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宝儿》品蔡皋绘本中的色彩

2024-09-28 00:00:00王洁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4年9期

所有的颜色都是对比出来的颜色,不能离开环境。任何一块颜色都美丽,要看放的位置妥不妥当,有没有找到它的关系颜色。只要排列起来就没有脏颜色,每一块颜色都很晶莹。

——蔡 皋

《宝儿》改编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贾儿》,讲述了一个机智除妖、惩恶扬善的故事。商人父亲不在家,母亲被狐精缠住,宝儿虽然年纪小,却想出了解除危机的办法。他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保护了家庭。

今年78岁的绘本画家蔡皋,被称为“长沙好外婆”,她是中国原创绘本领域的拓荒者和里程碑人物。1993年,她凭借《宝儿》一举获得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金苹果奖,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24年,她作为中国唯一一位插画家入围国际安徒生奖短名单。

蔡皋对色彩有着独到的理解与表现,在《宝儿》中,她笔下的色彩拥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些色彩如同音符一般,拨动着画面之外读者的心。

正义勇敢的红

蔡皋的绘本中,每种色彩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这与民间文化的传承不无关系。在取材自《聊斋志异》故事创作而成的绘本《宝儿》中,宝儿是一个充满勇气与胆识、敢于驱逐狐精的男孩。那么,如何用衣着的颜色来象征他的性格呢?蔡皋选用了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红色。如同火焰一般热烈鲜艳的红,代表着正义必能驱散邪恶。

蔡皋并没有在整个故事中使用相同明暗的红色来表现宝儿的衣服,而是根据故事情节与人物情绪进行设计。比如,为了找出母亲受到惊吓的原因,宝儿躲在床后静静等待时,以及得知母亲病重又无法医治时,宝儿的衣服是黯淡的灰红色,这暗示了宝儿内心的担忧与低落情绪。而当宝儿果敢地砍断狐狸尾巴,步步为营智斗狐精时,他身上的红色变得尤为鲜艳(图1)。这种色彩明暗变化的安排,暗示着主角情绪与心境的改变,加强了故事的节奏感。

内涵丰富的黑

《宝儿》充分展示着蔡皋对黑色的认识和理解,她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道:“西洋的色彩学不太认可黑色,但中国人认可,它是中国人的颜色。”她在《宝儿》中使用了强烈的、大面积的黑色色块,房屋是黑色的,街道是黑色的,几乎在每一页中,黑色都占据了画面的很大比例。《聊斋志异》源自民间生活,蔡皋使用黑色来表现凝重而丰富的民间生活基调,平和而谦让,含蓄且深沉。这是与故事内涵契合的颜色,也是展现生活本质的一种色调。

在宝儿守在街头等待狐精仆人这一情境中(图2),黑色的房屋与狭长的街道渲染出神秘幽深的氛围,宝儿与狐精仆人在画面中一上一下,一回头一紧跟,画面中传递出紧张悬疑的气氛。再看两者衣着,形成了鲜明对比,黑与红的对比象征着邪不压正的对抗,在黑色的渲染与衬托下,明艳的红色成功打破了这种压抑的气氛,愈发凸显出高昂的气势,体现出宝儿鲜活的生命力量。在《宝儿》中,黑色是氛围,是结构,也是对比,传统亦现代,民族亦世界,朴素亦丰富。

清澈澄明的蓝

在色彩的选择上,蔡皋会运用主观性来表达期盼和愿望,因此,她会根据直觉用色彩,甚至会用与实际并不相符的颜色。仔细阅读《宝儿》,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细节:宝儿的眼睛,有时画成了蓝色。这恰是蔡皋藏在画面里的“秘密”,她说:“蓝得像湖水一样澄明的眼睛,代表着孩子独特的眼光,他可以洞察万物的真相。我觉得小孩有这种本事,他一眼可以看清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

蔡皋将自己对绘本的理解藏在一个又一个细节当中。当宝儿点上灯,四下寻找失踪的母亲时,当宝儿决定封住窗户进行猎狐精行动时,他的眼睛都是蓝色的(图3)。像水一般清澈湛蓝的眼睛,暗示着宝儿独到的观察和思考,他能一眼瞧出谁是妖怪,洞见成人不能见到的真实。蔡皋有意强化这种超现实的描绘,凸显出孩子身上澄明通透的特质。

在谈到绘本创作与阅读时,蔡皋说:“隐含在文本后面深层的内涵,小孩子一时是不容易读出来的。可我还是要画这样的故事。读过它的孩子长大以后仍能想起它,偶尔寻来一读,惊喜地发现孩提时代没有读出来的一些东西,获得重新阅读的愉悦,这书便是成功。”

读蔡皋的作品,没有年龄界限。她通过独到的色彩表达,展现出对中式审美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潜移默化地通过作品展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她带着童趣和童心,用绘本传递中国文化,用绘本构筑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