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迷惘与反抗

2024-09-29 00:00:00云茜雯
名家名作 2024年24期

[摘 要] 《孤独者》是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历来对于《孤独者》的主题研究众多。研究从启蒙反思角度分析作品内容,从启蒙者魏连殳孤独、不被人理解,人们只将他的“异样”当作笑料等事件中,批判封建残余与落后国民性,反思启蒙的不彻底,并通过“小孩”对于魏连殳的仇恨态度,表达对“幼本位”等的启蒙出路的迷惘和自我追问,这些也正是鲁迅自己经历了新文化启蒙落潮和青年反叛之后的不解和痛苦。但他没有停留于此,作品最后描写了魏连殳用对旧势力的戏弄实现了变相的胜利,表达了鲁迅先生在启蒙反思和迷惘后,仍选择与黑暗共沉沦的坚定“反抗”态度。

[关 键 词] 鲁迅;《孤独者》;启蒙反思;反抗

《孤独者》是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在对其主题探究中,笔者大概总结有以下五种观点。(1)作者自我诘责说。认为作者通过自我剖析,来实现自我警醒①。(2)告别旧我说。认为作品表现作者心态由孤独转向欢快,爱情失而复得,迎接新我的主题②。(3)复仇主题说。认为作品表现了鲁迅惯有的以自我精神的扭曲与毁灭作为代价向“敌人”复仇的主题③。(4)革命困境说。认为魏连殳的悲剧同样是革命者无路可走的悲剧④。(5)知识分子批判说。认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游离战斗集体,最终走向失败⑤。笔者不认同告别旧我说和知识分子批判说,而认为鲁迅先生在《孤独者》中的思想主题正如主角魏连殳经历了孤独、迷惘后坚持反抗一样,是对启蒙的反思和坚持,即反思启蒙不彻底的现状,对于启蒙出路的自我迷惘和在启蒙反思后的坚定反抗态度的三层递进的主题。

一、反思启蒙现状的不彻底

《孤独者》中启蒙者魏连殳的“孤独”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而这“孤独”又从何而来?鲁迅在小说中就启蒙者孤独的成因,对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封建残余和落后国民性两个方面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是新文化运动启蒙后,启蒙者们需要正视的两大启蒙困境,是对启蒙不彻底的反思。

(一)反思批判封建残余的不彻底

批判封建残余是鲁迅小说中常见的内容,而《孤独者》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鲁迅在启蒙后对于反对封建文化的回顾。然而,鲁迅发现先前进行的启蒙并没有彻底清除封建残余,它在偏远地区或者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城郊依然存在,还是人们心中认为不可更改的“旧习”。就像小说的开篇魏连殳的祖母去世之后,寒石山村的封建家长们坐在一起商讨如何对付魏连殳这个“新党”,定下三大必行的入殓条件“总而言之,是全部照旧”⑥。可见,在新文化启蒙后一些地区封建文化习俗依然顽固,不仅旧文化没有被人们所遗弃,魏连殳所提倡的新文化还被视为“可笑”的异端。这样的现象不是小说中的个例,而是启蒙落潮后社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是启蒙后暴露的不足。

不仅如此,封建旧文化把人禁锢在家族与礼法的框架之中,而启蒙却没有很好地将人情从中解放出来。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里揭露了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在这些被封建文化“吃”掉真心的人的眼里,就只剩下了古制和私利,属于人的真实的性情则被全部抛却掉了。在《孤独者》里,魏连殳祖母去世却不能发自内心去痛哭,在宗族的逼迫下,需要按照寒石山老例跟所有人“先拜在哭,再拜在哭”,哭泣时间都不能出错,并且仪式上原先那些竭力欺凌他祖母的人竟也跟着假惺惺地哭泣。但在魏连殳大殓结束后痛哭时,众人却觉得这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①,封建旧文化不允许属于人的真情感的出现,将“人”恶狠狠地抹杀。可笑的是,就在主角祖母去世不久之后,魏连殳堂兄就想要把儿子过继给他,来赶走房子里的女工获得魏连殳的家产,为了私利装成热心和体贴嘴脸。鲁迅用讽刺的笔法,将这些场面描写出来,让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的虚伪和可怕,表现出启蒙在解放封建文化下的人的不彻底。

