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4-09-27 00:00黄静
高考·上 2024年10期

摘 要:社会的发展驱使着教育的进步,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政策不断出台。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分析,笔者认为将其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意义。为体现其教育价值,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必须遵循时效性、生本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文章从借助时政热点创建案例、借助生活素材搜集案例、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案例三方面论述教学策略,并做出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教学

大思政背景下,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改革,新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案例教学法是其中关注度较高的一种。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第一大转折点,能力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以下简称教师)应严把教育质量关,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将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教育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重点对案例教学法展开研究,为探究策略提供思路。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1]。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与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将其应用于教学中,通常需要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进行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其教育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独立思考。案例教学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创造,深度解读文字内容,可助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注重能力。案例强调学生参与讨论,将原本知识教育的场景转换为自主求知的过程。要求学生将知识转换为能力,掌握解决问题之道;第三,多向交流。学生在拿到具体的案例之后,需要内化与外输,表达自己对案例的认知与见解。这一过程实现了学生与书本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常态,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多向交流。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案例教学法是以具体的案例为主线,将晦涩难懂的政治知识渗透其中,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相较于直观的讲解,案例教学法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激发其求知欲望的有利道具[2]。如,在教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案例,如一个国家钢铁产量下降很多,导致汽车生产量也减少,这样汽车销售量和价格会发生哪些变化?同时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做出对比,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危机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索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加深其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将案例带入课堂中,既能激发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其文化自信。

(二)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传统教学多以解释知识点为主,教师通常会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或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将掌握的知识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要求学生自主思考,结合自己的主观意识发表见解,提供方案,与班级同学互动交流。学生在经验分享与信息交换中,可获取他人的建议与见解,并从更多角度思考问题,对培养其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案例教学法还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一次两次无法提出见解情有可原,但是长期无法响应课堂的学生,必定会积极进取、刻苦学习,获得教师与同学的认可。只有学生积极响应课堂,主动投入学习,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契合。

(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教学成果,因此高中学校一直将提升教师的能力作为重点任务。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选择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与课程教育需求的案例、制定课堂教学方案、启发引导学生在案例中收获果实等,一系列操作远比直接讲授知识难度更高[3]。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从案例资源、案例教学模式、案例评价等多方面展开思考,探寻新型教育路径。长期以探索创新、实践反思为主,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将政治知识以案例为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尝试解决一些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也会潜移默化地提升。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案例教学法是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重点研究的模式,为确保这一教学法与政治知识充分结合,并取得理想教育成果,教师应遵循下述几方面

原则:

第一,时效性原则。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为引起学生对案例的关注与认可,教师应选择一些时政热点话题,让学生将政治知识融入其中。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例,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国家经济方面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将知识点融入其中理解,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检验学习成果。遵循时效性原则可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使其将政治知识有效运用,在内化与外输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

第二,生本化原则。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一切关于教育的行为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案例教学法运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与教材知识选择适当的案例,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导向制定目标、整合内容、创新形式等,将案例内容以新颖有趣的方式渗透教学全过程,贯彻落实以生为本教育思

想[4]。只有展示于课堂的案例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实现培养其思考、理解、分析与交流能力的

目标。

第三,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案例是理论教学的一部分,其主要是以生动直观的案例呈现传授知识。为引导学生在案例中内化知识,教师还应设计一些情境任务,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以致用中强化自身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案例来源较多,如生活、社会、网络、历史等,教师在案例收集中,不能受到某一渠道的限制,需尝试从不同渠道整理,为学生提供运用政治知识的机会,使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政治素养发展提升。

四、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借助时政热点创建案例

《普通高中思政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时政热点紧跟教育步伐,与政治教育相契合。互联网时代,信息化设备已全面普及,学生可通过不同的载体与形式接收新消息,掌握社会热点话题。教师可将其中符合教育需求的案例整合起来,将其与课程教育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在热点知识中掌握政治知识。高中学生在长期知识积累中,或具备初步判断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借助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探究其中隐含的政治知识,尝试做出自己的判断,既能树立学生正确三观,又能为其提供更加新颖的学习路径。当前社会热点话题较多,如我国成功带领巴基斯坦登月、德国欲归还抢夺中国的历史文物等,这些热点既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又能培养其浓厚的爱国情感。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搭建时政教育平台,如微信、QQ、微博、抖音等,以虚拟空间为主,以线下指导为辅,引导学生自主分享时政知识,判断其中存在的利与弊。如,美国一票否决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其他国家却毫无办法,为什么?五常中的一票否决有多重要?五常包括哪些国家?北约有哪些成员国?将这些热点话题与视频展示出来,借助网络平台互动讨论,开发学生智力思维。时政热点与高中政治教育不谋而合,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有积极作用[5]。将这些案例引入教材中,可培养学生大局意识,使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一必修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解读网络上的话题“弱国无外交”,展示叙利亚外交官、巴勒斯坦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的一举一动,让学生体会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二)借助生活素材搜集案例

