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4-09-27 00:00胡曼
高考·上 2024年10期

摘 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英语作为国际上沟通与合作的核心语言,其教育地位愈发凸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掌握英语不仅是获取全球信息的钥匙,更是个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从基础教育迈向高等教育的关键阶段,其英语教育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任。这一阶段的教育不仅要扎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更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创新思维;课程设计;多元化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真正掌握英语语言的精髓。创新课程设计思路,旨在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网络、互动软件等,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1]。

一、高中英语课程创新设计的核心原则

(一)学生中心原则

创新高中英语课程设计首要遵循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不仅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全面落实。在课程规划初期,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兴趣点、未来规划和学习障碍。基于这些数据,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确保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教师应积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表达观点,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2]。

(二)实践导向原则

教师在创新高中英语课程设计中应坚定贯彻“实践导向”原则,致力于构建一个以真实情境和应用为目标的教学框架。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英语,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项目式学习作为实践导向原则的重要实现方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研、讨论和展示,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语言点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技能。

(三)差异化教学原则

差异化教学原则是现代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教学理念,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并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了实施有效的差异化教学,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潜力,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学习路径。分层教学策略是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相匹配的学习材料和挑战,确保他们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这种个性化的教学安排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就感[3]。

(四)持续评价与反馈原则

在创新的高中英语课程设计中,持续评价与反馈原则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该原则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实施动态、综合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加重视学习过程。教师需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日常观察、课堂互动、同伴评价、自我反思日记等,以此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难点所在及潜能空间。通过建立即时反馈机制,教师能迅速识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障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这包括定期的一对一交流、小组讨论反馈会,以及利用数字工具进行的在线评估与即时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二、基于提升英语语言能力的高中英语课程设计路径

(一)聚焦语言基础,固本培元

在基于提升英语语言能力的高中英语课程设计中,聚焦语言基础,固本培元是构建学生语言大厦的基石[4]。这一路径强调从根基做起,首先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词汇、语法、发音及基本句型结构,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的构造规则,为后续的复杂交流与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设计需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级教学。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课程设计应侧重于高频词汇的反复记忆、基础语法规则的清晰讲解与大量练习,以及标准发音的模仿与纠正。通过游戏化学习、互动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对英语语言的基本认知和信心。而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课程设计则应更加注重语言的深度与广度,引入更复杂的语法结构、高级词汇及丰富的阅读材料,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课程设计应融入情境教学元素。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校园学习、工作面试等多种场景,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对话练习和交际实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基础,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聚焦语言基础的同时,课程设计还应注重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均衡发展。听力训练应强调听音辨义、信息提取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口语练习则应注重语音语调、流利度和表达准确性的培养;阅读训练应关注阅读速度、理解深度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写作训练则应强调写作规范、逻辑性和创新性的培养。通过综合训练,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二)创设真实语境,学以致用

创设真实语境,学以致用,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种方法通过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接近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英语,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方面,通过精心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如模拟购物、餐厅点餐、旅游咨询等,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真实交流场景中亲身体验英语的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常用句型和词汇,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了相关的文化礼仪和交际策略。此外,定期举办的校园英语角、英语戏剧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交谈、分享见解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中,英语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成为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的交流工具。

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观察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元素,如商品标签、广告标语、电影字幕等,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语言材料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材料,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在不同情境下如何恰当地使用英语,并提升他们对语言环境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同时,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并解读身边的英语信息,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升英语水平。同时,引入跨文化交际内容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的异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的重要性,并建立起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意识。

(三)借力数字工具,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如教育视频、音频资料、互动图表及动画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这些资源不仅使抽象的语言点变得易于理解,还能通过真实语境的展示,帮助学生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提升听力与理解能力。例如,利用TED演讲和BBC纪录片片段,学生不仅能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地道的表达方式,还能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同时,互动式电子白板和在线协作平台的运用,更是为课堂互动与合作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工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与合作,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在线小组讨论、实时投票和思维导图构建等互动环节,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智能化学习系统的引入,为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借助学习管理系统或人工智能辅助教学软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偏好和能力差异,推送定制化的学习资源与练习题,帮助每位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与难度下进步。通过数据分析,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识别学习瓶颈,进行精准指导。自适应练习软件是智能化学习系统中的一个亮点。这类软件能够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自动调整题目的难度和类型,确保学生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内学习。当学生轻松解答题目时,系统会自动提高难度,以挑战他们的能力极限;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则会降低难度,以避免他们产生挫败感。这种动态调整机制,既保证了学习的有效性,又维护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数字工具为英语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创新,教师仍需保持教学的主导地位,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目的,而非取代教师的角色[5]。教师应熟练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技术应用的适度与有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引导他们合理、安全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四)融入多元文化,拓宽视野

英语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的策略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关键途径。教师作为这一过程中的核心推动者,不仅承载着传授语言知识的责任,更肩负着引导学生跨越文化界限、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使命。

教师可以首先从教材入手,精心挑选包含丰富文化元素的阅读材料和视听资源,如经典文学作品节选、非虚构文章、国际新闻报道、纪录片片段等,这些材料的选择应注重平衡,既要涵盖英美主流文化,也要关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文化特色,以确保学生获得全面而深入的文化体验。此外,利用节日庆典、历史纪念日等时机,教师可以策划文化体验活动,比如模拟联合国辩论、国际美食节、传统服饰展示、外语戏剧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异国文化,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教师还可以邀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嘉宾进行线上或线下的讲座与交流,如外籍教师、留学生等,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分享,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第一手文化资讯,促进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和共鸣。

(五)实施科学评价,全面发展

在设计高中英语课程时,教师应注重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评价体系应当全面、多元且富有激励性,旨在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在语言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

在教育过程中,为了全面且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持续性的评估手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可以通过日常观察、课堂参与度、同伴互评、学习日记、项目作业等多种形式进行,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期末考试、研究报告、口头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否达到课程学习目标。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更是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衡量。通过终结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反馈和调整的依据。其次,评价内容应注重语言技能的全面性,确保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同时,还应融入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习惯的考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听说测试、批判性阅读分析、创造性写作任务及文化专题研究报告等方式,教师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鼓励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也是多元化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同伴评价则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社交技能,通过相互评价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这种互动式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构建积极的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高中英语课程设计是一项多维度、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与目标的深刻转变。通过聚焦多维的教学策略与资源整合这一系列路径共同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提升英语语言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温子琪.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程设计[J].中学生英语,2022(44):147-148.

[2]顾西红.优化高中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J].高考,2020(14):127.

[3]雷双娥.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天津教育,2023(25):171-173.

[4]夏谷鸣.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内涵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1):103-109.

[5]陆梓萌,潘思佳,于佳,等.新课标视域下提升高中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教学策略[J].内江科技,2022,43(1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