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究和思考,能在高阶思维的帮助下展开联想、深入理解,进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以问题作为学生思考和探究地理知识的媒介,以实践作为论证猜想与质疑、实现学科知识应用的支撑,以此完成深度教学目标。文章分析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意义,重点分析了应用问题解决模式开展学科教学的策略,将学生从应试教育桎梏中解放出来,去自由学习、深入探究、拓展思考、实践应用地理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推动学科教学进程的同时,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根本任务。根据高中地理学科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要能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地理知识,而不是教条地记忆、背诵、做题,要求学科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善于利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社会规律,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对学生探究和利用地理知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很多学习思考、实践应用的机会,成为新时期学科教学的重要举措,这也需要教师加强研究、深入运用,以发挥出这一模式的深度教学作用[1]。
一、高中地理学科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概述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等举措,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学科知识,实现深度教学目标。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涉及两个核心的问题,一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重点在“解决”,解决有一个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和论证,所以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和数个环环相扣的环节,这些环节不能省略,可以通过各个环节来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二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在“问题”,问题的质量关系着最终的教学成效,问题要契合学科知识特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科教学需求,并且为了学生能更好解决问题,还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热情、提供更多问题解决的线索。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问题要具有实践性、分层性、开放性等特点,其次解决问题的过程要以小组合作、课堂小实验、课后实践为主,最后要实施科学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以评价来推动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与素质[2]。
二、高中地理学科采取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思维
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需要思考,也没有思考的机会,只需要背诵记忆即可,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不强,也没有思考学科知识的欲望。但是将问题解决模式运用到高中地理学科,教师会为学生设置合适的探究问题,学生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还需要学生能拓展思考、深入探究,需要解放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推动下,能通过已知条件去探究未知问题,还能在知识与问题之间搭建起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形成和发展思维有了线索与媒介。这样学生有了更多思考的机会,在持续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思维。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应试教育时期,学生在单纯背诵、做题过程中感受不到地理知识的精彩,体会不到地理世界的变幻无穷,在反复记忆中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但是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帮助下,高中地理教师会为学生设置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媒介,会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激活课堂氛围,会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形式来探究和解决问题,这些教学举措都将激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会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创设的问题情境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爱好,以此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在过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目标是会做题、得高分,教师不关注学生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等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出现大量“高分低能”学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助力下,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假设和论证,需要利用地理知识处理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要成立合作小组,能在与同学的相互合作、共同探究中集思广益,去有效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需要利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各种专业问题、生活问题、自然问题。从而在多样化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效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论证能力等学科综合能力[3]。
三、高中地理学科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科学设计问题,筑牢高效教学基础
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问题是基础,关系着教学成效的高低。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避免拿来主义和经验主义,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契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原创合适的问题。根据现代教育理念,高中地理学科中的教学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分层性等特点,设计开放性问题主要是为了解放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带给学生更多思考可能,这也是学生拓展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媒介。实践性是为了满足地理属于自然类学科的要求,能推动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走入真实的地理世界中,去论证猜测,转化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分层性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地理知识基础、学科思维、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都存在差异,一刀切的问题会让“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下,所以需要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合适的层级,然后设计不同难度层级的问题。趣味性是为了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通过趣味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实现寓教于乐的问题解决教学效果。从而通过设计合适问题,来筑牢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
基础。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需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既可以评价教师设计问题的可行性或科学性,也可以向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建议问题,教师在甄别之后选取合适的问题,这也是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热情的关键路径之一。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后,根据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优化问题内容及形式。例如,教师在鲁教版必修第一册《走进桂林山水》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桂林山水这种地貌产生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生活中,分析本地区特殊地貌产生的原因,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要采取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喀斯特地貌有什么特别之处,喀斯特地貌形成需要具备哪些自然条件,寻找本地区最具特点的地貌,并且能模仿教材对喀斯特地貌的分析去探究本地区特殊地貌产生的原因。这几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实践性,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材知识点,也能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掌握分析特殊地貌的方法。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4]。