生活是一个偌大的教育平台,其中包括丰富多样的教育案例。教师可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身边的案例,将这些案例整合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由讨论。《礼记》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搜集案例是引导学生预习知识的一部分,可为后期的教育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应多设计一些预习活动,借助短视频、课件等方式,要求学生结合案例理解,潜移默化地提升其学习能力。在案例搜集中,学生可相互合作,构建线上讨论平台,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再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提升其课堂参与感。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一必修3“法治社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纠纷,并将这些纠纷的依法解决过程记录下来,在案例中看到国家对公平正义的维护。结合学生搜集的案例,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法治处理纠纷的情境,让学生扮演纠纷的双方、警察、检察官等角色,在扮演中按照具体的案例演示,体会公民心中的法治精神。法遍布于社会各个领域,任何人、任何地区,只要触犯法律,必定无法逃离制裁[6]。在案例搜集与课堂情境中,教师再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结合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做好宣传工作,以短视频、报告册等形式呈现,在宣传中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指出了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搜集,将符合教育需求的案例积累下来,为后期学生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学生而言,生活中的案例更能拉近其与政治课程之间的关系。科学运用生活素材值得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深入研究。

(三)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案例

案例教学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需要准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则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展开探索。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互换,体现了生本化教育理念。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不同群体也自发传承与创新。以川剧变脸为例,传承者在原有的脸谱上有所创新,将一些具备时代性标志的新图案融入其中;又如传统舞狮,传承者会自发设计一些新动作,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这些都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壁画、刺绣等均进入了现代化时代,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为社会的发展夺取了优势。

教师在教学统编版高二必修4“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展示一些具体的案例材料。如,借助新媒体技术展示丹寨县玉英民族刺绣加工厂,让学生看到一条条美丽的绣带正在从厂里一台台现代智能绣花机绣出。传统人工刺绣发展到了机器刺绣时代,实现了制作工艺的创新[7]。智能化生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图案,且与手工制作并无差异,获得了更多年轻人的青睐。苗绣的发展在技术上得以创新,让更多人认识了苗绣。如此既推动了文化建设,实现了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为苗族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具体的案例材料中,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新技术在文化传承方面有哪些影响?为什么现代技术得到了年轻人的关注?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可结合自己的认知与观点设计不同的问题,与班级同学讨论。借助本节知识,教师可渗透更多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传承与创新意识。

五、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反思与展望

从上述提出的三种教学案例可以看出,不同的形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各有差异。教师在后期教学中,应尝试面向不同渠道整理素材,学科结合,把其他学科资源作为案例挖掘的对象,构建跨学科教育体系,融入“大概念”“大单元”“大主题”教学理念。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还应尝试将评价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以上述提出的“法治社会”教育为例,教师可在情境演绎环节结束之后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使其在后期持续改善,养成借助案例获取知识的习惯。家校社协同也是后期教育需要研究的项目,将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力量融入教学之中,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为学生学好政治知识铸牢地基。与此同时,教育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改革,始终以挖掘典型案例为导向,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线,助力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具备探索更加深奥知识的能力。如此一来,不仅为高中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经验,还为高校思政教育夯实了基础,既符合大思政育人理念,又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经实践证明对高中政治教育有积极作用,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动力。高中政治教育连接着中小学与大学,是树立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关键环节。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应站好教育岗位,加大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力度,寻找其与政治知识的契合点,始终以探究教育新出路为教育发展的前提,力求在落实现阶段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为未来教育事业的建设夺取胜利的法宝。

参考文献

[1]岳志霞.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169-171.

[2]李忠.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48-50.

[3]刁任.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J].品位经典,2020(10):135-136.

[4]林华丽.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3):176-178.

[5]李惠开.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开展措施[J].当代农机,2024(1):86-87.

[6]张泽旭.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4):67-69.

[7]王春柳.谈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J].华夏教师,2022(3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