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一体化”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和教学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互动、反馈的教学环境。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重点在于识别当前教学中的问题,并思考学生应该掌握、理解什么,以此为基础设计评价量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类似于“逆向”教学,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田忌赛马》主要讲述了田忌通过智谋和策略在赛马比赛中战胜齐王的故事。这个故事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道德寓意,不仅揭示了智力与策略的重要性,而且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据此,本文尝试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
一、解读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有效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需要从教材内容的深入解读出发,明确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既有操作性,又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首先,解读教材内容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以《田忌赛马》为例,《田忌赛马》这篇文章是一个关于“智慧比拼”的故事,其中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人物性格分析以及战略战术的思考。在教学前,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些内涵,将其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点。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核心。在解读《田忌赛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新课程标准以及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为:掌握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内容;情感目标为:通过学习《田忌赛马》理解策略和智慧的重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以及通过对故事人物的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和合作观。
二、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量表
很多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设定,进行教学设计时,容易忽略将教学策略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标准。虽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知道该学什么,但往往不清楚学习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因此,教师要设计教学目标,将其细化为可量化的指标,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这样,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自我检测,教师也能够根据这些标准进行更加客观、具体的评价。
据此,针对《田忌赛马》这一课,教师可设计教学评价量表(如表一所示)。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评价的地位不容忽视。据此,通过这样的教学流程,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需要学什么、达到什么标准,家长和教师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参考评价量表,细化教学内容
围绕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解读,教师可以根据评价量表进一步细化、设计教学内容,由此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一体化”。据此,围绕对《田忌赛马》这一课的解读,教师可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一)教学活动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齐读题目,并简要介绍田忌。
3.引导学生推想课文内容:“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学习活动设计:
1.齐读生字,简析“丧、惑、蔑”三个生字,熟读、熟记本课的8个生字。
2.请学生回答三个问题,并将答案串联起来。
(二)教学活动二:细读课文,弄清赛局
教学活动设计:
1.细读课文,特别关注赛马的具体过程。
2.讨论孙膑在三次赛马中所运用的策略及其对结果的影响。
3.分析在三次赛马的过程中,田忌和齐威王的心理变化。
学习活动设计:
1.小组讨论,每组提炼出故事中的关键环节和人物心理描写。
2.分组展示,进行交流和点评。
(三)教学活动三:明确写法,延伸课外
教学活动设计:
1.探讨课文中的重要人物,文中三个人物谁最重要?为什么把田忌和齐威王写得那么具体?
2.想象续写,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
3.推测历史反应,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会怎样想?
学习活动设计:
1.学生思考后,进行小组内讨论,汇总各种观点。
2.各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展开讨论。
四、教学总结
以上教学活动从教、学、评三个环节出发,通过由“评”入“教”再渗透到“学”的过程,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且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首先,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人物性格的探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其次,学习环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预习活动和课堂讨论,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不仅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再次,评价环节的设计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这种全方位的评价机制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鼓励学生反思,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标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强调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不仅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而且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支持。通过这种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自我反思,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和个性化的教学。在《田忌赛马》的教学中,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学生得以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不断自我完善和进步。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这种模式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和学科中得到应用,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视角。
(吴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