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爱好音乐,尤其钟情小提琴,他亦爱摄影,他说:“艺术是相通的”;
他既擅长发掘小题材,拍摄“小人物”,更善于抓“大题材”,成就时代精品;
中国摄影金像奖,“国展”金牌奖,作品入展国家博物馆……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踏实,他的每一项成就都令人瞩目;
二十五年军旅生涯,十年直辖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又带领新生的重庆市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从零起步”,构成了他摄影经历的一座座里程碑。如今,他喜欢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摄影新人的“传道、授业、解惑”。
本期名家访谈,让我们一起走近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全国旅游摄影协会联盟副主席、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重庆市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主席冯建新。
冯建新
高级记者,出生于重庆,1970年入伍参军。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京军区某军、师宣传科(处)专职新闻干事(随军记者),1990年任某集团军军政治部秘书处上校秘书处处长。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各类嘉奖12次,曾被北京军区授予先进新闻工作者称号。1995年转业,历任副厅局级副巡视员兼新闻出版处处长,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副总裁、副总台长,《重庆新闻界》杂志总编辑,《中华新闻报》重庆记者站站长。曾任多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新闻个人成就最高奖“长江韬奋奖”评委,国家艺术基金初评和总评评委。西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八所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旅游摄影协会联盟副主席,重庆市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主席。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摄影作品最高奖“国展”金牌奖获得者。曾任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称号,“为中国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摄影工作者”称号。
主要摄影代表作:
《我的中国故事》(其中包括《和平年代的兵》《老红军的心愿》《在丈夫肩上“行走”的乡村医生》3个系列50幅作品外加论文《让摄影飞——纪实摄影的坚守》):荣获第十届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
《无名小站》:荣获全国第15届摄影艺术展览(国展)金牌奖;
《老红军李仙义》:荣获全国聚焦长征路摄影大赛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大奖;
《重庆老红军》(组照):入选全国聚焦长征路影展,其中《老红军李仙义》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大奖;
《25000里·COM》(组照):荣获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艺术类“评委推荐作品奖”。《圆梦》获2012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多媒体类“评委推荐作品奖”;
《告别》:2018年入展国家博物馆改革开放40年《影像见证——全国摄影大展》。
摄影与摄像:冯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按照采访惯例,请先简要介绍一下您的摄影经历。
冯建新:我的摄影经历比较简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军队的摄影。我在文艺宣传队当了几年文艺兵,后来宣传队解散,我调到了师部文化科、宣传科当新闻报道干事。由于我上稿率比较高,所以又被调到军宣传处,成为一名专职的新闻干事(也称为随军记者)。我1980年开始学习摄影,1985年就获得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花卉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三年以后,1988年获得了全国第十五届摄影艺术展览(简称“国展”)金牌奖。
第二阶段:就是1995年以后我转业回到了重庆,成为重庆市委宣传部的一名新闻官员,负责全市的新闻管理和新闻发布。摄影就变成了我工作之余的爱好,但是在此期间也获得了不少的新闻摄影奖项。1997年香港回归,我结合新闻工作拍摄的《三峡放舟迎回归》获得全国摄影抓拍大赛金牌奖,而且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深入基层,拍摄了不少专题照片,也获了不少奖项。比如《老红军的心愿》就获得了全国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摄影大赛的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大奖和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
第三阶段:就是我担任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十年。这十年里,我把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从一个不知名的协会,做到了全国较为知名的协会,两次获得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全国表彰。协会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100多人增加到300多人,实现了中国摄影金像奖重庆市零的突破。《中国摄影报》两次头版头条宣传协会弯道超车,卓有成效地成立体制内第一个当代摄影艺术专业委员会,被《中国摄影报》评为“特大胆人物”,《中国艺术报》刊发了对我的采访《“镜头朝下”的时代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我“为中国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摄影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第四个阶段:退休以后。我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副总裁、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务退出以后,又到重庆市文化旅游摄影协会当主席至今,就一直没有离开摄影组织工作和摄影创作。新的文化旅游摄影协会的路怎么走?这是又一个新的考题。我认为,新的摄影组织就应该有新的工作方法和方向。所以,我一是强调队伍的年轻化;二是强调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突出手机摄影、航拍摄影和短视频的操作;三是训练培养出更多的大V,以适应重庆市的文化旅游的发展和需要。过去,我在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带头在国展拿奖牌,第一个拿到中国摄影金像奖。现在我要带头在新的媒体和新的领域进行实验和突破,目前,我在《长江头条》设立了专号,阅读率25万多;我在快手讲课,单条都是40万阅读量;我在《今日头条》最多的一条有130多万阅读量;我发的《美篇》一般都是上万阅读量。
摄影与摄像:从你的摄影经历中,可以看出军队是一个大熔炉,你在军旅题材的拍摄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记忆?