(二)反思改变落后国民性的不彻底

改造国民性是新文化启蒙的重要部分,启蒙先驱们都认同支持这一观点。胡适曾说过:“如果不洗心革面,坚决除去这些国民人格中的积习,国家的强盛就是一句空话。”②鲁迅也在新文化运动中用多种文体批判过这种麻木不仁的落后国民性的弱点。如在《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故乡》中闰土的冷漠和奴性、《药》中观众们的麻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三从四德,这些都是落后国民性的典型代表。鲁迅等启蒙者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振臂高呼,想要改变落后的国民性,但效果如何呢?这也是鲁迅在启蒙运动落潮后所关注的地方,他发现新文化运动虽然对落后国民性有了一定的冲击,但几千年封建文化沉积下形成的旧品性实在是根深蒂固。“人们或被‘示众’,或依旧是‘示众’的看客。”③这也是鲁迅所看到的启蒙的不足之处,并在《孤独者》等小说中进行描写并加以批判。

如在《孤独者》中,面对接受过新思想的魏连殳和旧势力的族长们的斗争,人们不仅没有表现出被启蒙后的觉醒姿态,而是仍然保持着“看客”的可笑心态。作品中人们觉得魏连殳的斗争大抵会酿成一种“奇观”,人们便想要去看,即使魏连殳的回答让他们无戏可看,也仍然“黄昏之后,便欣欣然聚满了一堂前”④,这种心中的麻木和冷漠是让人所震惊的。看客们将别人的不幸和痛苦化为自己的笑料,咀嚼下肚供自己所娱乐。这种心态在启蒙过后却仍然存在着,这也是魏连殳等启蒙者“孤独”的一个原因。看客心态在“启蒙者”和“庸众”之间垒起了一座高墙,让启蒙者变得更加孤独和不被理解,也是鲁迅先生在这个时期的状态的折射。他曾在1925年《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中说过,“古国的人民,所以也还是各不相通”“孤寂地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其中的孤寂和落寞,很容易看得出来。这也可能是鲁迅先生之后写《孤独者》中看客的启蒙反思的意图,他将这些启蒙落后的国民性写下来,对启蒙的不彻底进行思考。

二、对于启蒙出路的自我迷惘

鲁迅的创作有两段沉默期,第一段是1908—1918年间,第二段就是1923年前后,而《孤独者》正是他第二次沉默之后对于内心纠结的书写。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退潮,“《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⑤。鲁迅自己也进入了启蒙的困境迷惘之中。但他没有将启蒙的危机一味归于外部环境的恶劣,而更多地转向了内在,“沉入到了在自己生命的最深处,进行自我拷问”⑥。在《孤独者》的创作之中,我们也可以窥见鲁迅内心的纠结与矛盾。《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我”可以说是鲁迅自己的一体两面,他们都是鲁迅对于启蒙出路的思考。两人的交流和论争,没有结果也没有正确答案,这正是当时鲁迅自己心中的纠结和痛苦的外化体现。

其中给笔者最深刻印象的是魏连殳与“我”对小孩子的讨论。文中魏连殳对别人都是冷冷的,不甚热情,但对于孩子们则表现出热切的期盼。文中这样写道:“但连殳一见他们,却不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宝贵。”⑦魏连殳这种对于小孩子的期待,正是鲁迅“幼本位”思想的体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提出了“幼者本位”的思想,它是结合了“进化论”的思想而形成的观念。鲁迅曾在《狂人日记》中发出“救救孩子”⑧的呼喊,这是鲁迅幼本位思想的雏形,之后又随之完善和发展。1919年鲁迅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表示“便在中国,只要心思纯白,也都自然而然的能发现这一种天性”⑨。鲁迅认为小孩子有一种被污染的善良“天性”,并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想要保持孩子的这种天性,这是鲁迅心中乐观的、积极的想法,他将中国启蒙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但在启蒙落潮之后,鲁迅渐渐发现其艰难之处。在《孤独者》中,魏连殳认为孩子天性善良,变坏是“环境”所致,而“我”则认为是因为孩子心里有坏的根苗,自然会结出坏的果实。两人的争论没有结果,这是鲁迅将自己内心中对于先前启蒙思路的疑问和不解书写了出来,正折射了启蒙落潮后鲁迅心中的迷惘。不仅如此,魏连殳还被他认为的纯白的孩子所敌视了,一个很小的孩子却能指着他说“杀”,这更是击溃了他坚信的“幼本位”的启蒙出路,是否真的是先天劣根性的遗传。作品中还有堂兄的儿子如老子一样的自私和令人厌恶、魏连殳的沉默无言,这些也是鲁迅对于启蒙思路动摇迷惘的表现。最后启蒙者魏连殳不去结婚生子,安德鲁·琼斯分析这是“因为他不想再繁殖那一套压迫人的体系而故意将自己从遗传之链上摘除”①,但最终还是在死后被族人将侄子过继了下来,魏连殳的无力和痛苦得到了极大的展现。