(二)巧妙创设情境,提供问题探究线索
教师在设计好问题后,结合教学需要将问题抛给学生,如果问题比较抽象,或者难度比较大,也可能因为包含知识点较多,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甚至很多时候学生对问题无从下手。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探究问题的线索,也为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教师要结合问题内容,以及高中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将问题融入合适的情境中。这样将能降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功利化程度,学生也能从情境中获取更多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这无论对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热情,还是提高解决问题成效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路径包括借助多媒体创设信息化问题情境,利用实物布置教室创设场景化问题情境,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实物布置,或者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可以通过口述的形式来生动描述问题情境。只有情境合适了,学生才能更好解决问题,才能发挥问题解决模式的教学作用。
高中地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循情境的适宜性、熟悉性原则要求,适宜性主要是情境可以与问题相得益彰,熟悉性主要是情境是学生熟悉的,能带给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例如,教师在鲁教版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农业区位选择主要考量要素,需要为学生设计角色探究问题,问题主要内容是“假如你是当地的农民,会在自己的地盘里种些什么?为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将本地主要农作物、土壤外形、水系布局、交通道路分布等要素视频作为问题情境,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将情境展示在多媒体上,以此带给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能将自己想象成本地区的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会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也因此能有效回答几道问题。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线索,在视频中可以融入一些对当地种田大户的采访,听一听种植大户对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观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到田间地头做实验,参与到农民伯伯的劳动中,这也是启发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重要线索,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三)假设论证问题,激活学生地理思维
高中地理教师在借助问题情境,选择合适节点将问题抛给学生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以情境为基础,去解决问题,这也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最为关键的举措是对问题内容提出假设,通过有效的路径去论证假设,最终得出答案。学生对问题的假设,既可以是正面的推论,也可以是反面的认为,尤其是对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思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去灵活假设,这也是解析问题的关键举措。在假设结束后,需要学生利用掌握的地理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尤其是能通过课堂小活动、课后实践活动等举措,去论证假设正确与否,这也是学生深度学习、培养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关键过程。
教师在提出问题,展示问题情境后,要适当留白,给予学生合适的假设和论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巡察,观察学生的表现,能对问题解决过程中存在巨大困惑的学生提出一些线索或者思路,但要杜绝做“全职保姆”,要给予学生足够大的思考空间、足够多的思考机会。例如,教师在鲁教版选修第二册《区域协同发展》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点讲解过程中,以南水北调国家战略工程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南水北调沿线城市、工业、农业发展变化”这个问题,并且展示了南水北调沿线示意图,学生可以查阅互联网资料去解决问题。学生先要假设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然后去梳理哪些方面有影响,最后用沿线城市工业产值、人口数量、城市建设等数据、信息去论证假设,最终得出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这一结论,并着实培养了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四)实施科学评价,深化学科教学成效
评价是学科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价值凸显的重要举措,高中地理教师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开展评价活动,要避免“唯结果论”,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要将学生理解问题内容、假设与论证方法、解决问题思路、参与小组合作态度、问题解决成效等全部纳入评价范围,系统性评估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还存在的不足,进而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举措。因为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会开展小组合作、课后实践等教学活动,为此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引导家长实施补充性评价,目的就是获取更真实的教学信息,及时发现学生短板弱项并查漏补缺。
在评价活动之前,教师要制订好评价方案,明确评价标准,制作评价表格,然后全程多观察、多记录,在问题解决教学活动结束后,在评价表格中完成过程性评价,或者多元化评价。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这对于推动高中生深度学习、自主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在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及目标,并以“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生命”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建立探究型课堂,推动学生能够在这一复杂问题研究过程中进行协作。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实施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态度,对教材知识点的运用情况,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情况,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以及最终答案的准确度。评价过程中需综合自我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使评价更加科学,推动学生能更好地思考,实现学科综合思维的有效形成与发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科学、深入应用,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学科知识,能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问题设计、问题情境创设、问题假设与论证、问题解决评价等方面多谋划、多创新,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究、应用、拓展、实践等,赋予高中地理教学更多的力量、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诗吉,姚培泰.指向问题解决的高中地理学科思维体系构建与应用[J].地理教学,2021(10):12-17.
[2]王安邦.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研究[J].才智,2020(17):144.
[3]田紫依,王方丽.浅谈高中地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问题和改进措施[J].地理教育,2019(S2):31-32.
[4]谷莹莹.“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农业区位因素”一节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245-246.
[5]李宝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8(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