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古文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小古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章大意与字词句的理解上,而是要引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走向深处。在这种情况下,深度学习理念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简单来说,深度学习强调调整单一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聚焦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个性化理解的育人理念。这一理念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比较吻合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准确把握深度学习理念的基本特征,明确小古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优化小古文学习过程,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小古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小古文深度学习实践原则
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为了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应遵循一些原则。
第一,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为了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深度,无论利用任何方式组织小古文教学,教师都不能通过直接讲解代替学生思考。为此,在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原则,为学生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进行思考与探究。在这一原则的引领下,学生对小古文内容的理解不再是机械的,而是一种建立在主观认知经验基础上的深层次认识。同时,与教师的讲解相比,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的认识往往更加深刻。
第二,以拓为要的开放性原则。深度学习目标的落实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所以为了在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长期的学习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教授教材中的小古文,还应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拓展。为此,教师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古文教学中要遵循开放性原则,适当延伸学习活动范围,从而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落实。
第三,以引为根的启发性原则。小古文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难点内容,并且深度学习理念对小古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深度学习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启发性原则,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参与到小古文学习中。
第四,以终为始的渐进性原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经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深度学习活动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预期教学目标的实践中进行动态调整。为此,教师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参与小古文学习,从而使深度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小古文深度学习实践形式
从整体来看,为了促进小学语文小古文深度学习活动的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形式。
第一,探究学习。从实际情况来看,深度学习中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思考与探究活动,所以探究性学习是小古文深度学习的重要实践形式。在利用这种形式组织小古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活动的重点不再是让学生理解以及记忆知识结论,而是着重引导学生参与小古文知识的探究过程,以促进学生对小古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第二,体验学习。这种实践形式强调小古文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小古文深度学习活动应有多种渠道。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此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三,合作学习。从深度学习的视角来看,学生在独立性的探究中容易出现一些思维盲区,所以为了有效促进学习深度的拓展,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使学生在集思广益中获得更丰富的认识,这对于深度学习的推进无疑具有积极影响。
三、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小古文深度学习实践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挑战学生认知,寻找情境的链接策略
深度学习理念的要求之一是将学习活动置于真实的情境当中。由于小古文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真实情境,以更加契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引出学习内容。同时,恰当的情境可以优化课堂氛围,增加学习活动的乐趣,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小古文学习。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学习深度的拓展提供助力。
以《书戴嵩画牛》为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创设了学校小舞台表演的生活情境,征集“教师是说书小大人”,这种方式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拉近学生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课堂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依托文本教材,在“说书训练营”中进行闯关,收集锦囊,最终结合学到的方法理解《书戴嵩画牛》的故事。这种情境化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学习动机,加深学生对故事主题和寓意的理解。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疑是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小古文深度学习中,创设真实情境是有效的方法。
(二)尊重学生主体,启发学生思考,关注思维的外显策略
1.营造开放环境,引导自我分析。
运用深度学习理念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在小古文深度学习中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应基于启发性原则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以此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以及文本分析。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实现思维外显,从而让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书戴嵩画牛》为例,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对本文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同时,教师结合本文内容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本文中有哪些关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这些描写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牧童对戴嵩的斗牛图是怎样评价的?他有怎样的理由?这可以看出牧童什么样的精神?听到牧童的话,杜处士的反应是怎样的?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哪句话能够揭示这篇文章蕴含的道理?”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领下对本文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总结自己存在的困惑,以便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进行针对性的探究。
2.组织合作学习,实现集思广益。
深度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除了独立性的思考,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样会对深度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帮助学生在集思广益中拓展学习深度,实现思维发散。
在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组织小古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古文知识积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将不同优缺点的学生进行搭配,以便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互补。其次,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设计合作探究任务。与独立性的探究问题相比,合作学习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可以突出合作学习的价值。例如,教学《书戴嵩画牛》时,首先,教师提供预习材料,借助合作学习,反馈同桌合作预习的情况。其次,教师利用“故事山”导图,引导小组合作完成故事脉络的梳理。其中,学生对于第三部分的概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是“议书画”,有的认为是“说书画”,有的认为是“评书画”,还有的认为是“赏书画”,这样学生对本文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锻炼了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对学生分组以及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加以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总之,在小学语文小古文深度学习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必要的。
(三)丰富课堂活动,促进深度参与,聚焦过程的互动策略
1.组织读写练习,深化学习感悟。
为了在小古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读小古文,还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利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与小古文内容进行深层次互动。其中,读写结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小古文深度学习的重要形式。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读写练习任务启发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感悟。
以《书戴嵩画牛》为例,这篇文章借助杜处士和牧童的故事阐述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道理看似简单,但其实是颇具思考性的。为了使学生对本文蕴含的道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读写练习活动。学生需要将本文的观点作为写作活动的立意,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正面和反面事例,将其作为写作素材。之后,学生要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观点阐述。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将小古文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小古文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从而使学习感悟更加深刻。
2.开展群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在语文课程中,群文阅读同样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简单来说,群文阅读是指引学生对结构化文本进行对比性阅读,对阅读材料进行集体性建构,从而帮助学生立足于整体视角进行思考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小古文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开阔知识视野,从而促进深度学习育人要求的落实。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组织小古文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利用与文章描写内容具有相似之处的文本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比如教学《书戴嵩画牛》时,教师引入苏轼的另外一篇题跋《书黄筌画雀》,该文章结构与《书戴嵩画牛》相似,学生可以将本课所学迁移到联读的文章上去,巩固本课所学。第二,根据文章出处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同样以《书戴嵩画牛》为例,苏轼的诗里、词里和书画中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寓意,通过寓言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教师顺势推荐《买鸭捉兔》《河豚鱼说》《蛤蟆》等篇目,使学生深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帮助学生丰富小古文文学常识的积累。
(四)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教学实效,改进学习策略
1.确立多元主体,鼓励自主反思。
评价与教学活动往往是相伴而生的。有效的评价具有导向、改进以及激励等作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发展完善,在深度学习下的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评价环节作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深度的条件支持,也可以将评价中获得的认识作为调整小古文教学的依据。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环节的积极作用,教师要确立更加多元的评价主体,通过多个角度收集评价反馈信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小古文学习情况。
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小古文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对方的学习情况,所以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使学生从被评价对象转变为评价环节的参与者。再次,家庭教育同样是小古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最后,教师要综合不同的教育主体提供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教学观察进行总结性评价,从而在整体上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2.丰富评价方式,梳理学习过程。
为了在深度学习中发挥评价环节的积极作用,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小古文学习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在不同的环节,评价功能也会有所差异。教师要丰富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完善小古文学习过程,从而促进深度学习育人目标的落实。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进行小古文学习评价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评价方式:第一,口头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即时性。在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评价的方式及时帮助学生纠正。第二,纸笔测验,这是一种常规的评价方式。根据深度学习理念的要求,教师在小古文的纸笔测验中要适当减少文白翻译、词句默写等内容,而是尝试增加一些开放性的内容,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量表评价。教师要着眼于小古文的考查重点,从不同的维度设计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可以将评价量表作为评价工具,从而使评价内容更加准确。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理念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根据深度学习理念的要求不断探索小古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优化整体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