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班级植物角收集了很多果实,放置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发现柿子腐烂了,南瓜也有快要腐烂的迹象。
旑铭:哇,植物角的柿子烂了!
韬智:南瓜和苹果好像也快要烂了!
家豪:食物放久了就会坏。
顺霏:东西都有保质期,过了保质期就会变质。
什么是保质期?柿子和苹果的保质期一样吗?超过保质期的食物还能吃吗?……在不断讨论中,保质期这个概念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教师与孩子们共同开启了关于保质期的探究之旅。
探秘保质期
如何看懂保质期
周末,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同在家、超市等地方寻找“保质期”。周一来园后,大家进行了分享讨论。
毓甄:牛奶、面包上都有保质期,不同食物有不同的保质期。
子谦:有些食物有两个保质期!
妍馨:保质期在一堆字里,有的保质期时间长,有的时间短。
函柠:包装盒上有很多数字,哪个才是保质期呢?我有点分不清。
调查保质期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问题:保质期大多由数字组成,当商品的信息栏出现很多数字时,就容易混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发起了“保质期剪贴画”活动,孩子们将找到的保质期裁剪下来,粘贴在班级的主题墙上,共同讨论怎么看懂保质期。
吴蔚:要先找到“保质期”这3个字,后面跟着的数字就是保质期了。
毓甄:保质期有几年、几月、几天,所以我们要认识“年、月、天”这3个字。
芮朵:日历上有日期,我们可以在日历上找出保质期。
有的保质期可以直接在日历上找到,而有的是时间段,如30天、2个月,孩子们首先将生产日期在日历上标注出来,再通过“接着数”的方式,找到相应的有效期限。在讨论、观察与比较中,孩子们对保质期有了进一步了解。
保质期是怎么来的
金翼:为什么有的保质期长,有的却很短?
季丞:保质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梓豪:肯定是科学家做过实验的。
芮朵:我们也可以做实验。
为了缩短实验周期,我们选择了容易变质的牛奶、豆腐为实验对象,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去科学角观察,并在表格上记录自己的发现。
梓豪:牛奶结块了。
季丞:有好浓的酸味。
王钰:豆腐也开始变黄了。
白懿:里面会不会有细菌?
忻辰:我去拿放大镜看看。
原来,保质期可以这样“闻”出来,还可以“看”出来啊!当牛奶出现酸味、豆腐颜色开始变黄,就表明它们已经超过保质期,不可以再食用,否则会危害身体健康。此外,子谦还发现面包有两个保质期,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温度会影响食物的保质期。在常温情况下,面包放3天会变质,而在冰箱中可以保存7天。
保质期大比拼
旑铭:蛋糕的保质期只有3天,好短。
子谦:餐巾纸的保质期有3年呢!
一泓:有没有比3年更长的?
顺霏:书本没有保质期,因为书本不会坏。
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开展了一场“保质期大比拼”活动。孩子们分组行动,寻找保质期最长与最短的物品。
毓甄:爸爸说茶叶在适当条件下,可以一直保存。
泓霖:沐浴露的保质期是5年。
星宇:我带来的是食盐,保质期有3年。
诺晗:豆腐的保质期只有2天。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茶叶、白酒在适当条件下可长期保存,保质期特别长;而豆腐只能保存2天,保质期很短。
保质期有长有短,泓霖提议将带来的物品按保质期的长短排序,但是由于物品较多,经常出现被打乱的情况。
金翼:可以做一个标识牌,把保质期写在上面。
梓豪:我们要按照顺序写,1天后面是2天,2天后面是3天……
泓霖:可以用“>”和“<”来比较保质期的长短。
季丞:可是我分不清这两个符号。
祉寓:它们像鲨鱼的嘴巴一样,开口方向是数字大的。
孩子们按照“>”的排列方式制作了标识牌,在不断调整物品顺序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并正确运用“>”“<”符号,物品很少出现乱序的情况。
对爸爸妈妈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成人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探秘保质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亲子调查寻找保质期,通过制作保质期剪贴画学习、读懂保质期,不断丰富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按照保质期长短对食物进行排序,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习得相应的数学知识。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和孩子共同成长。
生活小达人
鸿影:蔬菜、蘑菇都会变质,但它们“身上”没有保质期,可以保存多久呢?
泓霖:不知道的问题可以查百科全书。
芮朵:我们制作一本“保质期百科全书”吧!不知道的时候查一查。
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他们将纸张裁剪成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然后装订在一起,做成小册子。
晟恺:我们不会写字,可以把食物画出来。
忻辰:我负责调查食物的保质期。
季丞:我负责写日期。
通过询问卖菜阿姨、做实验等方式,孩子们了解到不同食物的保质期,他们通过绘画共同完成了“保质期百科全书”的制作。目前,孩子们的百科全书还在持续不断地更新中。
妍馨:我发现家里有一包饼干没有保质期。
白懿:妈妈说这种东西叫“三无产品”,会危害我们的健康,不能买。
梓豪:对,买东西之前一定要先看看有没有保质期。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保质期的重要性,孩子们当起小小宣传员,绘制宣传单,提醒大家买东西前要看保质期,过期和没有保质期的东西都不能买。
对爸爸妈妈说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不能脱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孩子们结合已有经验,通过分组行动,合作完成“保质期百科全书”,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生活经验,还通过绘制宣传单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保质期的重要性。在重视各种技能培养的当下,孩子生活力的养成尤为重要。
玩转保质期
顺霏:我发现生产日期像起点,保质期像终点,找到后可以“开小汽车”。
季丞:这有点像飞行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保质期飞行棋”。
白懿:飞行棋还要投骰子,投到几走几步,先到终点者为胜。
芯妤:可以在骰子上画太阳,投到太阳向前走2步。因为温度高,食物容易变质。
金翼:还可以画冰箱,投到冰箱就后退1步。温度低,食物可以保存久一些。
白懿:终点说明东西变质,谁先到达谁就输了。
忻辰:“保质期飞行棋”跟我们平常玩的飞行棋游戏不一样,真有意思!
孩子们突发奇想,富有创意地将保质期与飞行棋相结合,将物品的生产日期作为起点,保质期的最后一天作为终点,在骰子上绘制影响食物的储存条件。绘制完成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玩起了“保质期飞行棋”。
祉寓:我抛到冰箱,可以后退1步啦。
家豪:哎呀,我又抛到了太阳,要前进2步了。
祉寓:你的棋子到达终点,你输了!
在游戏化的形式中,孩子们不断内化“保质期”的概念。
对爸爸妈妈说
孩子天性爱玩,游戏是最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保质期游戏结合了“接着数”和“加减法”的计数方式,不仅巩固了孩子们对于保质期的认知经验,还发展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对于孩子来说,万物皆可玩,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打破常规,探索不同材料的玩法,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