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向“新”而行

2024-09-29 00:00:00
公民导刊 2024年9期

高新技术企业是推进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处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前沿。

本刊8月号刊发《向“新”而行》系列稿件,既反映川渝全国人大代表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唱好“双城记”的实践,也展现了重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成效及典型做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入第五个年头,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合作态势。五年间,川渝全国人大代表助推中心工作的履职步履不息、探索不止,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等,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倾注的智慧与力量。

参加此次调研,能直观感受到代表们协同向“新”的履职热情。从重庆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海辰储能科技公司,到四川遂潼涪江创新创业创造中心、京东方光电科技公司、迈克生物公司……5天时间里,代表们顶烈日、冒酷暑,边走边看、边听边议,在探讨中碰撞火花,在交流中凝聚共识。

调研深且广,建议实打实。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热议如何进一步创新制度,优化合作机制,并就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和双方共同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协同监督和调研,助力发展能级和发展质效整体提升。

近年来,成渝地区在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核工业等领域协同创新,正形成强大合力。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地进一步密切协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整体实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支撑力推动力。

@开心果:读完《公民导刊》8月号刊登的《专章规定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一文,了解到《重庆市精神卫生条例(草案)》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维护与增进”进行专章规定,明确未成年人家庭抚育、学校教育和特色治疗等有关要求,规定建立健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早期发现、发病报告、分级管理等工作机制。这一做法是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不仅回应了社会关切,更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Leco:《公民导刊》8月号刊登的《研学“热”需“冷”思考》引发了我的共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认为让孩子参加研学游可以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体魄,自然很是支持。但随着市场上各类机构都在推出五花八门的研学游产品,让家长不免产生担忧。带队老师是否专业?孩子能否真正学到知识?安全问题如何保障?这一系列问题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还应尽早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或许才能保障其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