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学生的思维

2024-09-27 00:00周鸣
高考·上 2024年10期

摘 要: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学习比较被动等。究其根本是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没有通过提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旨在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帮助教师明确问题的导学作用,从而探究科学有效的提问技巧,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调动学生的知识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学习思路,形成系统化的地理知识结构,最终推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新时代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爱上地理学习,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可以做到主动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随时随地解决地理问题,推动学生的地理终身发展。

一、提出启发性问题,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教师要提出启发性问题,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第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明确学生的思维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水平,从而灵活利用课堂导入环节,精心设计启发性的导入问题,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氛围,形成学习思维,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第二,教师要建立导入问题之间的联系,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指引学生将问题相互联系起来,全面发散学生的思维,深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

例如,在《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教学中,教师经过分析总结出学生在初中阶段简单接触过相关地理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本课涉及的知识层面较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可以深入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特点。为此,教师决定采取问题导学法,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问题1:在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成功在美国的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成功。大概使用了将近3小时的时间,他上升到了39千米的高空。之后,鲍姆加特纳从太空舱上跳下,一直到4分钟以后才打开降落伞。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工作人员都做了哪些准备?你从这条信息中得到了什么地理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鲍姆加特纳高空跳伞》的视频,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直观性和丰富性,顺利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聚焦在大屏幕上,发散了思维。此时,教师抓住机会就视频提出了启发性问题,要求学生思考鲍姆加特纳试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帮助学生站在地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了鲍姆加特纳团队做的前期努力,总结了团队做的工作,即为他制作特殊的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氧气,同时,在他的头盔中设计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设计温度调节器等,这些准备使鲍姆加特纳成了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同时,学生还从中学习到了地理知识,即高空的大气和地面的大气是不同的,进而为深入学习本课的知识做好了准备。

问题2:纵观历届奥运会,不难发现来自非洲的长跑运动员基本上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继续提问,要求学生结合历届奥运会的长跑项目,思考来自非洲的运动员为什么成绩优异,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什么和其他国家的人略有不同。在问题启发下,学生将这一现象和问题1中的“坠落人”联系了起来,顺利总结出了其中的共通之处,即非洲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都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所以非洲运动员往往肺活量更高,身体素质更好,可以在长跑比赛中有优异表现。

二、设置探究性问题,支撑学生的合作探究

教师要设计探究性问题,支撑学生的合作探究。第一,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面对复杂的地理知识,学生个人很难完成深入探究。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通过设计合作探究问题,激发团队力量,弥补个人学习的不足。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预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前准备辅助学习资料,降低学生的合作探究难度,避免学生的合作探究进展艰难,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第三,教师要为班级的学困生、后进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组,并随时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合作探究情况,发挥学生之间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困生、后进生的转化[2]。

例如,在《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新课标分析了教材内容,总结出了课标要求,即通过本小节的学习,学生需要学会结合实际案例,解释城市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并明确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价值,这就奠定了本课的学习难度。为此,教师决定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设计了如下探究问题:

问题1:南宁是一个有着1600年历史的老城,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很多历史建筑物和老街区,随着城市的扩张,南宁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但是仍然遗留下很多古村落、古街和古码头,从中可以窥见乡村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类型。现在的南宁中山路是著名的美食天堂,结合南宁的历史发展,思考为什么中山路可以成为美食天堂?它的四周格局是怎样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整合了网络上关于南宁的历史文化资料,为学生简单介绍了南宁的情况,然后安排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思考南宁的格局。在问题指引下,各小组的探究方向比较明确,很快就总结出了影响南宁中山路四周空间格局的

因素。

问题2:结合南宁城市分析,其土地利用的类型有什么?村里是否有公共设施?都分布在什么位置?原因是什么?经过问题1的探究,各小组对南宁的历史发展和乡村分布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了第二个探究问题,要求学生深入探究南宁城乡分布的类型,探究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降低各小组的探究难度,教师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指导作用,及时为各小组的探究提供了相关资料,有南宁尚存的30多个古村落、古街、古码头的图片、村落的活动景观图、平面简图以及乡村的各种农业活动等。在丰富的学习资料支撑下,各小组的探究积极性较高,组内分析了图文资料,探究了南宁的前世今生,最终总结出了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的不同,形成了完善的地理知识结构。

三、提出生活化问题,支撑学生的实践探究

教师要提出生活化问题,支撑学生的生活实践探究。第一,教师要结合教材主题,分析教材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活化问题,帮助学生感知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明确探究地理学知识的重要价值。第二,教师要注意分析学生的生活经历,总结学生的生活经验,保证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和分享欲望。第三,教师要结合生活实例提出问题,指引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获取地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3]。