冯建新:军队有着太多的记忆了,因为我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国防事业。但记忆最深的就是我拍摄的那张《无名小站》(1988年获得全国第15届摄影艺术展览“国展”金牌奖)。那是一年冬天。我坐长途公共汽车去连队采访,车开出不久,就听见有个孩子在啼哭。随哭声望过去,只见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坐在一扇破车窗前,冷风夹着细小的雪花直往里灌。当时的承德坝上地区非常穷,这种残破的公共汽车比比皆是。我看不过去,就和他换位置,顺便问了一句:这么冷的天,还带着孩子出门?妇女是江浙口音,说孩子生下来这么大了,还没见过他爸爸。他爸爸也在部队上,总是来信说连对工作太忙,我只好带孩子来看他爸爸。当时我穿着“四皮”(注:皮大衣、皮帽、皮手套、皮大头鞋)都觉得冷,这对来自南方的母子更是冷的浑身发抖。这种“一家不圆、为了万家园”的军人和家属们的奉献精神,真的让我很感动。联想到我自己家里也是这样,女儿到四岁时才随军和我在一起,两地分居的日子就是一种奉献精神,我想,我一定要拍一张这样的片子。
在拍摄《无名小站》之前,我的心里已经有了很多无名战士的情感和生活积累。那是1987年2月,春节刚过,我去驻扎在河北坝上围场的连队采访。这个连队在一个穷山沟里,因为部队在此,所以路边才增加了一个无名的招呼站。一场大雪,封了路,我也留了下来,两天以后雪停了,来了一辆公共汽车。探亲的军属门排队上车,一个小女孩和她妈妈排在最前面。一上车就找窗户看外面送别的爸爸,但所有的窗户都已冰封霜冻打不开,她只好跑到后窗的一扇破玻璃缝隙前,伸出她的小手晃着喊着:“爸爸再见,爸爸再见。”只见军人呆立雪地,仰望着车窗里的妻女。我看到这个情景,耳边又响起那位军嫂怀中婴儿的啼哭声,心头一热,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等了好久的片子吗?”我马上掏出摄影包里的相机,把这一感人瞬间抓拍了下来。因为当时的相机都是胶片相机,拍了也看不到。等冲出来以后,我一看,这个瞬间真棒,于是就投稿给“国展”,没想到居然获得了金牌奖。当然,这个记忆也随着作品《无名小站》的传播成为了更多人的记忆。
摄影与摄像:在四十余年来的摄影经历中,您的主要创作板块可以分为几部分?这些板块之间有什么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能否理解为您的摄影感悟或者说是摄影理念?
