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有多快?

2024-09-29 00:00:00何晓奥

田径运动凭借悠久的历史被誉为夏季奥运会皇冠上的明珠。其中最能代表人类陆地速度极限的项目则是男子100 米赛跑,自牙买加“飞人”博尔特2009年在柏林世锦赛上跑出9 秒58 的成绩以后,这项纪录已经尘封了15 年。这难道已经是人类的极限了吗?人类还有可能超越这个纪录吗?

什么限制了你的速度?

在衡量人类速度的极限方面,最直接的数值来自人类“百米”项目的数值。自1968 年人类百米成绩进入10 秒内以来,已有多位科学家对人类的速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与预测。

荷兰籍数学家阿尹马鲁在对田径多项世界纪录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人类百米速度的极限为9秒29;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安德鲁·泰特姆认为,到2156 年,人类有望达到8 秒079 的惊人成绩。这样看来,人类速度的上限是有理论依据的。

那又是什么在制约着人类速度的极限?答案是遗传因素,而遗传因素主要体现在人的身体结构和肌肉纤维类型两个方面。

在身体结构上,人类四肢的长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快速移动的能力,而四肢的长度又取决于骨骼长度和肌肉连接骨骼的位置。所以,一些人天生就更适合快速移动。

同时,人体的肌肉纤维也是重要的遗传因素。肌肉纤维可以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快肌纤维能够产生更大的力量和更快的收缩速度,但是在抗疲劳上不如慢肌纤维。因此,顶尖的短跑运动员往往拥有大量的快肌纤维,或者更严谨地说,快肌纤维在身体里的比例更高,以达到更快的极限速度。

怎么接近你的速度极限?

目前,即使是顶尖的运动员也暂时没有开发出人类速度的上限,所以在“人类如何跑得更快”这个问题上仍大有可为。

现有的运动科学研究已经提出了很多提高人类速度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人的身体内部挖掘潜能。比如,进行科学的训练或者锻炼计划、符合运动能量消耗特点的饮食搭配以及意志力方面的心理培训。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了新中国速度的苏炳添就主要受益于科学训练。他总结自身比赛经验并研究学习世界上最优秀的百米短跑选手的技术特点,不断对发力速率、起跑姿势和摆臂速率等技术细节进行优化调整;在教练团队中,还有专业人士提供运动生物力学、营养学和心理学等多方面的支持。

另一类是从人体外界提供辅助的方法。这类方法主要归功于各种运动科技的进步,如生产各种减阻的运动鞋、运动服,改善竞赛场地、设备和器材等等。

有意思的是,上述的多种方法都可以成为提高人类速度的有效途径,甚至从人类自身挖掘潜力的方法不亚于科技的加持。以游泳速度的世界纪录为例,在2008—2009 年期间,由于泳衣材料的进步而诞生的“超级泳衣”,几乎让所有游泳项目的世界纪录都被刷新,但因为这种泳衣可能更利于身材高大的运动员,最终被禁止使用。这也让很多人担忧“超级泳衣”时代创造的世界纪录将很难被超越。但随着训练水平的进步,十年之后,大部分世界纪录在不依靠“超级泳衣”的情况下也被持续刷新。

从泳衣与游泳世界纪录的故事可以看出,结合多种正确的方法,人类也能不断超越自我的极限,全面提升个人速度和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