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工作职能与学校美育的融合研究

2024-09-29 00:00:00车鹏
百花 2024年7期

摘 要:文化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在文化传播、提升公众审美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美育受到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文化馆应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研究如何与学校美育融合,通过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校美育发展。

关键词:文化馆;学校美育;融合

一、文化馆工作职能与学校美育融合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文化馆汇集了各种文化艺术资源,通过举办展览、开展活动等方式,可以使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以此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这样直观的艺术体验,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艺术魅力,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生活,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文化馆举办的美育活动,学生有机会参与团体合作、互动交流,掌握沟通技巧,关系更加和谐。还可以抒发情感、释放压力,寻求自我平衡,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二)丰富学校美育内容

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为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基于自身工作职能,协同美育进校园,有助于丰富校园教育内容。文化馆的展览和藏品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文化艺术体验。学生可以通过参观不同主题的展览,了解历史文化、艺术传统等方面的知识,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1]文化馆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促进学校美育质量不断提高。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文化馆职能工作与学校美育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参与文化馆的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接触更广泛、更深入的文化知识和艺术表现形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文化馆职能工作和学校美育融合,能够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发展,为学校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美育活动,为美育注入新的活力。

二、文化馆工作职能与学校美育的融合现状

文化馆作为集展览、教育、研究、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机构,在美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馆工作职能与学校美育的融合已成为发展趋势,各地文化馆可以立足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时代生活为基础,遵循美育特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助力学校美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文化馆工作职能与学校美育融合效果仍有待提升,文化馆在开展美育时往往缺乏系统的教育理念,缺乏对教育目标、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清晰认识,容易导致美育工作的开展缺乏针对性,影响美育效果。部分文化馆在开展美育活动时,未能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导致文化馆所开展的美育活动与学校教育出现断层,难以形成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基于此,文化馆应加强对学校美育的研究,以艺术课堂为阵地,以校地合作为延展,不断提高文化馆工作职能与学校美育的融合质量。

三、文化馆工作职能与学校美育的融合策略

(一)加强艺术创作辅导

文化馆和学校美育的融合是为了提供更全面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艺术创作辅导,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通过专业性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身才华,从而更加专注于自身感兴趣的艺术领域。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实践和反思,该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此外,艺术创作辅导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深入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风格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

文化馆和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艺术创作辅导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文化馆和学校加强联系,共同举办艺术创作工坊,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辅导内容可以涵盖绘画、书法、雕塑、摄影、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促进学生艺术水平综合发展。教师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以合作方式完成艺术创作,在合作过程中拓宽学生思维路径,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创作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二)开展艺术展演主题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文化馆在探索工作职能和学校美育的融合路径时,应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适时开展艺术展演主题活动。文化馆和学校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观看精彩的艺术表演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放松身心的平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艺术魅力,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美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在开展艺术展演主题活动前,文化馆应确定艺术展演的活动目标,如为了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学校和文化馆之间的深度合作等。随后,文化馆应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确定活动形式,如举办音乐会、舞蹈演出、话剧表演、美术展览等,让学生了解艺术展演主题活动的时间和内容。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还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可以通过海报、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途径进行宣传,提高艺术展演主题活动的影响力。

(三)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文化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中国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化馆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了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化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馆可以设置主题展厅,如绘画、书法、剪纸、民间手工艺等,以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文化馆可以设置互动体验项目,如设置书法体验区,让学生亲自体验书法;设置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区,让学生亲自制作民间手工艺品。

(四)强化非遗互动体验

体验式教学是美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主要途径。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非遗互动体验,可以让学生感受非遗的独特性,体会各民族智慧,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非遗。[3]通过非遗互动体验,拓宽学生艺术视野,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各地文化交流。

文化馆可以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展示非遗技艺,让学生直观了解非遗技艺的制作方法和工具,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非遗技艺,如传统绣花、剪纸、陶艺等。文化馆还可以与学校合作推出非遗互动体验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技艺的传授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非遗技艺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传统技艺,可以增强对非遗的认知,感受非遗之美,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从而拓宽文化馆工作职能与学校美育的融合路径,充分发挥文化馆传承非遗的作用。[4]

(五)完善文化志愿服务机制

文化馆在探索美育的开展方式时,应积极统筹各方资源,共同为美育服务。文化馆可以完善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志愿者参与文化馆和学校的美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文化体验。志愿者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服务。文化馆和学校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体验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5]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文化馆可以建立统一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志愿者的行为,并为志愿者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指导,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帮助志愿者了解美育的理念,促进志愿者专业能力的提升。[6]同时,文化馆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需求,拓展志愿者的服务领域,如组织志愿者参与展览解说、文化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此外,文化馆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文化志愿服务,让学生担任“小小解说员”,参与艺术作品的解说。

(六)搭建文化云平台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文化馆工作职能和美育的融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搭建文化云平台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7]文化云平台可以整合文化馆和学校的艺术品、藏品、展览、文献资料等资源,让学生在线阅览,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同时,文化云平台的构建,可以使各地学校获得均等的文化体验服务,不仅可以让更多学校和地区的师生接触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可以让不同地域的文化馆和学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8]

文化馆可以整合各类视频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直观形式,了解优秀的群众文艺作品,感受数字文化馆的魅力,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文化学习。[9]同时,文化馆可以与国家公共文化云慕课平台联通,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美育课程,使学生系统化地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文化馆可以开发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发布传统舞蹈、绘画、书法、音乐等视频,引导学生点击播放,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推动美育的普及。[10]通过线上教育弥补线下教育的不足,促进美育高质量发展。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美育,积极利用文化馆资源,从多角度渗透学校美育,实现文化馆和学校美育的优势互补,使学生通过文化馆了解更多艺术作品,促进学生审美水平不断提高。

(甘肃省定西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杨芝,郑志玥.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宁波奏响新时代美育“最强音”[J].宁波通讯,2023(18):62-66.

[2] 陆丽明.文化馆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的作用和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23(17):1-3.

[3] 杨菁.施美育一方沃土 方可成谢庭兰玉:全民艺术普及下青少年群众文化服务创新机制研究[J].艺海,2023(9):68-70.

[4] 杨菁.关于湖南文化(群艺)馆艺术培训调研报告[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8):135-137.

[5] 以“社会大美育”引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J].上海艺术评论,2023(2):56-57.

[6] 山东省潍坊高新区浞景学校.溯源培正:“育”见未来[J].人民教育,2021(24):3.

[7] 雷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综合美育实践与模式创新研究[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1(3):67-73.

[8] 杨晨.筑牢青少年美育基石 发挥文化馆阵地作用:以合肥市文化馆美育建设实践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23):178-180.

[9] 韩超.群艺馆(文化馆/站)在青少年美育工作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21(9):15-16.

[10] 马丽丽.浅谈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艺术教育,2019(10):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