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可乐里的气泡无处可逃

2024-09-29 00:00:00张佳加

你是不是也做过这样的恶作剧——当你把一罐可乐递给别人之前,先用力地摇晃几下。接过可乐的人丝毫没有防备,拉开的一瞬间,可乐泡泡从罐口喷涌而出,溅了一身。

这瓶被摇晃的可乐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二氧化碳窜进了气泡里

众所周知,可乐这一类型的饮料又被称为碳酸饮料。这是因为在饮料里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溶解在饮料里,形成了碳酸。

当你摇晃可乐罐,罐子里上面部分的空气和饮料混合在一起,产生了气泡。这些小小的气泡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逐渐扩大。这时候,如果你打开可乐罐,气泡便会从罐子里喷涌出来,让你措手不及。

让气泡无处可逃

面对一罐被摇晃过的可乐,是不是就只能“束手就擒”?

别那么快举手投降,下面这个方法,也许可以让你在面对一罐被摇晃的可乐时,不会那么狼狈。

当你试图拉开罐子的那一刻,是不是已经准备夺门而逃?大可不必那么害怕。当你拉开罐子,你会发现,你预想的狼狈场景竟然没有发生。是的,可乐并没有从罐口喷涌而出,它们老老实实地待在罐子里。

还记得你用勺子敲击可乐罐这个步骤么?问题就出在这里。在你敲击可乐罐顶部的时候,就已经将里面因为摇晃所产生的气泡给击碎了。二氧化碳气体又重新回到可乐中,丝毫不用担心那些膨胀的气泡会冲出来袭击你。

捕获二氧化碳

在地球大气中能够起到增温效果的叫作温室气体,其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炭,所以二氧化碳与人类活动、化石燃料的排放密切相关。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改性活性炭来高效、低成本地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这一突破性成果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问题、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可能。

二氧化碳制作灭火器

你可能知道,物体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可燃物;二是足够的氧气;三是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二氧化碳灭火器在灭火的过程中破坏的是第二个条件,也就是让燃烧物缺乏足够的氧气。这主要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的性质,覆盖在可燃物上方,将可燃物与周边的空气(氧气)隔开,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人工降雨离不开二氧化碳

人工降雨——通过人为方式促进大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并形成降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二氧化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高空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迅速降低局部温度,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降水。近年来还出现了利用液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新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喷洒液态二氧化碳,同样能达到降温和促进水蒸气凝结的效果。相比干冰,液态二氧化碳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且更易于储存和运输,因此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可能更具优势。

保鲜黑科技

留意一下家里购买的生鲜产品,你会发现有的包装盒上印着“气调保鲜”的字样。气调保鲜技术就是采用“保鲜气体”改变食物包装内的环境,从而实现减慢食物腐败速度、延长食物新鲜度的目的。

“保鲜气体”一般由二氧化碳、氧气以及氮气按照食品特性配比混合而成,将其充到食物所在的密闭包装内,置换出里面原有的空气。其中,二氧化碳具有抑制绝大多数腐败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的功效。二氧化碳浓度越高,食物就越不易腐败。不过,包装内长时间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影响食物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