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教学评”不仅关注学生在最终评估中的表现,而且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它可以促进教学和评价的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促进教学改进的循环。同时,“教学评一体化”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评价的反馈和利用,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学习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评价理念的转变,“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学业质量评价,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融合,以深入了解这一评价模式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实践和应用情况,以及其对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影响和意义。通过此研究,我们希望为促进初中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业质量评价重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其中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形式。传统的书面考试评价存在两大局限:一是过于学科本位,只考查学科内的内容,而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是过于知识本位,只着重考查教材上的知识性内容,难以体现学科学习能力和能力中心的要求。新的学业评价尝试着改变这两个弊端,旨在适度考查知识内容的同时,增加对学科学习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并适当关注跨学科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新的评价方式还包括档案袋评价和口头评价。档案袋评价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进步的主要判断者,促其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同时增强自信心和对语文的热爱。口头评价则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评价方式,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促其达到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这些新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加全面,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也更能反映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境和效果。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业质量评价重点在于,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文素养水平,确保评价内容涵盖知识、能力和品质三个层面。评价应基于科学设计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突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如口语表达、思维品质、解决问题能力等。同时,评价工具和方式应当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包括但不限于书面考核、口头表达、项目制作、实践操作等,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求。评价过程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发展,引导其通过评价反思、探究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品质素养,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
三、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细化指标体系
深入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们对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细化。结合各学段的要求,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为本,制定学业质量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要求七至九年级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两个方面进行深化指导。一级指标为课程标准中的阅读领域,二级指标是依据三级指标提炼出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三级指标为课程标准、统编教材中具体细化的阅读指标,由粗到细,形成详细、具体的评价指标,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教到何种程度。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学生应熟练掌握常用汉字和正确的书写姿势。在“阅读与鉴赏”方面,学生应具备独立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并能够欣赏文学作品。在“表达与交流”方面,学生应具备清晰、连贯、有条理的表达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在“梳理与探究”方面,学生应能够整理语言材料、开展独立研究,并能够跨媒介运用语言知识。同时,针对不同三级评价指标,我们设置优秀、良好、合格、待提高四个等级,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准确、细致的依据。这一评价体系不仅推动了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体现了语文教学“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理念。
四、探究学业质量评价,设计配套作业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作业设计应紧密贴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注重立德树人,体现学科育人价值。例如:语文作业设计,可以通过话题设计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培养民族自豪感。作业设计还应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真实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解决问题,建立起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最后,作业设计还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形成,提升其思维品质。设计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如图片与生字连线的题目,可以检测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识字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语文作业设计可以结合奥运会话题,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探讨和思考奥运会对国家的意义以及中国运动员的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队精神。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作文题目,如描写家乡风景、亲情感悟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提升其语文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水平。作业应该涵盖一定的思维拓展题目,如根据生字图片进行分类归纳、以图为素材进行故事编排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五、科学实施课堂教学,促进一体化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恰当的教学内容和评价工具,并以评价为导向精准地确定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价工具时,要根据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教师要考虑如何通过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指标所要求的各项能力和素养,以及如何设计评价工具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设计针对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评价任务,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提前设计好的评价工具,明确评价标准和量表,引导学生完成评价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思维方式,及时进行引导和反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例如:评价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时,教师可以设计对比阅读评价表,从而全面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检索能力和审美感悟能力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观察、描述,并进行互相评价,帮助学生内化评价标准,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发展。因此,在科学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业质量的提升。
六、总结
通过对初中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的初探,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更深刻地领悟到其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语文素养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明确评价内容应当涵盖知识、能力和品质三个层面,突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如口语表达、思维品质、解决问题能力等。评价工具和方式也应当多样灵活,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求。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发展,引导他们通过评价反思、探究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品质素养。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评价,包括书面考核、口头表达、项目制作等,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特别是在口头评价方面,我们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建立信心。
总的来说,“教学评一体化”的初探给予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检验,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量。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教学评一体化”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扎实知识和良好品德的新时代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柳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