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冰川老鼠”,真是老鼠吗?

2024-09-29 00:00:00B·L

2024 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的一道试题,让一只“老鼠”频频登上热搜。

这只“老鼠”是什么?又凭什么“能力”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只在阿拉斯加、冰岛、斯瓦尔巴特群岛、南美洲,以及我国西藏东南部地区均有分布的“冰川老鼠”。

“冰川老鼠”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冰川老鼠”并不是老鼠,也不是类似老鼠的哺乳动物。它实际上是由不同种类的苔藓组成的藻类植物群落,简称“苔藓球”。

1951 年,一位冰岛研究人员首次记录下了冰川上的苔藓球。这些静静躺在白茫茫的冰川上,由不同种类的苔藓组成的“青菜团”,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只趴着玩闹的小老鼠,于是,就给它取了个“冰川老鼠”的称谓。

“冰川老鼠”一般出现在阿拉斯加、冰岛、斯瓦尔巴特群岛、南美洲,以及我国西藏东南部地区。但也不是在这些地方的任何一处冰川都能找到它们,“冰川老鼠”的出现需要满足适当的条件。

首先,由不同种类苔藓组成的“冰川老鼠”要想在光滑的冰川上存活,需要一定的附着物。所以,每一只“冰川老鼠”的“腹”中通常含有一块小石头或沙砾,它们是苔藓扎根和生存的物质基础。山风将苔藓孢子吹落,然后落在一颗小石头上,苔藓慢慢发育,将整块石头覆盖包裹,就形成了几厘米或者十几厘米厚的苔藓球,也就是“冰川老鼠”。

其次,作为高纬度地区的主要植物,苔藓虽然生命力顽强,但也必须定期“晒太阳”,也就是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为了均匀地晒太阳,苔藓球必须要真的滚动,否则与冰面接触太久,没晒着阳光的那一面苔藓就会被冻死。

所以,一个神奇的现象就出现了:作为苔藓的“冰川老鼠”真的会“移动”,并且平均每天滚动2.5 厘米左右。

那么,“冰川老鼠”移动的动力来自何处?难道它们真的是长了“老鼠的腿”?

“冰川老鼠”移动之谜

为了探究“冰川老鼠”的移动之谜,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实验。

他们发现“冰川老鼠”的移动不是简单地向低处滚动,也不是被风向所摆布,更像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如同迁徙的鸟一般,整个群体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移动。

它们一开始相对缓慢地向南移动,一段时间后开始加速,改向西移动,然后又放慢了速度,继续向西行进。

为了解释这个奇异的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假设,例如走下坡路加速移动、风吹保持同向,或者阳光照射等因素。在最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还猜测,其动力可能是来自夏季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流水冲击……然而这些都被一一推翻。

2005 年,一个冰川研究小组发现,当“冰川老鼠”在冰川上某处停下的时候,它的身体就会遮挡阳光,四周的冰便会因阳光照射而融化,仅余它身体接触面的冰未融化,这未融化的冰,构成了它栖身的底座。由于底座一般要高于周围的地面,所以它们容易滚落下去,回到冰面上。

当它们重新回到冰面上后,又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当“冰川老鼠”沿着山坡向下移动时,它们会捕获风中的灰尘并吸收冰川融水,促使苔藓越长越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冰川上游的“冰川老鼠”比较小,越向下游越大的现象。

但当“冰川老鼠”大到一定程度时,其下部与冰体接触面增至最大,此时滚动停止。等到“冰川老鼠”体内营养消耗殆尽时,“冰川老鼠”的生命也就到了终点——枯萎以至变质腐烂。

这便是“冰川老鼠”不断移动的秘密,也是“冰川老鼠”充满传奇的一生。

“冰川老鼠”体内独特的生态系统

在全球范围内,“冰川老鼠”的存在也是十分罕见的。它不仅拥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还为冰川上的生物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首先,“冰川老鼠”的寿命很长。它们不仅仅是石头和苔藓,还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积累土壤和有机肥,可以为冰川上的小动物们提供理想的栖息场所。

其次,尽管生活在地球上最冷的环境中,“冰川老鼠”体内的温度却相对较高。在7 月和8 月,“冰川老鼠”的内部温度最高达到14.7 ℃,远高于0℃左右的冰面。

这种在寒冷中的温暖为其他生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生存在“冰川老鼠”内部的微型动物,包括春尾巴(类似昆虫的小动物)、水熊虫(也被称为缓步动物)和蛔虫。

不仅如此,2008 年,有研究人员还在“冰川老鼠”体内发现了几种小型土壤无脊椎动物,活着的有两种跳虫,还有大量的线虫和缓步动物,死去的有螨虫、轮虫和蜘蛛。

一个苔藓球上栖息、繁衍着如此多的小生命,“冰川老鼠”就像露营车一样,将外面严酷的环境隔离开来,不仅为小动物们提供了温暖、食物和水,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可以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也让我们对“一无所有”的冰川有了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