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艺术进高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4-09-29 00:00:00马志祥
百花 2024年7期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中学艺术教育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逐步意识到美育对于提升学生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的通知》强调,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展普及高雅艺术活动。2007年开始,每年由地方乐团以及高中学生乐团组成的演出团体,为全国各大中学演出近300场节目,观看学生总数超过50万人。随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受益面持续扩大,该活动在全国高中也扎下了根,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一大平台,让学生在认识世界经典艺术的同时也了解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

关键词:歌舞;高雅艺术;音乐教育;实施策略

一、高雅艺术进高中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追求感官上的愉悦是人的本能,审美能力则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在此过程中,艺术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雅艺术在整个社会的接受层面是无法与通俗音乐相比的,但高雅音乐的优势在于艺术和思想上的深度,在较长的历史中,都能被不同时代的人所接受和欣赏。

教育部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方案中提出,活动应适当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表演进入中学以彰显国家对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因此,大量民间艺术团以及音乐专业高校来到城市高中为学生表演歌曲、歌舞等高雅的艺术节目,从而给予学生接触文化和艺术的机会。对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来说,高雅艺术进入高中对于当下我国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作用。

(二)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长久以来,高中校园文化都需要大力发展。一方面因为高中课业相对来说较为繁重;另一方面,高中是学生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这样既能对校园文化内容进行深化,又能增加学生对优秀文化艺术的了解,带动校园自身文化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文化艺术活动并形成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实行之后对于音乐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让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融合,从而赋予其人文教育功能和意义。只有不断弘扬高雅艺术,才能让校园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长此以往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笔者任教的高中,很多学生都认为自身对于传统民间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了解不够,这些学生并不是天生排斥高雅音乐,了解不够的主要原因还是缺乏平台和渠道。

二、高雅艺术进高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重视程度欠缺

目前,众多高中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师资力量都相对不足,学生对音乐课堂失去信心和兴趣,使自身音乐学识始终停留在初级层次。为了激发广大高中生对于高雅艺术的兴趣,学校需要搭建艺术交流平台,让高雅艺术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使其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给予高雅艺术足够的重视,给予乐团进校园演出足够的保障。

学校应该认识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无论是对学校发展还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高中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往往存在现场组织不到位、前期宣传效率低、场地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其中场地设施不完备最为突出,硬件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校艺术场馆和器材的落后上,很多高中的演出场所集中在露天场地,受天气限制多。

(二)活动经费短缺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补贴。为此,笔者曾在任教所在地的教育局进行过实地走访调查。体卫艺处的一名科员向笔者介绍,每一场进入中小学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总体包干经费达到1万至2万元,当经费出现不足时,活动所在的学校进行相应补贴。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得知,2018年财政部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共拨款3600万元,2020年活动的专项经费则增加至4000万元。国家的补贴范围以及支出力度虽然在不断加大,但是全国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中小学数不胜数,加之国家财政补贴分散后,单一演出团体所需要的舞台效果、活动宣传、排练费用、交通、音响租赁、设备运输等难以保证。另外,活动经费的来源也较为单一。因此,各地高中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都没有形成规模,能够承受相应财务补贴的学校非常少。

(三)活动覆盖面较小

高雅艺术进校园从提出概念到落实,虽然从时间上来看较为高效,但是该活动在各个城市开展的场次都较少,这也造成了这项活动的覆盖面一直没有得到拓展。一方面,经费的短缺让活动的场次受到了一定限制,能够切身接触高雅艺术对于部分学校的高中生来说成了难得的机会;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教育局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通知下发不及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在各大高校和社会上形成广泛影响力,使得乐团进入高中表演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除此之外,课业压力和高考压力也让部分高中无法抽出时间、抽出精力让学生充分接触高雅艺术。

三、高雅艺术进高中的活动策略

(一)从学校层面长期开展艺术教育普及

高雅音乐不是与现代社会脱节的艺术形式,也不是专业院校的师生才能够沉醉其中的专利。事实上,从大部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现场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都感受到了交响乐团现场演奏的震撼和层次感,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独奏与合奏所带来的文化认同。提高高中生的艺术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学校要重视在校学生的精神培养与艺术教育,在抓成绩、谋发展的同时,将注意力放在塑造当代高中生的人格上。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一种潜在的美育过程,能让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高雅音乐,不仅需要掌握相关音乐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时间积淀。学校要建立真正的长效机制,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入手,开展艺术节、艺术类比赛,为学生的高中生活增加一些乐趣,还可以借助活动发掘艺术人才,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

(二)吸引社会各方的投入

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演出团体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演出学校的补贴,如果能从市场上得到更多资金支持并加以合理运用,那将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第一,运用社会赞助的方式获取资金,允许赞助单位的广告与演出相关联,赞助商可以通过提供演出所需道具、资金等来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事实上,许多企业产品的目标群体与高中生相吻合,例如文具、服饰、鞋类、食品、餐饮等。引进赞助商的方式不仅拓展了产品市场,还起到了企业宣传的效果,能够让赞助商在学生群体中迅速积累知名度。

第二,高中也应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用于支持高中的艺术普及工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提供长期的经费保障。高中还要加大艺术类场馆建设力度,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合适的设施与场地。

(三)增加社会各方的参与度

提高艺术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单单凭借国家财政补贴或者学校的经费很难进行全面推进,需要获得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投入。事实上,广大相关单位包括文化、教育、广电、文联等多个部门的相互协作配合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一个地区音乐教育理念的提升往往需要长期的努力,有关部门在排练相关作品的同时,更应该依靠原创音乐多层次地体现本民族的艺术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多欣赏音乐的机会。媒体与宣传部门也应该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提供大力支持,对学生的音乐欣赏方向起到引导作用。

四、结 语

在全国各中学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对于提升青少年的艺术审美理念和综合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笔者对目前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在高中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对其功能性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希望在指出中学推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所遇到的问题的同时,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向往艺术、热衷探索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情感意识的双重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项目编号:E/D/2020/04)。

参考文献

[1] 许靖.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J].中国音乐教育,2004(2):35-36.

[2] 王辉.中学合唱教学中学生歌唱技巧和技能的训练方法分析[J].艺术教育,2017(21):60-61.

[3] 李暖.中学生合唱教学实践与思考[J].音乐天地,2011(1):14-15.

[4] 毛丹.中学合唱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初探[J].音乐时空,2014(5):18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