药体系的不断完善既是劳动实践的偶然,也是劳动实践的必然,其中高度凝结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与疾病顽强斗争的生存智慧和意志品质,清晰表达了医者对医学和生命的严谨态度和职业操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具有极强的实践特征和渗透能力,能够将五育串联起来,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教育格局,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医药文化以其突出的劳动特征、丰富的劳动实践、独特的劳动收获,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劳动创造物质价值、实现社会价值和追求精神价值的意义所在。

3 “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医药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3.1 树立中医药文化助力“五育并举”的自信情怀

构建中医药文化助力“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首先需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相结合,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历程中总结中医药文化在国家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作用,从中医药事业工作者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事迹中感悟他们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广泛了解中医药文化,激发大学生的兴趣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基础。如在高校内组建“岐黄中医”社团,将乐于学习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大学生汇集,定期开展交流学习活动,选拔优秀学生组成中医药文化宣讲团,结合季节和节气变化为校内外师生讲解中医药文化知识,让更多大学生感受到中医药文化魅力。同时,也可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主题实践活动,鼓励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和非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共同组成实践团,宣传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等,帮助大学生在弘扬中医药文化过程中拓宽知识面,提升品德修养,牢固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结合中医药文化时代价值,向大学生讲授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如辽宁中医药大学在大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组成“岐黄薪火”中医药文化宣讲团,宣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史,借助中医药院校博物馆、校史馆平台,宣讲中医药文化知识,组织其他院校大学生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中体会中医理论“形与神俱,对立统一”的美学观和“医”与“艺”相通的气韵和风格[8]。让更多大学生乐于了解中医药文化、学习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独有的价值意蕴,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2 完善中医药文化助力“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

探索将中医药文化传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以“五育并举”为目标的教育体系是中医药文化育人的重要课题。首先,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重要作用,如可以在专业课教学中选取《丹溪翁传》中医家朱丹溪的成长经历作为课程思政案例,帮助大学生锤炼意志品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也可以通过引入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培养大学生整体思维观,引入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方式。在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讲授过程中可以引用孙思邈、王焘等医家案例,通过医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可以结合中医药政策的变化进行授课,也可以用中医医生在治病救人中的担当等鲜活案例开展思政教育,如辽宁中医药大学自编自演的艺术党课《故事里的红色辽宁》将中医药工作者的家国情怀、挺膺担当等崇高道德品质通过舞台剧形式展现,使大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将中医药文化中传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融入大学生体育课程中,不仅能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加强身体的协调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还有助于大学生传承中医药文化。再次,将中医药文化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有机融合,能增强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如将中药香囊的制作纳入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中,既能提升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体验,又能帮助大学生了解中药性状和功效,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

3.3 营造中医药文化助力“五育并举”的校园氛围

将中医药文化传承融入大学生校园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不断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在高校校园营造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学术氛围、思想氛围、艺术氛围,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良好思维方式、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的形成。首先,在学术氛围的营造方面,可以开设《中医药文化学》《中医养生学》跨校选修课或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选修相关课程,学校给予学分认定,帮助大学生广泛了解中医药文化知识,拓展知识面。其次,在思想氛围营造方面,可以通过校园文化长廊、校园网、学校公众号、易班平台等专题栏目介绍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使其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中医医家奋斗故事、中医医德思想、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日常保健方法等,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医药文化,提升大学生品德素质。如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角,根据不同季节变化在校园橱窗和学校公众号相关模块介绍运用中医药预防疾病的方法及养生保健常识等,帮助大学生运用中医药知识强身健体。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鼓励大学生在公众号的留言区交流心得体会,在校园内形成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良好氛围。最后,在艺术氛围营造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创作情景剧、微视频等形式讲述中医药文化,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还可以组织大学生临摹中医经典著作节选,绘制不同品种中药材。通过手绘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努力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实现“人人学中医、人人讲中医”的良好氛围,让中医药文化入脑入心。

3.4 开展中医药文化助力“五育并举”的特色活动

聚焦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结合“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发挥中医药文化育人的特色优势,结合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探索大学生乐于参与、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实现“创新育人方法,提升育人效果”的目标。首先,可以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开展大学生讲授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比赛活动,鼓励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自主选择中医经典理论、中药学知识、中医养生康复方法等内容;鼓励非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中医药学知识,按照教师授课形式进行讲授,帮助大学生在备课、讲课、制作教案和PPT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引导大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风尚。如高校开展大学生讲中医药知识活动,支持学生自主选取授课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案撰写、课件制作和课程教授,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中医药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亲身体会到教师备课讲课的辛勤付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和互动参与度。其次,高校可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如中医药文化传承主题夏令营活动,包括为大学生科普中医药文化知识,带领大学生练习太极拳、五禽戏传统功法,指导大学生动手制作大山楂丸、香囊等项目。通过体验式教学和研讨交流等形式,不断丰富大学生假期文化生活,增强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进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3.5 形成中医药文化助力“五育并举”的长效机制

探索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高校党建、思政建设深度融合的机制,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首先,高校可以构建“中医药文化+党建”机制,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党日活动相结合,鼓励高校师生党员走进基层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培养高校师生党员的奉献精神,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如高校基层党支部到社区为居民讲解中医药文化,带领社区居民练习八段锦等,既能展示高校师生党员为民服务情怀,又能弘扬中医药文化。其次,高校可以建立“中医药文化+思政”育人机制,挖掘中医药文化中道德教育元素,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育人效果。如高校将中医药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运用中医五行学说分析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将中医药文化与美育有机结合,帮助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将中医药文化与体育有机结合,通过练习传统功法,达到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效果。将中医药文化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通过鼓励大学生制作中药香囊,激发大学生劳动热情,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此外,还可以将中医药文化与廉政教育有机结合,挖掘中医药文化与廉政教育相关的元素,如中药谐音“莲子”与廉洁,通过中医药文化传承帮助大学生从青年时代起牢固树立廉洁思想。

4 结语

在“五育并举”视域下探索中医药文化育人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是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体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实现中医药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构建高校特色文化育人工作体系、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优势显著,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示,用好中医药文化资源,用实际行动培养能够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杜尚泽, 李景卫. 习近平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N]. 人民日报, 2010-06-21(1).

[2] 高 云, 冯馨仪. 研学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策略探析[J]. 新闻爱好者, 2024, 38(2): 82-8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EB/OL].(2009-08-07)[2024-03-01].https://www.gov.cn/zwgk/2009-08/07/content_1385750.htm, 2009-08-07.

[4]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08-03)[2024-03-01].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8/03/content_5629218.htm.

[5] 蔡元培. 美育与人生:蔡元培美学文选[M].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20: 4.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8.

[7]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44.

[8] 王 玲, 李 颖, 曲智勇. 基于中医药文化构建中医药院校德育体系[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9): 145-151.

本文引用: 孙成聪, 蔡宝宏, 徐晓东, 葛骁欧. “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医药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4(9): 1699-1703.

〔收稿日期〕2024-03-04

〔基金项目〕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CKS036。

〔通信作者〕*徐晓东,男,博士,教授,E-mail:7655335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