例如,在《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的教学中,教师确定了本小节的主题是“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常见且沉重的话题,有部分学生甚至亲身经历过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初步的感知。围绕此主题,教师建立了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设计了如下生活化问题:

问题1:什么是自然灾害?你在现实生活中都了解或者接触过哪些自然灾害?在讲授自然灾害的概念时,教师提出了生活化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入手,总结各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回忆了生活经历,通过联想生活场景,譬如,一到雨季,南方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抗洪救灾是一定会进行的课题。部分学生也参与过给灾区捐款、捐物的事情,故而表达欲望比较强烈,成功铺垫了课堂氛围,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了准备。

问题2: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是什么?在生活化问题指引下,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总结了洪涝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比如,有的学生联想到了洪涝灾害,每逢夏季,南方地区因为多雨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而洪水一旦发生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家庭受到冲击,不仅会使房屋倒塌,还会淹没农作物,给社会公众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威胁。学生从实例中感受到了自然灾害的恐怖。教师通过设计此问题,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危害,还引发了学生的诸多感慨,使学生从生活案例中看到了众志成城的救灾精神,看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优良传统,在不知不觉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完善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问题3:结合生活实例,分析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在课堂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梳理、总结地理知识,教师继续提出了生活化问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探究自然灾害的分布,从中分析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任选了一种自己在生活中比较关注、比较熟悉的自然灾害,完成了生活探究。譬如,有的学生从洪涝灾害入手进行了探究,总结出洪涝灾害主要集中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的学生则从台风入手,总结出台风基本发生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有的学生总结了地震常发生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等。

四、设计实验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教师要结合地理教材内容,设计模拟实验,并通过提出问题,指引学生的实验探究方向,降低学生的动手操作难度。第二,教师要善于借助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操作,全面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教师要及时验收学生的实验探究成果,给学生留出分析问题、展示问题结果的时间,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操作的魅力,促进学生的地理可持续发展[4]。

例如,在《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的教学中,为了指引学生探究洋流影响因素和分类,教师设计了模拟实验,安排学生模拟风海流、补偿流,并设计了实验探究问题。

首先,教师为学生的实验探究准备了完善的实验用品,有圆形盛水器、碎茶叶末、吹风机、橡胶管等,为学生的实验探究做好了充分准备。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完善了实验流程,即在盛水器的外表标注赤道、两极以及南北半球的西风带,然后在盛水器中注满水,放入茶叶末。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茶叶末要适当浸透一部分,然后将干、湿两种茶叶末一起放入盛水器中。用吹风机朝着橡胶管向赤道外表吹风,以此模拟赤道地带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观察实验现象。

其次,针对实验现象,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1.观察茶叶的运动方向,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水在流向另一端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向两侧分开的现象?3.为什么没有被吹风机吹到的地方也有水流动?教师通过提出实验探究问题,成功指明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方向,使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做好分析记录,最终成功在模拟实验中探究出了洋流的影响因素以及分类。

最后,为了深化实验探究的效果,教师继续提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具体由教师指导学生在水面上放置一个纸船,然后在此模拟风海流、补偿流,观察纸船的航行方向,得出科学结论。在问题指引下,学生继续深入操作实验,发现在没有模拟风海流、补偿流之前,纸船正常航行,而在模拟实验开始以后,纸船从顺流变成了逆流,航行速度明显减慢,于是总结出洋流会影响船舶的前进速度,影响航海业的发展。同时,学生还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进行了实验探究,在水流中滴入红墨水,用来模拟污染物,发现在洋流的影响下,墨水的颜色越来越浅,由此可见,洋流可以净化污染,但也会扩散海洋污染的范围。

总而言之,在此次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实验探究问题,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明确的方向,成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学生也在问题指引下感受到了实验探究的乐趣,在之后的地理学习中也会做到积极动手,尝试自主设计地理实验,完成科学有效的实验探究,在无形中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的导学作用,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善于提问,掌握科学的提问技巧,学会设计启发性问题,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支撑学生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问题支撑下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魅力,享受地理学习的过程。此外,教师要建立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出生活化问题,帮助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并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地理知识。最后,教师要设计实验探究问题,指引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解决问题,形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霍玲.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湘教版“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为例[J].新课程,2023(15):22-24.

[2]何华露.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J].家长,2023(21):104-106.

[3]王恩超.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实践[J].教育界,2023(20):11-13.

[4]杨文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研[J].成才之路,2023(19):53-56.

[5]胡丽.高中地理问题式课堂总结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1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