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组织、整理|杭州师范大学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实验室 黄小莲
杭州师范大学幼儿园 邵丽美
参与嘉宾:
杭州师范大学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实验室 黄小莲
杭州师范大学幼儿园 邵丽美
杭州市娃哈哈幼儿园 张厚锦
杭州市余杭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办 钱利刚
托班家长 徐郅耘妈妈 楼子晏妈妈 一粟妈妈 陆徐栩阳爸爸
精心选择,做好入托准备
问:入托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徐郅耘妈妈:我认为首先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建立对托班的初步认知。此外,注重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提前了解托班的一日生活,并在家中同步托班的作息时间,减轻孩子入托后的不适应。
楼子晏妈妈:帮助孩子在情绪情感上做好铺垫很重要。首先,我们提前带子晏参观托班,帮助他熟悉新环境,减轻入托焦虑;其次,建立对托班的正面印象。通过给子晏讲述托班有趣的故事、展示托班照片,激发他对托班的好奇心和向往之情;最后,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托班的一日生活场景,帮助子晏在游戏中了解和适应托班生活。此外,我们会提前告诉子晏,爸爸妈妈一下班就会接他回家,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张厚锦老师: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作息方面,尽量与托班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避免孩子因睡眠不足引起情绪波动,出现入托焦虑;在自理能力方面,孩子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生活需求,比如“我渴了”“我想上厕所”等,有自主进食意识,为更好地适应托班生活做准备。
邵丽美园长:为帮助孩子顺利入托,我园开设了“育儿助力成长营”,向家长传授入托准备的实用策略。“育儿助力成长营”包括不同的专题活动,如,“入托前生活习惯培养”专题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托前生活用品准备”专题探讨如何准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水杯、衣物、被褥等,“入托前情感沟通”专题探讨如何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正面引导孩子等。
问:孩子必须上托班吗?多大的孩子适合入托?
张厚锦老师:是否要上托班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主要看孩子的发展状况、家庭情况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如果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社交需求、较好的适应能力,或者家长工作较忙,无法陪伴孩子,可以考虑上托班。对于生活能力较弱的孩子,家庭养育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或者从半日托逐渐过渡到全日托,慢慢适应。我家孩子由奶奶照顾,因为奶奶对孩子的生活照料比较细致,她还能做到全身心陪伴和比较有效的沟通,因此没有选择送孩子上托班。
邵丽美园长:一般来说,孩子在2-3岁之间入托比较合适。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具备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逐步增强。如果是半日托或小时托,年龄可以放宽到18个月,甚至更小。目前,公办幼儿园以招收2-3岁的全日托孩子为主。
问:怎样选择合适的托班?
徐郅耘妈妈:郅耘2岁半入托时,我主要关注的是安全问题,如托班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只有孩子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我才能放心送孩子入托。
一粟妈妈:在选择托育机构方面,我做了很多功课。面对各种托育机构,我先选择出几个口碑较好、办学时间较长的机构,综合分析接送距离后,带孩子去托育机构体验,观察教师与孩子互动时的状态,如教师是否关爱孩子。同时,我还会与托育机构的其他家长沟通,一方面从家长的角度了解托育机构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趁机了解他们选择托育机构的想法,以便参考。
钱利刚科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社区居民对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日益提高,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仓前街道社区为例,在选择托育机构时,社区居民会从接送距离、收费标准、园区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考量。那些设施完备、价格亲民、环境安全、服务优质的托育机构,更容易获得家长的青睐。
黄小莲教授:选择合适的托班,家长可以从3个维度进行考量。第一是孩子本身的发展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托班,比如在时间上选择全日托、半日托或小时托,在空间上选择幼儿园托班或社区成长驿站等;第二是距离方面,就近入托是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还方便家长每日接送;第三是托育机构的教育质量,如教师是否专业、有爱心,环境是否安全等。
缓解焦虑,做好入托适应
问:如何缓解入托焦虑?
张厚锦老师:入托前期,孩子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分离焦虑,很多孩子入托的分离焦虑期会持续2-3个月,有时还会反复。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家长首先要调整好情绪,不给孩子传递焦虑情绪,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孩子疏解负面情绪,比如一起阅读有关分离焦虑的绘本,分享托班趣事等,给予正向引导。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陪伴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
陆徐栩阳爸爸:我家姐姐先上托班,回家经常跟弟弟分享幼儿园趣事,弟弟还参观过姐姐的幼儿园,有了这些铺垫,弟弟在入托时适应得很快。因此,提前熟悉托班环境和生活是缓解入托焦虑的有效之举。
一粟妈妈:一粟入托后经常发烧或者呼吸道感染,导致我很焦虑。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引导孩子养成不乱啃咬玩具、不吃手等习惯,并学习科学的洗手方法。同时有意识地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通过运动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此外,孩子免疫力下降跟情绪也密切相关,因此开心入托很重要。
问:托班教师如何照护孩子?
邵丽美园长:首先,托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教师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会把幼儿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其次,重视幼儿早期情感关怀,通过生活教育和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最后,给予孩子温暖的照料,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疾病;提供安全、卫生、可参与的环境,确保孩子与周围人、事、物的交流和互动等。
黄小莲教授: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温柔热情、回应及时的照护,能够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在生命早期,父母及其他照料者给予孩子的回应性照护,对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社会性发展等有重要影响。因此,照护者需要与孩子建立积极的安全型依恋关系,提供安全、受保护、温暖有爱的环境,在回应性照护中促进孩子情感、社会性、语言、认知、动作等方面的发展。
凝心聚力,做好家园社协同
问:家庭、幼儿园、社区如何协同,形成合力?
邵丽美园长:幼儿园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回应性照护,比如,照护者可以通过抚摸、拥抱、语言等方式,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互动,表达成人对孩子的关注、喜爱、鼓励、安慰等,满足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此外,亲子游戏是婴幼儿重要的活动方式之一。照护者可以运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亲子游戏,全身心投入,进行积极的亲子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发展。
钱利刚科员:为确保托育园的安全和服务质量,街道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拔具备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督导人员,包括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的专家,对托育园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实地督导,督导主要包括环境和安全检查、服务质量评估等。在督导过程中,及时记录问题、反馈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在一定期限内对托育园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估,最后进行督导情况总结。我们建立长效的督导机制,促进托育园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
黄小莲教授:目前,我国的托育服务还存在供给不均、价格偏高、基础薄弱、质量难保证等问题。婴幼儿托育要托起每一个家庭的幸福,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凝心聚力。政府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准则(试行)》《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等政策文件,为不同家庭提供多元化的普惠性托育资源,不断提升托育服务供给质量。因此,不管是公办还是民营,不论是嵌入社区的成长驿站还是托幼一体的幼儿园,托育机构都需要在安全和教育质量方面让家长放心。
托育服务为家庭解除一定的后顾之忧,为科学育儿提供指导,减轻家庭的育儿焦虑,但家长不能把全部保教任务交给托育机构,而要全程参与照护。《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人的社会化进程始于家庭,儿童监护抚养是父母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家庭对婴幼儿照护负主体责任。幼儿园为家庭照护提供专业支持,社会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照护友好、儿童友好的服务环境。总的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园、社的凝心聚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和谐的照护生态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