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教学设计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实践

2024-09-27 00:00:00庄娇娇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4期

【摘要】逆向教学设计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路径之一,文章借助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出发,逆推教学活动,再逆推至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引导教师紧扣学科核心素养思考学习成果,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着力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逆向教学设计;小学英语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思路即教师的教学思路,而非学生的学习思路。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要求教师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先考量本次学习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哪些证据能显示学生已经完成了相应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逆向教学设计就是这样一个“以始为终”的教学设计。

一、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逆向教学设计是由美国学者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以“设计预期结果”为始,接着“设计评估方法”,最后以“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为终。它强调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起点,教学评估和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从而在活动种促进总目标的实现。

据其观点,逆向教学设计分三步走:阶段一,确定所期望的结果(目标),明晰哪些内容是最需要理解的。阶段二,确定如何用证据证明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理解学习内容。阶段三,安排相应的学习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水平。

二、逆向教学设计是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逆向教学设计认为目标的设定要从三个维度考虑:知识迁移、意义构建和知识获得。知识获得目标是最核心的目标。意义构建的目标需要教师设计围绕课程核心内容、促成学生发现并解决对核心内容理解有帮助的、有思维质量的问题。此外,还需要有总述的教学目标,包括课程标准目标、单元目标、教学内容目标、跨学科目标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即在这些目标中得以呈现。

Wiggins和McTighe提出的理解的六个维度:解释、释译、应用、洞察、移情和自我认识,这与核心素养也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在设计学与教的过程时,逆向教学设计的思路充分依托具体的章节内容,利用“片段性知识目标”,借助“分析、比较、归纳、建模、类比、批判”等思维形态,组织“合作、探究、体验”等多元活动,以这些教学系统元素为“工具”与“脚手架”,搭建学习的“认知云梯”,促进核心素养逐步累积与生成。

逆向教学设计以其突破性的设计逻辑吸引了一线教师的注意。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课时教学设计,重视问题在整个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问题构建整个单元的框架,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逆向教学设计之课程实例

5AM2U3 My dream home的单元主题为Moving home,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主题群是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本单元以“搬家”为话题,以The Chens一家搬离旧家、喜爱新家、乔迁后邀请朋友参观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特殊疑问句Why…?及回答Because…;了解人类因不同需求搬家,最终描述自己的梦想之家。不管是新居还是旧家,整个单元的授课过程中,“love home”的情感贯穿始终。

1.阶段一:明确学习目标,落实课程育人理念

基于教材和学情,本单元分为四个课时,根据主题内容,知识迁移的目标是本节课的学习意义,即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在真实的语境下独立运用的目标。确定迁移目标后,再确定意义构建和知识获得。知识获得是学生应掌握的语言知识和需要提升的语言技能。意义构建是指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基本的概念和意义,从而对自己的世界观产生长远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预期结果如表1。

2.阶段二:确定达成预期目标的证据,体现“教-学-评”一体化

评估证据是确定达成预期目标的证据之一。逆向教学设计理论认为教师应时刻关注“证据”,即教学评价,这与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评”一体化不谋而合。

评估证据可以从“表现性任务”和“其他证据”两方面收集。表现性任务是用来确定评量证据的,以证明学生是有能力完成理解和迁移的。配音、朗诵、口头演讲都是表现性任务。其他证据可以是小测验、问题、作业、日志等,学生通过这些证据可以证明自己达到了什么样的预期结果。

本课语言输出任务是:运用核心语言对梦想之家进行口头和书面介绍。学会根据个人喜好,绘写出梦想之家。只有通过活动体验的语言知识,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能力。通过角色扮演、配音等表现性任务,引导学生观察Sally,Peter和Paul的梦想之家,从而在心中建构出自己的梦想之家。问题链中的“How is the dream home? ”和“Why do they like it?”这两个问题体现出“Love in dream home”的思想,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可视化分析他们的需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家人要互相关爱。基于此本课时的评估证据如表2所示。

3.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着力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要求教师根据目标安排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WHERETO”活动编码范式为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了可视的参考维度和评价框架。W指的是学习的方向(Where)和预期的结果(What),确保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H指把握(Hook)学情和保持(Hold)兴趣;E指做好准备(Equip),体验(Experience)和探索(Explore)问题;R指反思(Rethink)和修改(Revise)先前的知识;E指学习者进行评价(Evaluate);T指量身定制(Tailor) ;O指组织(Organize),合理组织,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深刻理解。逆向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项活动,着力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逆向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层次性、现实性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相一致。英语学习活动具有关联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坚持主题语境的一致性、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相关性以及学习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性。表3列出本课关键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并按“WHERETO”进行编码。

四、成效与反思

逆向教学设计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这样一个以始为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求教师紧扣课程标准与要求,更要求教师突破自己的原先的教学设计模式。整个课堂教师采用问题引领,利用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升学生学习力。三个主要表现性任务通过语言学习层层推进,激活学生思维,启发个性化表达,从而体现了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美]格兰特·威金斯,[美]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