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非遗元素融入萍乡乡村民宿设计之探析

2024-09-26 00:00彭婷
参花(下) 2024年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富足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对外出旅游、体验不同民族文化的需求也相应高涨,传统观光旅游已然不能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而乡村独有的人文环境、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吸引着现代人的关注,备受游客们的青睐,能够满足人们娱乐、休闲、观光、体验等多重需求。乡村民宿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它的独特性,但现有乡村民宿都只重视模式,缺少创意,主题不突出,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缺乏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研究,使设计缺乏特色,同时也失去竞争力。而萍乡本土非遗作为地方特色之精髓,是设计独特民宿最有力的灵感来源,同时也是吸引游客青睐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旨在运用本土非遗设计独具特色的萍乡乡村民宿,提升民宿居住空间设计感并扩大本土文化影响力,进而提高地方经济效益。

一、非遗与乡村民宿设计

(一)非遗概述

一方面,非遗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保存、流传下来的文化表现形式,蕴藏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更是认识该地区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方式,由于非遗文化是由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世袭传承下来的,保留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习俗、伦理观念、文化理念、气质情感等民族文化核心,体现出最浓厚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非遗文化也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精神体现的一部分,原生态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及特色,放射着该民族的审美方式、思维方式与发展方式,展现出丰富、鲜明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承价值,折射了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民族群体心态与行为模式。作为后代的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社会的整体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价值、民族精神内涵,可以深入认识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激活民族精神文化资源,巩固深厚的民族根基。因为民族精神既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又有地域特色,是民族自身代代相传和创造的结晶,是集地域性、历史性、时代性于一身的文化综合体。

(二)乡村民宿设计与本土非遗的关系

乡村民宿是根据村民自有住宅、村集体房舍或其他设施等乡村闲置资源,依托当地人文、地方特色、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结合乡村风貌,为休闲度假者提供体验当地文化等服务的小型住宿设施。非遗的存在不依赖于特定物质形态,而是具有种类多样且被传承至今的存在形式,它与乡村民宿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乡村民宿作为建筑载体,反映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示了该地区的人文环境、历史风貌,肩负着文化交流及传播、延续等重要责任。优秀的乡村民宿设计可成为该区域的建筑标志、文化标志、区域标志,彰显出乡村旅游新的生命力。作为当代设计工作者,首先要深入调研本土非遗的历史来源及发展过程,需要对本土非遗进行分类细致的研究,将可用元素进行提炼、改进、组合等,从而能更精准地将非遗元素应用于民宿设计中,使本土非遗得以保护与传承,打破单调、千篇一律的民宿设计样貌,使其富含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价值,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二、萍乡乡村民宿设计之现状

萍乡市坐落于赣西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是一座具有旅游潜力的城市。萍乡本土非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如萍乡湘东傩面具、萍乡烟花爆竹制作技艺、上栗皮影戏、莲花打锡、莲花茶灯舞、萍乡春锣、萍乡采茶戏等不同非遗项目,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又如,萍乡花果手工工艺堪称“中国一绝”,其制作工艺类似于剪纸花型,采用镂空形式雕刻,是传统手工艺食品的典型代表,使得萍乡花果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其独特性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萍乡地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为游客打造舒适且独具魅力的乡村民宿。然而在实地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萍乡乡村民宿设计还有待改进,具体表现如下。

(一)民宿设计风格千篇一律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民宿设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模仿其他地方风格的设计偏多,缺乏个性化的设计理念,从而使其失去市场竞争力。如,民宿建筑外观的设计风格与其他民宿设计格调雷同,千篇一律,在材料、造型、色彩搭配、陈设展示等方面都有待提升,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文化内涵。

(二)缺乏文化元素的注入

乡村民宿的本质是为游客提供独特的环境体验,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然而现实中的民宿却忽视了这一方面,无法满足游客的精神需要。如在家具陈设方面,商业化严重,搭配的陈设品与一般旅馆中的家具没有差别性,同质化严重;设计风格方面,民宿建筑外观设计与民宿室内空间设计格调不一致,导致出现风格不统一现象,缺乏设计感与系统性、协调性;设计细节方面,民宿家具设计、空间设计,未能深挖地方本土文化元素,如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制作工艺、民间艺术等资源未能合理融入,没有展示本土文化故事、传说等元素,没有融入当地节庆活动、生活方式等场景元素,使得民宿设计缺乏文化底蕴及特色文化气息。

三、本土非遗元素在乡村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一)本土乡村民宿设计原则

1.营造“慢生活”节奏

乡村民宿的设计应该注重空间的舒适性,致力于营造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慢生活氛围,让游客体验当地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尽量做到小而美,精致且有特色。

2.采用环保理念

乡村民宿的设计应该注重本土地域自然生态,尽量做到就地取材,如竹材、石材、草编等天然材料,降低污染与浪费,营造出和谐自然的环境氛围。

3.展示独特文化

独特感是个性的表现,乡村民宿设计是乡村的“招牌”“名片”,是本土文化展示的窗口,也是表现特色风情风貌的最佳场地。为此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如传统工艺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让游客体验当地本土文化带来的新奇感。

