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4-09-30 00:00:00房洪俭
天津教育·上 2024年8期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然而在当前英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与思维能力不同,所以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统一化教学手段难以发挥理想的效果,因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路径。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与价值概述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依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需求,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与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成果,从而针对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以此来让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迈向更高的阶梯,实现持续性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基础能力与学习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分层的重要依据。同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发展的眼光,根据学生的成长调整学生所位于的层级,并结合课时内容与重点对层级成员进行不断调整,确保教学手段与学生的适配性。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既符合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具体要求,又能在很大程度上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可以说,分层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将英语基础相近的学生划分为统一层级,能够使其在学习合作中激发小组合作意识,齐心协力地解决问题。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究

(一)基于综合视角,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实践中,教师要做好学情前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量,从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思维能力、认知学习能力,并围绕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具体表现将其进行细致划分。在综合考量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测试结果、课堂表现等平时表现与考试成绩为依据,也可以采用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的英语口语测试、技能训练与英语测试等方法对学生的水平进行摸底。只有教师从综合视角出发,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全方位把握时,学生才能被合理分层,更有针对性地参与学习活动。

以听力摸底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听力测试结果,将其划分为三个层级——属于A级的学生听力能力强,听力测试的正确率达到了90%及以上,这类学生在面对逻辑性强的句子时,能够将其进行条理性的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出正确的选项;属于B级的学生听力能力中等,在听力测试中正确率达到了65%以上,这类学生在面对逻辑性较强的长句时能够抓住关键词,在面对常规句子时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C级的学生听力则有待提升,正确率低于65%,在面对逻辑性较强的长难句时无法准确定位关键词,面对常规句子也无法高效准确地选择出正确答案。通过以上的摸底调查,教师可以在听力方面对学生进行高效分层,并为其安排符合学习特点与需求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满足其学习需求。除此之外,在说、读、写这三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同样的摸底测试,并制定出相对应的分层标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综合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学习情况,立足于多元视角考查学生的具体学情。

(二)围绕具体学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往往是以班级整体为单位进行设计的,虽然这一设计原则兼顾了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与较弱的学生而言并不公平。不仅如此,这样统一性的目标设计容易造成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还未掌握学习内容时被动跟随班级整体进度,而造成无效学习的情况;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学习时间被消耗,但知识与技能并未得到提高。在一个班级中,虽然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属于绝大多数,但是必然会存在学习能力强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如果教师还延续着整体性的教学目标,那么教学质量与效率便难以得到提高,而分层教学法则需要教师根据具体学习情况与课程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出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安排学习活动,让学习活动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契合,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鲁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1“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教学为例,针对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设计,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需求。以“Reading”部分的教学目标设计举例,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并解决读后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既保障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都具备完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对于属于A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完成部分读后问题,并结合短文中所出现的重点单词短语进行造句。对于属于B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求其完成一遍短文读后题即可。对于属于C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则只需要让其圈出短文中的重点词汇,并且不限制阅读时间与阅读次数,鼓励学生尽可能完成习题。这一分层设计符合学生差异化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与细致化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完成教学目标,将“减负增效”的目标真正落实到实践活动中。

(三)根据教学内容,对课堂提问进行分层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抓住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而在分层教学的视阈下,教师可以在掌握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依照教学的具体内容,对课堂提问进行分层,通过差异化的课堂问题,让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热情。同时,差异化的课堂提问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不同层级学生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掌握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以鲁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5“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学为例,在“Reading”部分,学生要回答两道问题,针对第一道客观细节题,学生可以从文中找出答案,因此教师可以让C级的学生进行回答并给予积极反馈,而第二道题具有整体性,需要学生具备综合视角,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因此,教师可以提问A级的学生。同时,在课文翻译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提问,既保障每一层级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又能够照顾到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延伸A级学生的英语思维,落实B级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并促进C级学生夯实工具具体知识,让每个课堂提问都有针对性、有价值,最终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成果。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