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孝文化”

2024-09-29 00:00:00张莹
名家名作 2024年24期

[摘 要] 自古以来,“孝”是评判一个人道德的基本指标,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规范,深受世人推崇。作为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之一,“孝”在个人修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赵树理在小说中解构了不同人物对“孝文化”的选择,起源于对传统“孝文化”的传承,形成于他的成长经历,呈现出他在乡土中国中对“孝文化”的迷茫探索与清醒认知,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关 键 词] 赵树理;“孝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一生为农民大众写作的赵树理,出生于乡土中国,这样的生活经历使得他“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1],对农民生活、命运的揭示更加浑然天成。更为难得的是,他以现实主义的文笔塑造出的处在封建压迫下的农民形象栩栩如生,既有在新政权领导下发生思想转变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也有始终同封建顽固思想作斗争的新型农民形象,在家长里短中尽显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憧憬。赵树理的这些小说中,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文化”的解读,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物对“孝道”的诠释,让我们对“孝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从传统“孝文化”说起

“孝”一词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彼时的“孝”字由“老”和“子”构成,上为“老”下为“子”的结构释义为尽心奉养和顺从父母,孝的观念也初露端倪。到了周朝,统治者更是以一系列的礼制规范社会秩序,明确规定所有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君臣父子之道,在社会生产中要敬畏君主、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在家庭生活中要做到行孝尽孝。春秋战国时期,一套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理念和基础的标准初步建立。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孝文化”自古有之,而针对“孝”的内涵解读也聚焦于子女晚辈要善待、尊重长辈。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的“孝”,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以孝立德是学习过程中的重心,“孝”和“文化”可以组合成“教”,也就是以孝为本的教育所形成的文化,这是我们一直在传承的文化,其所包含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伴随着“孝文化”的发展积淀,子女晚辈善待父母、尊重长辈也成为“孝文化”的具体展示。“孝文化”的发展经历了非常久远的积淀历程,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迭与时代变换的融合,从而更加契合时代发展特征,实现文化传承。

(一)珍爱生命

《孝经》中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指人所具有的躯体、毛发都是父母所给予的,不可以随意进行毁坏。这就是尽孝的开始。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将爱惜自己的身体与行孝联系在一起。甚至在神话故事中,哪吒为了不连累父母,剔骨还父、割肉还母,其行为被看作是最决绝的行为,用以抵消龙王丧子的怒火。可见,对于父母而言,子女的尽孝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生命,随意损害自己的身体,是不孝顺的。孝顺父母,首要就是要确保自己身体健康,否则就无从谈起。

(二)赡养父母

传统“孝文化”所指的物质基础是给予父母生活所需的各类用品,即赡养父母最基础的是物质满足,这是尽孝的基础。首先要确保父母生活有保障,可以吃得好、穿得暖,父母生病要第一时间送医就诊,精心照顾,多多关怀父母。《二十四孝》之一的《江革负母》就是孝文化的典范,江革幼时丧父,在侍奉母亲方面其极为孝顺。彼时正值战乱年代,江革逃难途中一直背着母亲,遇到匪徒要杀他,江革苦苦哀求,说自己母亲年事已高,无人奉养。匪徒见其如此孝顺,不忍杀他。再到后来,江革尽心尽力劳作,自己虽然过得艰苦,但是母亲的所需却十分丰厚。江革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尽自己最大的孝心,恪尽为人子的孝道,尽力满足母亲在物质生活上的各种要求。这是子女孝顺父母的典范,经过了时代的检验传承至今而依然适用。

(三)尊敬父母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孝都被看作是“仁之本”,一个人的一切爱心,都要从最初尊敬父母的品行中培育和开拓。“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一句话是孔子给子游解惑孝道时所言。人们认为孝就是孝敬父母、赡养父母,但是即便是狗和马也同样会有人饲养,如果内心没有形成对父母恭敬顺从的认知,那赡养行为和养狗养马不存在区别。这句话在启迪世人,孝顺父母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和供给,而是要从内心深处顺从父母、尊敬父母,给予父母足够的精神关怀,从而实现物质、精神层面的同步满足。

