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总体战略部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重要途径。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培养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义教新课标”中50余次提到“育人”二字,将育人目标贯穿始终,凸显英语课程育人的价值与目标。
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是外语教育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研究的任务和意义。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中小学英语教学,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值得英语教师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突出英语学科综合运用的特点,开展学科育人?怎样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对此,笔者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深挖现行教材(外研版新标准)中的思政元素、组织突出英语学科特色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道理、坚定文化自信。
一、深挖教材,课上践行
为了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外研版教材以模块为基本构成单位,按照模块组织教学,每个模块都有相应主题。根据不同主题,我带领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让学生爱上我们的优秀文化,然后组织不同的活动,引领学生用所学知识讲述中国故事。
讲到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8 Story time”,我精心举办以“Story Time”为主题的英语故事会,让学生搜集经典中国故事,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龟兔赛跑》《狼来了》等既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然后与大家分享,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学会做人、做事,达到启智增慧的效果。讲到七年级下册“Module11 Body language”,我和学生共同演绎古人表示各种礼节的肢体语言,促使学生感受我们文明礼仪之邦的谦谦君子风范。讲授七年级下册“Module12 Western music”时,我给学生播放名家弹奏古琴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我国古典音乐的魅力。讲授八年级上册“Module3 Sports”时,我启发学生谈论自己喜爱的运动及这项运动吸引自己的原因,或介绍我国体育项目的强项,旨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永不言败、勇于超越自我的中华体育精神。讲授八年级上册“Module5 Lao She Teahouse”时,我引导学生模仿并利用英语表演精彩片段,提升学生对于经典作品的鉴赏力。讲授八年级下册“Module4 Seeing the doctor”时,我让学生编写医生和病人的对话,并适当引入中医的一些理论,使学生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讲到八年级下册“Module5 Cartoons”,我发动学生自编自演新版《西游记》,让其他学生猜测名字和章节,借此机会带领学生熟悉这本名著。讲授九年级上册“Module1 Wonders of the world”时,我让学生当小导游,用英语推介自己喜欢的中国名胜古迹,看祖国大好河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讲到九年级上册“Module5 Museums”,我组织学生为大家介绍中国的世界级博物馆,让学生大开眼界,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讲到九年级上册“Module7 Great books”,我让学生用英语推荐自己喜欢的中国名著,引导更多学生爱上中国名著、爱上读书。
二、创设活动,课下实践
课下活动是对课上活动的有益补充,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内容越丰富越好。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课下英语活动的安排与设计。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一起过中国传统节日,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手抄报或用音频、视频等方式介绍都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元宵节举办全年级师生共同参与的英语猜灯谜活动。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大家置身其中,感受节日氛围,猜灯谜热情高涨。活动结束后,学生们仍意犹未尽,收获良多。
我们学完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10 Spring Festival”,很快就到了寒假。过春节时,我让学生录制视频,给老师、同学及家人们拜年,并介绍自己和家人是如何过春节的。视频中,学生们家里都布置得红红火火,餐桌上有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由此,学生们感受到春节团圆的意义和乐趣。
近些年,语文课本中增加了不少诗词名篇,很多还被译成英文版。学完语文课本中的诗词名篇,我便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英文版进行背诵,并鼓励学生参加古诗词英文朗诵大赛。对于简单的诗词,我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并将自己的翻译和名家译文进行对比,感受诗词中的文字之美。
2017年8月27日,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在天津开幕。全运会召开前夕,我组织全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制作主题为“做好全运主人,秀我天津文化”的宣传册。宣传册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全运赛事和比赛项目的英文表达,展示全运文化;第二部分是对赛事举办地——家乡天津的介绍,包括天津的基本情况,如天津的地理位置、人口、历史等,和天津特色介绍,如天津特色美食、旅游景点、曲艺等。这样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感受运动魅力的同时,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天津。
2020年“停课不停学”期间,为了让居家的学生们充分锻炼英语口语,我结合实际情况,以班级中一个学生为原型编写一个故事,并组织学生隔空进行英语微戏剧表演。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个学生的妈妈因为工作特殊,整天要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居家学习的孩子。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爸爸妈妈相伴,自己却天天见不到妈妈,这个学生很难过。终于见到了妈妈,她不想再让妈妈离开。于是,母女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妈妈讲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孩子的理解,并教给孩子防护方法,坚定了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我把学生分好组,让每组成员根据安排内容编写英文对话,随后进行视频隔空录制。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理解爸爸妈妈工作的意义,学会正确面对疾病和困难,学会做好个人防护、关爱他人。
2021年,是“双减”政策落地的一年。减负不能减质,我们为九年级专门设计了“英语小剧场”活动,带领学生沉浸式学习英语,全年级共同演绎名著《西游记》。每个班级按照事先划分的大概范围,选取其中一段最为经典的内容进行英语表演。编剧、导演、服装、舞美、演员等,每个环节都是学生自主安排,教师则担任策划、统筹和语言指导。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的前提下,短短一个月,学生们给予我们极大惊喜,活动很成功。学生们收获很大,不仅有语言的进步,更有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参与活动,搭建平台
现在,有关部门经常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英语活动。我们可以把好活动引进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搭建更好的平台,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是很好的育人途径。
2018年,天津市举办第一届“寻找英语戏剧小达人”活动。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年级半数以上学生参与海选。最终,我们班两个学生入围天津市前十名,位次均在同年龄组前五名之内。
2022—2023年,我们组织全年级学生参与全国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希望他们能够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锻炼自己、展示自我。可喜的是,多个学生晋级市级比赛,一个学生还获得初中组华北赛区一等奖。
通过参与上述活动,学生们和传统文化有了多次亲密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学生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的偶像名单上,不仅有当前走红的明星,而且增加了诗词大家和曲艺名人。他们谈论的内容,不再只是流行歌曲、影视剧和手机游戏,还有诗词歌赋、历史典故、四大发明、四大名著……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现在能够很流利地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除了这些显性的课程思政内容,其实英语课程本身也是隐性的课程思政。任何教学活动本质上都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通过英语教学实践,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各个学科课程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只有紧密结合各学科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只有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教书育人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必须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个学科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只要我们不断提升对英语学科课程思政的认知水平,在实施英语学科课程思政过程中坚持方向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原则,就一定能够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柳艳芳)
周靖,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天津市河西区骨干教师,河西区八年级英语第三学片片长,北师大天津附中初中英语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所做课和所撰写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