冯建新:我的创作板块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在军队作为随军记者专职摄影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新闻摄影报道为主;第二部分,主要是转业回地方以后,作为新闻官员,没有更多时间去拍摄,而只有将摄影作为业余爱好;第三部分,是作为当选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以后,要带领大家去创作,而更多地介入到一些摄影组织活动中;第四部分,就是退休以后,依然坚持摄影创作,更多的是传帮带,到全国各地去做摄影讲座,传播摄影艺术。当然,坚守“光影当随时代”的理念,争取在互联网上有所作为,当一个大V。
至于你说的有何关联关系?我认为是有的。一是摄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是在部队搞专职摄影,还是转业到地方后的摄影爱好,都没有离开摄影,就像交响乐一样,有主旋律也要有复调,这样才能更协和。二是爱好就是动力。其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生的价值。我在微信里写了一条我的座右铭:怀揣初心一路向前,抵达自己仰望的高度!三是一定要处理好工作与爱好的关系,在这方面我是有很深的体会。
下面谈一点我的体会:最重要的,必须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爱好(摄影)铺好路。我是1970年入伍参军,后调任某师宣传队担任小提琴演奏员、乐队排长、政治指导员,入伍三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九年后调师文化科、宣传科任新闻干事(随军记者),后又调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随军记者)。(期间: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90年入伍20年后,任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秘书处上校处长,曾被北京军区授予先进新闻工作者称号。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各类嘉奖12次。
1995年转业到重庆市,曾任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厅局级副巡视员兼新闻处处长;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副总裁。曾任重庆市渝中区政协常委,《重庆新闻界》杂志总编辑,《中华新闻报》重庆记者站站长。通过多年来持续不断地钻研和学习,在学术研究和专业领域,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我在工作之余坚持自已的摄影爱好也收获不小。可以确定地说,我的工作经历、学习研究,和我的摄影理念及创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且彼此成就的。
摄影与摄像:结合创作实际经历和成就,您如何看待“时代性”在摄影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广大摄影人而言,怎样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这也是我们的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希望听到您的真知灼见。
冯建新:我认为,你说的“时代性”在摄影创作中非常重要。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摄影,离不开摄影人。“摄影就是新时代的新质生产力”,这个论断我不止一次提出。摄影是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产物,当然,光影当随时代是毫无疑问的方向,也应是摄影人的制胜法宝。当前,就摄影界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摄影人普遍偏离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作品缺乏锥心刺骨的“疼痛感”,缺乏应有的精神立场;另一方面,对创作方向目光游移,反映在对现实生活的表面复制,忽视摄影艺术的本体功能。
我认为,对于广大摄影人而言,怎样才能创作出符合这个时代特征的作品?怎样才能紧随时代而不落伍?办法有三个:首先,就是要善于学习时事政治。学习是有方法的,只要掌握到方法和诀窍,一切就会迎刃而解;其次,一定要找一位好的老师。在创作中,引领和指导自己的前进方向,以免走歪路,走偏路;再次,就是要努力并刻苦地掌握摄影基本技能,尽可能地涉猎更多的艺术。
我以我金像奖的三组作品为例,来讲一下如何拍出这个时代的系列作品。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反映生活、再现生活的主流摄影形态应该还是纪实摄影,不管各种流派造成中国摄影界如何的“繁荣”,如何的众说纷纭,纪实摄影始终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反映着时代,引领着时代,这个时代离不开纪实摄影。下面以我的三组纪实摄影专题作品作为实验和探索,提供给大家研究和讨论。
第一,《老红军的愿望》专题作品,是我从2006年拍摄至今的一组专题,意在揭示当今信息碎片化时代对“中国精神”及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对弘扬“中国精神”的思考。在主题叙事上,运用纪实摄影手法讲了9位老红军最后签名的故事。
我认为,虽然中国工农红军25000里长征的故事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它在人类战争史上创造的史诗般奇迹至今仍在神话般的广为传颂。从25000里长征中走过来的红军战士们,他们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的英雄故事,已随着他们岁数的增长,一个个悄悄的离开我们而去,给后人留下的只是一部神秘的“红军长征史诗”。
