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葡萄作为常见的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葡萄的病虫害极大地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从葡萄常见的病害、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进行分析,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葡萄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和经济支柱,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品种多样化显现,新品种不断涌出,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葡萄产业正在向高品质和生态化方向发展,环保和生态的种植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采用,葡萄产业的发展之路一片向好。但是,葡萄病虫害在葡萄生产中的危害也相当严重。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之前,果农需要了解葡萄的常见病虫害类型,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寄主关系,而后,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1 常见葡萄病害防治方法
1.1 葡萄黑腐病
葡萄黑腐病(图1)是一种常见的葡萄病害,主要通过控制病原真菌的扩散来进行防治。果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清除葡萄树冠内的杂乱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等,以杀死病原真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药剂的用量和时间间隔。
1.2 葡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导致果实变黑、腐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不同的品种对灰霉病的抵抗能力不同,果农可以选择较为抗病的品种。清除果园内的杂草和落叶,以减少病菌的滋生。注意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果实过度湿润。定期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甲基硫菌灵等,防治病害的扩散。
1.3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图2)又称露菌病,主要危害叶片、嫩枝及果实。被害叶片最初在正面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斑点,浅绿色至浅黄色。随之相邻病斑互相融合形成多角形大斑,背面出现白色霜状霉层。后期病斑色泽较深,成黄褐色或褐色干枯,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整形修剪下的染病枝叶及时销毁。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叶片结露时间过长。发病时喷洒40%乙磷铝300倍液进行防治。
1.4 葡萄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又称为晚腐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绿色幼嫩组织。果穗上起初表面产生褐色圆形小点,即分生孢子盘。湿度大时,孢子盘上涌出红色的孢子团,这是识别此病的明显特征。病害严重时,病斑可扩及半个果面,但常见的是穗粒满布褐色病斑,整个穗粒萎缩干枯。叶脉和叶柄染病,出现约1厘米长椭圆形凹陷的病斑,深褐色。晚秋老叶也能发病。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除心叶,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减少湿度。同时喷药进行预防。从幼果期开始,每半月喷1次药,可选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
1.5 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又称为疮痂病,主要危害植株幼嫩部分。幼叶感病呈多角形小斑点,后期病斑干枯,形成穿孔。叶脉感病后停止生长,造成叶片皱缩至畸形。穗轴受害,穗子发育不良,甚至枯死。
防治方法:不同品种对此病抗性有差异,所以应选用抗病品种。剪枝整形的枝叶集中销毁。在开花前后,各喷洒1∶0.7∶240倍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控制浇水,防止湿度过大。
1.6 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嫩梢和果穗。叶片受害呈现灰白色病斑,覆盖白粉。严重时致使叶片卷缩而脱落。果粒受害时表面出现灰白色斑块,表皮颜色逐渐变暗,并覆盖一层白粉。果穗早期染病枯萎而脱落[2]。
防治方法:合理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发病前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有良好效果。
2 常见葡萄虫害防治方法
2.1 葡萄叶蝉
葡萄叶蝉是葡萄栽培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会吸食葡萄叶片的汁液,导致葡萄生长不良。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防治方法:选择对葡萄叶蝉抵抗力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定期进行虫害调查,及时发现葡萄叶蝉的存在。若虫害程度较轻,可用人工振动叶片或喷水冲洗等物理方法来驱除虫害。定期喷洒具有杀虫作用的农药,如噻虫嗪等,以控制叶蝉的数量和蔓延速度。
2.2 葡萄蚜虫
葡萄蚜虫是对葡萄危害较大的一种害虫,它会吸食葡萄的汁液,影响果实的发育(图3)。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定期进行虫害调查,及时发现葡萄蚜虫的存在。喷洒如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以消灭蚜虫。利用天敌来控制虫害[1]。蚜虫的天敌包括草蛉、瓢虫等,可以为它们在果园中繁殖创造条件,以达到消灭蚜虫的目的。
2.3 斑衣蜡蝉
斑衣蜡蝉以成虫、幼虫刺吸嫩叶、枝干汁液,排泄物撒于枝叶和果实上,引起煤烟病发生。嫩叶受害常造成穿孔,受害严重的叶片常破裂。防治方法:结合整形修剪压碎卵块。在幼虫或成虫期,喷洒药剂防治。可选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水胺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4000倍液,效果均好。
2.4 葡萄透翅蛾
葡萄透翅蛾主要以幼虫危害枝蔓。幼虫蛀食髓部后,被害部位肿大,致使叶片发黄,果实脱落,被蛀食的茎蔓容易折断枯死。
防治方法:结合修剪整形,将被害枝蔓剪除,并及时销毁。在成虫期和幼虫未进入枝蔓前,喷药防治。可用5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4000倍液。幼虫进入枝蔓后,如被害枝不能剪除,则用铁丝从蛀孔处刺入,刺死幼虫[2]。
3 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指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方法来防治葡萄病虫害,以保证葡萄产量和品质。
3.1 物理防治技术
3.1.1 植株选择 在葡萄栽培中,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抗病虫性强、耐贫瘠且具有良好生长力的品种,有利于减少病虫的危害。
3.1.2 气候条件 葡萄病虫害发生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太阳暴晒、雨水过多或过少等都会导致葡萄病虫害发生。因此,要采取措施,改善葡萄栽培环境,如搭建遮阳网、改善土壤水分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1.3 清理果园 葡萄园应定期清理残留物,如叶片、枝条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1.4 植株修剪 葡萄株应进行定期修剪(图4),以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增加其抗病虫能力,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1.5 灌溉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应在早春时按葡萄栽培区域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以保持根部湿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2 化学防治技术
葡萄病虫害有时不可避免,这时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选择毒性较低的农药,并且要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以减少环境污染。
3.3 生物防治技术
3.3.1 以虫治虫 葡萄园内可放置天敌,如螳螂等,利用其对害虫的吸食作用,来控制害虫的发生。
3.3.2 以菌治虫 可采用抗病菌种子涂布、抗病菌种子淋洗、病菌抗性基因检测等方法,以控制葡萄病菌的发生[3],降低葡萄树的发病水平,同时改善土壤环境,促进葡萄生长,提高葡萄产量。
4 总 结
葡萄的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葡萄健康生长和高产的重要环节。通过了解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和特征,果农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注意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尽可能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此外,果农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施肥、控制湿度等,以给葡萄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才能有效地防治葡萄的病虫害,保障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参考文献
[1] 高鹤清. 葡萄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62-163.
[2] 李明,辛守鹏,薛进军,等.淮安地区葡萄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J]. 北方果树,2022(5):25-27.
[3] 张宝玉,董礼花,张亚楠,等.灌南县葡萄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J]. 落叶果树,2022,54(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