由此可见,“孝文化”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铭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道德修养。无论是在礼制分明的旧时还是倡导民主的现代,“孝”从未消失,我们既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精华,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二、从赵树理的生平说起

赵树理是人民作家,是当代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旗手。他出身于农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成长为一个知识分子。赵树理的创作根植于他脚下的黄土地,他的小说反映了抗日战争、土改、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等不同时期的社会伦理情结,对“孝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读。赵树理小说中“孝文化”的呈现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一)深受传统“孝文化”濡染的农民形象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赵树理出身于一个祖上曾很显赫但后已中落的农民家庭,垂髫年华随祖父读“三圣教道会经”以及《麻衣神相》《奇门遁甲》等,过目不忘,一念就会,被乡里称为“神童”;他的父亲赵和清迷信传统阴阳卦术,凡事都要卜卦问道,母亲王金莲却是“清茶教”信徒。长辈们尽管精神寄托存在差异,但都是为了实现对善的渴望和追求,以助人为乐、行善积德为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赵树理深受传统“孝文化”的浸润,并在他与家人的相处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从赵树理的原名可以看出。赵树理原名赵树礼,是长辈对孔孟仁义礼智信的尊崇,也反映出家族中对传承“孝文化”的坚守。再比如,古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说,赵树理的两次婚姻也是如此,他的第一段婚姻是15岁时由父母做主包办的,初期他遵循夫为妻纲的原则与妻子相处,在接受了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后转变了相处方式,直至妻子去世,二人相处非常和谐;第二段婚姻时的赵树理26岁,但他就这段婚姻一再强调是听从父母安排的,并用了“听天由命”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言听计从,也是一种“孝文化”在家族中的充分展现。

(二)接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赵树理对“孝文化”有了更高的认识。这从他更改名字这一行为可以看出,“理”和“礼”,虽仅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色彩,24岁的赵树理在接受了先进思想的基础上,改赵树礼为赵树理,以表示不再树孔孟礼仪,而是要树立革命真理的决心,这时在赵树理心中的“孝文化”已由个人的得失上升到了对民族大义、社会集体付出的高度。这种融入骨血的“孝文化”在他的立身处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不仅在小说的善人心、睦宗族和美风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还融入他的家风家教中。女儿赵广建本可留在北京工作、在父母身边尽孝,但是赵树理为了让女儿服务人民、扎根农村,要求她回到家乡务农或者从事服务性行业,女儿一气之下远离父母到新疆插队,这时的赵树理并没有因为女儿无法尽赡养的义务而生气,而是寄去一封劝女务农信《愿你决心做一个劳动者》,表达了对年轻人留在农村、安于农业生产的希望,可见这时赵树理对“孝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这不仅对健全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更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石。

三、从赵树理的小说人物说起

赵树理的小说是带有乡土气息的创作,在前文的分析中已明晰,这与赵树理的出身和初心有关,他来自农村,回归农村和服务农村是家人对他的希冀,更是他对“孝文化”更高层次认知的一种选择。赵树理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表达,在他所创作的小说人物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每个人物对“孝”的展现虽各有不同,但都没有背离传统“孝文化”所要求的珍爱生命、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甚至在赵树理的笔下,这些人物身上所展现的“孝”已经在时代进步的带动下逐渐升华,不再囿于家族内部的尽孝行孝,而是要对社会集体、国家事业忠贞不渝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备受批判的愚忠愚孝的人物形象