关于“幼本位”思想的困惑是鲁迅在启蒙落潮之后,内心追问和反思的重要部分,体现了在《孤独者》中鲁迅想要表达的对于启蒙出路的迷惘和反思。

三、启蒙反思后的“反抗”

如果鲁迅的《孤独者》的启蒙反思只停留在对于过去启蒙不足的审视和启蒙出路的迷惘之上,那作品的意义将大大被削弱。笔者认为《孤独者》的可贵之所在,正是鲁迅在孤独迷茫之后又选择向前走的“反抗”的勇气。

《孤独者》中魏连殳作为启蒙者不被人所理解,被当时的“愚民”当成异端。这正是鲁迅所经历的启蒙的困境,就像鲁迅曾对胡风说的《孤独者》“那是写我自己的”②。文中魏连殳穷困潦倒、亲朋四散、无人关怀,几乎沦落到求乞的地步。这是鲁迅笔下如他自己一样的启蒙者的悲剧,他认为启蒙者是历史的“中间物”,不属于现实的黑暗之中,也不属于未来的光明,是从封建母体文化下生出来的“异端”,与社会群体有厚厚的隔膜,他们越是发声,就越是寂寞和孤独。但是在这种孤独和迷惘之中,鲁迅没有后悔和放弃,原文中魏连殳的选择,也是鲁迅的一种选择。

在《孤独者》里,尽管魏连殳不被人们所理解,但他却没有放弃反抗,鲁迅在创作的点滴细节里,都给魏连殳融入了自己的“反抗”的色彩。像在本不该哭的大殓结束之后大哭,让封建族人“手足无措”;当场答应按照寒石山村老例进行葬礼,让“看客”们无戏可看。最突出的就是作品中魏连殳最终在走投无路下,选择了一种变态的“反抗”方式,正如他给“我”写的信中所说,偏要为了不愿意他活下去的人而活下去。既然自己的启蒙没有效果,自己的价值没有办法实现,就采取这种变态的方式去反抗,让自己的存在使那些阻挡自己的人感到不舒服,这就是自己的价值!原文里魏连殳最终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并对那些庸众“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最后在内心痛苦中走向了死亡。“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③这是魏连殳的一种在痛苦和迷茫状态下激发出的“反抗”,也是鲁迅在经历启蒙退潮时生发出来的想法。我们在鲁迅的其他作品里也能看到这种变态的“反抗方式”。在《复仇(其二)》中鲁迅曾写耶稣“没有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④。这些都是鲁迅以这种清醒的痛苦,来实现自己的反抗思想的展现。

《孤独者》最后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描写,魏连殳以自戕的方式进行了反抗,最终走向了死亡,小说结尾“我”在参加完魏连殳葬礼之后感觉“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让我们又回到了小说的开始之初魏连殳的“反抗”,小说仿佛进入了轮回。笔者认为,小说这里暗示了“我”作为鲁迅的另一部分最后将选择和魏连殳一样的道路,属于魏连殳的如狼般的长啸从“我”的身体里迸发出来,而“我”也会将反抗接续下去。

四、结束语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⑤《孤独者》中描写了启蒙者魏连殳面对的孤独、迷惘的启蒙困境,最终选择了以自我牺牲为代价进行反抗。这部小说正是鲁迅个人思想的展现,他通过对启蒙后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及对自己内心的不解和痛苦进行展露,最终暗示了自己要坚持“反抗”的决心。《孤独者》短短一篇小说,却有很多不同的解读,这就是鲁迅带给我们的深刻的思考。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云茜雯(2004—),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