(二)本土乡村民宿设计方法

1.精准提炼非遗元素符号

在开展设计乡村民宿工作前,设计人员应首先对本土非遗元素符号进行提炼,选择具有萍乡本土文化特色的元素以及辨识度高的文化符号,运用设计技巧——打散重构法(群化构成法、直线分割法、骨骼分割法等)、改变功用法、依附载体法、古今结合法等,分析非遗色彩、造型、图形等,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与组合,转化为视觉表现、视觉载体。为美观与适应现代民宿装饰的要求,可以对形体进行适度夸张或变形处理,但不破坏形态的主要特征,从而形成游客对本土非遗文化的认同,实现乡村民宿设计的个性化表达。例如,可以从萍乡花果手工工艺制作场景进行元素提取,也可从萍乡花果造型中提取图案元素;或者从具有代表性的萍乡莲花采茶戏中的服饰、场景等提取元素,在民宿设计中展现出来。一方面,提炼非遗符号可为民宿空间设计注入特色文化内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让空间历久弥新,以适应时代的进步和演变。另一方面,通过入住民宿空间的体验活动,感受民宿设计所呈现的清新色调、雅致装饰,体验文化与历史文脉的碰撞、融合与创新,达到丰富民宿视觉个性的效果,赋予民宿内涵及寓意。

2.强调民宿空间的陈设品装饰

装饰陈设品是指摆设的物品,从与装饰主题的关系而言,其具有双重性。首先,要从属于主题性民宿空间设计的性质、特征,为风格设计的定位添砖加瓦。其次,要具有相对独立性,显示出装饰品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如,可选择萍乡莲花打锡作为装饰品,其属于萍乡民间特色,拥有精美的造型,古朴、典雅的外观,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艺术内涵,且超脱于主体功能和使用价值,从而具备纯粹的欣赏性,完全可视为艺术品。具体而言,民宿空间中的陈设物品可以影响其风格类型、设计理念等,同时更是地域性文化的表现,可以展示出本土文化的精神风貌。为此,需要充分调研当地的民风民俗,深入了解陈设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才能借助装饰艺术展现出地域特色,传达空间氛围,塑造民宿地域性。例如,萍乡万龙山乡民宿设计中摆放了民间生活用品、农具等具有乡土气息的陈设物,包括竹编、乡村民俗画等,用以营造民宿空间氛围及乡村气息,以旧物传达文化底蕴,并在民宿墙壁上挂置手工艺场景画、手工艺品等作为装饰品,展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色。在空间艺术中使得人情和物理水乳交融,进而营造一个完整和谐的情境,让游客亲身体验民宿的“生命”,领略其“情感”,感受其古朴自然的意趣。

3.对乡村民宿进行优化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色彩作为民宿设计三要素之一,反映了民宿空间的个性、品位等特征,可使游客体验到独特的色彩魅力。同样,色彩搭配也是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是民宿空间装饰的重要元素,可以在硬装饰主色彩的基调上把握陈设品色彩旋律,遵循“大调和”“小对比”原则。首先,根据空间功能,先选定主色调,即背景色,如墙面、地面、窗帘等大部件的色彩。其次,设定在民宿空间中占中等面积的色彩类型,即主体色,如床、电视柜、地毯等,它们是空间中形成色调的基本颜色。最后,设计小装饰品色彩,即点缀色,如小灯具、抱枕、装饰花等小构件,它们可活跃空间氛围。其中色彩配比可按70%背景色、25%主体色、5%点缀色来进行视觉空间效果的处理。不同色彩的质感可弥补空间的单调感,呈现出立体、生动的空间效果,还可以通过色彩远近视觉变化,拉伸、扩大空间,增加空间层次感。由此可见,民宿空间设计的“核心生命力”之一,是优秀色彩搭配设计所赋予的,如何在民宿设计中优化色彩搭配则是现代设计人员深层次的研究主题。

4.构建本土非遗元素资源库

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丰富了设计人员创新设计的素材来源,为各行各业设计提供了新兴渠道。乡村民宿创新设计是传播本土非遗的“有效名片”,而乡村民宿设计应建立在对本土非遗元素深层次地理解和应用上。本土非遗元素是当代设计人员设计优秀作品的精神源泉,是在设计过程中寻找突破口的关键所在,其为新时代的设计创新提供不竭资源,并在设计中呈现出精神文化的创新、技术的迭代、品牌的打造等特征。由于本土非遗元素从以前的口口相传演变为现代智能传播,面临着碎片化资源到系统资源整合的转折局面,为此,作为新时代设计人员,需要合理、巧妙运用现代技术,创建非遗元素资源素材库,方便相关研究者、设计人员随时调用并深入剖析研究,促使本土非遗不断更新迭代,使得非遗在新的环境下永葆活力及生命力。

四、结语

通过对萍乡市非遗进行调研,使非遗元素合理应用于乡村民宿设计中,期望能够对周边城市的民宿空间设计树立风向标,让游客在放松之余了解地域文化知识,使乡村文化得以持续性发展。同时,融入本土非遗元素可以提升当地民宿居住空间的设计感,并扩大本土文化的影响力,进而提高地方经济效益。总之,乡村民宿的发展为游客了解当地文化、体验当地民风民俗提供了契机,促进不同文化相互交融,总之,本土非遗元素的合理运用能够为民宿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文宪.火花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2]李银斌.软装设计师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3]吴文智.民宿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4]朱光潜.谈美[M].成都:天地出版社,2023.

[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6]毛婉婷.地域文化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7]王天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民宿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21.

[8]魏恬晨.拓展与互融:新乡土视角下的改造型乡村民宿营造策略[D].南昌大学,2021.

[9]胡嘉茵.广州乡村民宿在地性设计特色研究[D].广州大学,2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萍乡市2023年度社科规划课题“本土非遗文化元素在乡村民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SJ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彭婷,女,硕士研究生,江西省高校平面设计与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环艺设计、非遗文化)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