在赵树理的小说中,对愚忠愚孝的表达就是通常所理解的不明事理、盲目愚蠢地尽忠尽孝,这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毒虫,欺软怕硬,凡事都是神神道道。例如在《小二黑结婚》中,为了阻止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双方父母“倾其所学”,小二黑的父亲二诸葛以小芹面相不佳为由,而小芹的母亲又因暗自收了别家聘礼用装神弄鬼的手段阻止两人结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好在有“区长”的出现,为大家带来了民主思想,婚姻自由得以贯彻,小二黑和小芹的婚姻迎来了美满的结局。其实,二人婚姻受阻,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当时父母包办的“孝文化”盛行,更有恶势力的阻拦,而恶势力的形成也是愚忠愚孝的展现。小说中兴旺和金旺的爹,有一个捆人打人的拿手活,两兄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对这一绝活是得心应手,不仅没有认识到这是错误行为,没有立场地随意对人实施捆绑行为,还唯命是从并迅速成长为自己父亲的好帮手,这一切正是“愚孝”的表现。《锻炼锻炼》中的王聚海则是一个八面b01698eec1d80c70b24bfba1e28acb0bc8fa2d028eabb2c1da4fd1c88a4a4453玲珑的“和事老”干部形象,他是一位老农民,为人正直,但不相信别人,永远以“锻炼锻炼”为由处理乡村事务,他的思想态度和工作方法是一种愚忠的表现。他忠于岗位,但是只会一味顺从乡众,导致村里的工作效率低下。他忠于百姓,但是只会安抚民心,结果被“小腿疼”和“吃不饱”这类偷懒的妇女利用,一再激化农村矛盾、助长社里不良风气,导致农村生产管理存在很大问题。

(二)坚守人性的忠孝双全的人物形象

在赵树理的小说中,忠孝双全是对国家社会尽忠、对父母尽孝,这是赵树理对新一代农民“孝文化”的新表达,也是在封建和先进思想交织下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这在《三里湾》中的范灵芝这一人物形象上展现得尤为突出。范灵芝的父亲是三里湾的村长,是一名老干部,在父亲心存小心思不愿入社的情况下,进步青年范灵芝并没有一味谴责父亲的不思进取,而是一直和父亲分析入社之后的好处,并配合党组织引导父亲入社,以有理有据的方式缓解了父亲对于入社的偏见,这种避免正面冲突,通过旁敲侧击引导父亲认清社会现状的方式,正是“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的一种“孝文化”的展现,既有助于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又保证了家庭的和谐氛围。《三里湾》中被评价为“强劳力”的王玉梅,也是忠孝双全的典型代表,她的家庭条件和范灵芝相似,家中始终呈现一派共劳动、同分享的祥和景象。在婚后谈及分家时,王玉梅对于公婆曾明确提出“谁也舍不得把他爸妈扔了……”,分家只是为了避免长辈的管制。可见,王玉梅的忠孝双全既遵循了传统“孝文化”,又具有现代传承意义,她坚持将父母和子女看作相互独立的个体,并不因血缘关系而反复容忍长辈的要求,而是强调子女有权追求自己的选择和生活。王玉梅的孝是有节制的,一种基于人格平等的义务互益和情感互换的“孝文化”的具象化。

(三)坚定不移的忠诚爱国的人物形象

在赵树理的小说中,忠诚爱国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赵树理对“孝文化”更高境界的诠释。在个人得失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集体利益往往是被放在首位的。《杨老太爷》的主人公杨大用是一名封建家长,不是一再向在区政府工作的儿子要钱,就是干涉儿子的工作,由于是供给制,作为儿子的铁蛋并不能满足父亲的金钱需求,又因工作繁忙不能满足对父亲的陪伴。杨大用凭借家长之名,以“我不管你是谁的干部,你先是我的儿子”之心对儿子指手画脚,但铁蛋始终以“我是国家的干部”为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实干家潘永福》展现了一幅理想的乡村管理图景,小说中的潘永福是一名助人为乐、舍小家为大家的好干部,他首先是一名好农民,比如,“慈航普度”就是对潘永福教授船工基本技能的诠释,但这只是一方面,在农场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潘永福都是行家里手;潘永福又是一名好干部,在他的身上形成了一套“无差别逻辑”,即“屋里和野地差别不大,水里和干地差别不大,白天和夜里差别不大,劳动和休息差别不大”,“苦干实干”的干部形象在赵树理的笔下得到了栩栩如生的展现,这也正是忠诚爱国、舍己为人的“孝文化”的缩影。

四、结束语

赵树理小说中的“孝文化”深受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的濡染,并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赵树理笔下各色人物对“孝文化”的不同取向,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但也足以证明“孝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跨越时代的产物——“孝文化”早已不再囿于家庭,而是逐渐向社会、国家延伸,成为社会价值和家庭伦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对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84.

[3]赵树理.赵树理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作者单位:中共沁水县委党校

作者简介:张莹(1995—),女,汉族,山西沁水人,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