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苹果在栖霞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苹果种植业是栖霞市的主导产业。为了能够提高苹果的品质与产量,对栖霞苹果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就常见病害的防治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栖霞苹果的栽培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苹果;栽培管理;病害
栖霞出产的苹果色泽鲜艳、个大饱满、果香浓郁,果肉细腻多汁,皮薄肉脆,酸甜适口,富含钙、镁、铁、锌等苹果必需的矿质元素以及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2021年开展的中国果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栖霞苹果”的品牌价值达68.29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五位。2022年时,栖霞苹果通过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审核,并且被纳入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之中,获得了国家以及行业的权威认证。与此同时,栖霞市还先后荣获了多项荣誉称号,例如“中国苹果之都”、“世界苹果之城”等 [1]。
1 栖霞苹果栽培概况
1.1 栖霞气候环境
栖霞市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腹地,地处丘陵山区,北纬37°05′05′′—37°29′46′′,东经120°32′45′′—121°15′58′′,属暖温带东亚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 659.9小时,平均无霜期209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43毫米,季风气候明显,四季交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1.4 ℃,平均地面温度13.6 ℃。
1.2 栖霞苹果种植和产业概况
当前,栖霞苹果的总体种植面积已经接近100万亩,并且年产量达到了200万吨左右。从这里能够看出,苹果产业已经成为了栖霞市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由于苹果产业是现代农业体系的核心,积极地推动“栖霞苹果”区域品牌建设,同时大力推动老龄果园更新改造、标准示范果园建设、特色示范基地打造等项目[1]。
2 苹果栽培条件
2.1 土壤条件
苹果是一种生长耐性比较好的树种[2],对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只要砧木选择得当,均可正常生长。即使苹果树对土壤要求不高,土壤条件的差异也会对果树的生长带来诸多的影响。如果土层足够深厚,那么根系就能够分布较深,进而能够吸收到更多的养分,使苹果的适应性以及抗逆性变得更强;而如果土层浅薄,则会对根系生长的容积带来负面影响,苹果的抗旱性较差。肥沃的土壤,可以为果树健壮的树势以及品质优良的果实提供基础;而贫瘠的土壤,需要通过施肥对果树进行营养补充[3]。
苹果对土壤的通透性要求较高,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是种植苹果的关键。苹果树的根系比较发达,需要充足的水分和氧气促进生长,一般土壤根系层中氧气含量在16%~20%之间变动(土壤空气容积比例),此时根系可以正常生长,根长色浅,毛细根丰富,吸收力强。当土壤根际的氧气含量低于10%时,根系发育受阻,根短色暗;低于5%时细根开始死亡,且容易腐烂[4]。当土壤水分增多时,如果土壤排水不良,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就会减少,根系就会缺氧,根系发育受阻。土壤温度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苹果树生长缓慢,果实品质下降。
2.2 气候条件
苹果原产于夏季空气干燥、冬季气温冷凉的地区。苹果生长发育适合的温度范围在10~15 ℃。苹果树适宜在干燥且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下种植,尤其是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期,充足的日照可以使果面光洁,色泽浓艳,花芽饱满,果树生长茂盛,果实香甜可口,如果气候多为阴雨天气,日照不足,容易造成枝叶徒长,花芽分化不良,病虫危害严重,果实产量下降,苹果甜度降低,口感较差。
3 苹果栽培技术
3.1 选择优良品种
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优良的品种。只有所选择的品种合适,才能够在通过了科学的栽培之后获得优质高产的苹果。栖霞市主要栽培品种为红富士(图1)。
3.2 选择适宜地块
苹果树的生长时间较长,因此需要重视园址的选择。苹果喜干不耐潮湿、喜冷不耐炎热,因此苹果园需要选择在土层深厚、土壤较为肥沃、透气性较强、有机质含量比较高、排水灌溉都较为方便的地方。这样可以预防土壤板结影响苹果树根系生长,微酸性环境可降低苹果缺素症和失绿症的发生率。土壤适宜的 pH值为 5.0~6.0。
3.3 培育壮苗
苹果树为无性繁殖,因此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来进行育苗。在进行栽植之前,从成龄果树上截取5~7厘米的无损伤枝条,枝条上需要保留2~3个芽基,然后采用生根粉对其进行浸泡,在浸泡完成之后通过清水洗净,然后在土壤完成深耕消毒之后,在环境温度超过8 ℃时进行扦插。
3.4 深翻除草