我为了续写这部史诗,从2006年开始,关注和拍摄着重庆这座新兴直辖市里的老红军战士,因为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曾经在长征期间分别经过重庆。在采访中我了解到,老红军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让共和国的后代们记住他(她)们的名字——红军。 在摄影形式的真实性上,用纪实摄影留下老红军影像和他们最后的亲笔签名达而到高潮,以期使人顿首悯思(此作品入选“中国人、中国梦”等数个全国影展,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地展出;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大奖;部分作品通过再制作荣获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推荐奖)。
第二,《和平年代的兵》专题作品,力图从另一个不被大众所了解的军旅内部去揭示出中国军人的人本。我当过兵,一干就是25年,横跨70年代到90年代。这组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横跨二十多年之久的军事摄影作品,以抓拍纪实为基本手法,以军营人文精神为主线,一改过去军队摄影题材的“高大全”、“威武雄壮”的形象,以平实质朴、小中见大、不事雕琢的画面来讲述军队在那个年代的故事。力图为军事纪实摄影的创作正本清源,重塑中国军人的人本形象。
70年代末80年代初,摆拍风盛行,尤其是在军队,上至军队全国发行的报纸、画报编辑记者的传帮带,下至军、师、团摄影骨干的身体力行,无不体现出摆拍就能见报的既得效果。于是拍革命军人必是“高大全”。一个拍人物必讲“三角光”和“轮廓光”,拍环境必讲“整洁、明亮”光影加线条的摆拍时代,扭曲和埋没了一个时代中国军人在和平年代生存的人本影像。在这种大环境下,怎么才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摄影语言?我从布列松“决定性瞬间”中受到启发。我认为,摄影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别人都不可能拍到的、你拍到了,那你就是Number 1;另一种是别人和你都能拍到,但你拍的比他们更好、更独特,那你也是Number 1。
军队是一种特殊人群构成的团体,这种特殊性就构成了军队摄影题材的封闭性。即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拍的到的,谁抓住了这种机遇,谁就取得了摄影创作的主动权。抓住机遇,你就成功了一半。但是,军队中也有很多摄影记者和摄影骨干,他们文化程度较低,艺术功底较薄,在这种想进来的进不来,军队内的又不知怎么去拍的状态下,我的艺术功底起了作用。我用脑去把普通士兵的生活与摄影纪实的典型性结合起来,所拍的一些照片,看似平平常常,却又回味无穷;我用心去把普通军人的平凡小事与人民大众对子弟兵的感情结合起来,以抓拍的纪实摄影手法,把这些“决定性瞬间”用影像留存下来并奉献给大家。评委评价为,作品“填补了八、九十年代军队这个特殊群体生活的空缺”。
第三,《在丈夫肩上“行走”的乡村医生》专题作品,这是一组深入基层,跟随“小人物”拍摄六天的结果。我与这位已经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等称号的“小人物”一起同吃、同住、同行动了六天。当然,从中也受到他们的感动,获益不少。力求通过作品,揭示出当今采用纪实摄影手法,在“镜头朝下”的基础上,记录伟大的时代中伟大的“小人物”,并通过摄影的真实影像传播推动社会的进步。这组作品就是以突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深刻主题,用纪实摄影跟拍的手法,从一个普通的残疾乡村医生这么一个“小人物”的角度出发,用纪实摄影的手法“有思想”地表现平凡人中不平凡的小事,以呼吁各方面高度关注以就业、家庭、伦理为代表的三大传统观念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总之,纪实摄影的坚守,只有扎根人民中,拍摄人民、歌颂人民、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摄影作品才是摄影人工作的方向;在创作手法上只有在“镜头朝下”的基础上实现个性追求,才能达到纪实摄影真正的坚守,纪实摄影才可具有最纯朴的持久力和感染力,才可方兴未艾,这才是这个时代所有伟大艺术作品的要旨。
摄影与摄像:作为业内备受关注的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您如何看待积极参加各种摄影大展/赛、获取各种奖项在摄影师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和价值?
冯建新:积极参加各种摄影大赛获得奖项,这件事情众所纷纭。但我的观点是,对于广大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参赛获奖是走向摄影道路上的一条必经之路。当前,在摄影的评判上,是没有标准的:你说你的好,他说他的好;这个专家说好,那个专家说不好;这个评委说好,那个评委说不好。那么,你的作品到底是好是坏呢?唯一的试金石就是到大赛中去比拼。我的成长也就是这么过来的。但是我有我的经验,我的经验就是:首先,要瞄准高等级的全国摄影大赛。因为高等级的大赛评委都比较专业,另外也不会有什么猫腻,比的就是水平,能者上庸者下。其次,级别不够的大赛尽量不要参加,以免误判。参加多了,还会形成思维定势,得一些小奖就往往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误人误才。再次,积极参赛能从中学到很多很多,即便失败了,也能从中取得经验,以利再战,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就会这样渐渐地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