新建苹果园要事先整理土地,对果园进行深翻,使土壤疏松;清除土块、杂草等,可采用地表覆膜法,防止果园杂草滋生,抢夺苗木养分,同一苹果园要合理安排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图2)。
3.5 合理施肥
充足的肥料是苹果获得丰产和优质的营养基础,为使苹果园丰产,在深翻土壤的过程中应加入基肥,为苹果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元素。幼龄果树适当增加磷肥施用量,盛果期果树增加钾肥施用量。每年秋季应施足基肥,施入优质腐熟的有机肥。
3.6 及时浇水
苹果树栽植后要浇透水,适时补浇,保证水供应充足;在春季发芽前进行及时浇水,能够有效地促进开花结果和枝叶生长;在落花后进行及时浇水,可促进幼果生长发育;摘袋前及时浇水可预防摘袋后果实发生日灼,并进一步增大果个,同时促进果实着色;土壤封冻前浇透封冻水,可使树体安全越冬,防止抽条,并促进花芽进一步充实饱满,避免僵芽。
在寒潮来临前,可以覆盖地膜保温,促进土壤保墒,防止苹果幼苗冻伤。定期对幼苗进行检查,根据土壤、水、肥特点合理浇水和追肥,提高幼苗成活率。
3.7 科学修剪
整形修剪是苹果栽培综合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合理高效的修整作业会在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将果树调整成空间布局合理、光能利用最大化、果品质量最优化、获得效益最高化,提升果园树木的结果数量和结果年限,调控枝量与枝质,平衡生长和结果的关系,达到提高果园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丰产丰收的目的(图3)。
苹果幼树期,为促进树势旺盛,修剪应 “舒展空间,增枝扩冠”,保留长势较好的枝条,有利于早结果。盛果期修剪应遵循“疏花疏果,合理负载”的原则,有利于果实发育整齐;衰老期修剪应以“培育新生,增强树势”为主,去掉多余花芽,保留各级长势旺盛的枝条,明确树体结构,促进枝条更新。
3.8 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时,要遵循“合理疏除、合理负载”的原则,根据树木品种、土壤肥力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留花留果量,既要避免花果过少影响产量,又要避免花果过多消耗养分,以及养分供应不足引起树势减弱的情况。及时疏花,保留壮枝上的花,去除染病及残弱花朵,可以节省树体养分,提高坐果率,加快幼果发育,增加单果质量。合理疏果,及时去掉背上果、畸形果、小果和病虫果,留下垂果,可以确保果形端正。
3.9 防治病害
苹果病害防治是苹果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要及时预测精准防控,春季和秋季两次彻底清园,清除染病残枝、落叶和病果,逐步淘汰抗性较强的农药,合理使用黄板、杀虫灯、迷向丝,将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结合起来,有效防治苹果病害(图4)。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苹果病害:
3.9.1 苹果褐斑病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与降雨量有直接关系,降雨多,湿度大,苹果褐斑病发病早,危害程度重。科学、有效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增施农家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二是合理修剪,加强通风,改善透光条件,及时剪除无效徒长枝,防止枝条过密。
三是使用雾化喷头,在叶片上下两面细致喷施杀菌剂。
3.9.2 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包括枝干轮纹病和果实轮纹病,可导致树势衰弱, 产量锐减或绝产, 果品品质下降。防治方法:
一是及时清理病残体,彻底消灭感染源。
二是科学确定枝果比例,一般情况下约5∶1为宜。
三是增强树势,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坚持春秋两次施肥。
四是雨季及时排水,不断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改善树根环境,促进树体健康生长。
3.9.3 苹果炭疽病 苹果炭疽病是苹果树常见的病害之一,容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发生。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一是防治苹果炭疽病,在果树生长期,喷施杀菌剂。
二是冬季修剪果树枝条时,可以把患病的枝条彻底清除,使用杀菌消毒液,对树干进行杀菌处理。
三是合理施肥,培壮树体,提高苹果树抗病能力,保障树体健康以及果实质量和产量。
3.9.4 苹果腐烂病 苹果腐烂病是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病害,该病影响枝条生长,甚至导致整株树木死亡,导致苹果产量下降。防治方法:
一是需要选择健壮的苹果幼苗建立果园,因为苹果幼苗长势越好,对腐烂病的抵抗能力就会越强。同时,及时对果园进行清理,清除染病或者枯萎的枝条和落叶。
二是加强水肥管理,春季提前浇水,保证水分供应,增强树势,夏季注意排水防涝,秋季适度控水,合理搭配矿物元素,及时补充微量元素,注重肥料的平衡。
三是做好冻害保护,冬春时节,在苹果树的主干、枝条等位置涂白保护,防止日灼,减少苹果腐烂病的发生,霜冻季节后,及时剪除冻死的枝条,或对伤口使用保护剂进行涂抹,防止病菌侵入。
参考文献
[1] 赵玉山.山东:栖霞苹果产业技术领先全国[J].中国果业信息,2023,40(6):49.
[2] 陈敬鹏.苹果树栽培管理技术[J].南方农业,2020,14(11):29-30.
[3] 王义伟,王文梅,庄夕江,等.苹果园提质增效土壤施肥技术[J].西北园艺(果树),2022(8):45-47.
[4] 衣静莉.互联网时代栖霞苹果发展现状及优化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