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果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病虫害的频繁发生,给果树生长造成了极大危害,严重制约着果实品质的提升以及果实产量的增加,果农的经济利益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果树生产实践至关重要,要时刻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对果树虫害的发生以及防治技术作一简单介绍和总结,希望给果农朋友们在虫害防治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树;虫害;发生;防治技术
果树种植在农业经济中是支柱产业,随着人们对优质果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果农重视。因此,在果树栽培管理过程中,务必做到适地适树,日常精心管护果树,实时监控害虫的发生动态,积极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果树害虫的预防和控制,以确保果树生长健壮,果实优质丰收,果农收获丰厚的利润。
1 果树主要害虫
目前山东省果树害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小吉丁虫、大青叶蝉、云斑天牛、桃红颈天牛(图1)、介壳虫、潜叶蛾、桃蛀螟以及蚜虫(图2)等。果树害虫对果树的危害较大,轻者制约果树的健康生长,加速果树进入老化状态,降低优质果坐果率,减少果品产量;严重发生时,果树生长极度衰弱,果实变质不能食用,果园面临绝产的风险,果农经济收入也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虫害对果树的影响,本着“治早、治小”的原则,多种措施综合运用,方可控制虫害在合理范围之内。
2 果树害虫发生原因分析
2.1 粗放管理
粗放式管理的果园,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较之精心管理的园区要多,危害程度也比较重,并且害虫发生以后,不久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种群,每年都会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涉,害虫将持续危害,在园区大量繁殖,严重影响果园的生产效益,给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精心维护管理果园,首先改善园区卫生状况,合理修剪枝条,使果树通风透光、生长健壮,这样才能提高果树抵抗虫害的能力。
2.2 不同害虫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果树的害虫当中,单一寄主的害虫不多,多数害虫不仅危害多种果树,而且也会同时危害一种果树。有的害虫是食叶害虫,仅危害果树的叶片,比如美国白蛾、潜叶蛾等;有的害虫是蛀干害虫,危害果树的主干和枝条,比如天牛、吉丁虫等;有的害虫叶、花、果都危害,比如蚜虫等。不同害虫之间相互影响、交叉危害,在防治中就要合理用药,必要时搭配多种用药,这无形中又给防治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2.3 清园不彻底,遗留虫源多
果园里的害虫越冬场所很多,有的在浅层土下、有的在树皮裂缝内、有的在枯枝落叶中。若冬季及翌年春季清园不彻底,害虫越冬虫口就会遗漏很多,加之由于暖冬效应,害虫越冬成活率也比较高,这样势必埋下虫情暴发的隐患,尤其是上年虫害发生的果园,若清园不彻底,遗留的虫口经大量繁殖,也会对当年的果树生长构成极大威胁,极有可能出现虫害大发生的情况。
2.4 防治不当,虫情反复发生
一是过量使用农药。有的果园园主在防治病虫害时,农药加倍使用甚至多倍使用,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病虫害的抗性也越来越大,防效却越来越差。二是防治错失最佳时期。果树害虫种类较多,在巡查时若观察不仔细,很多害虫做不到及时发现,待果树危害症状明显时,才开始准备药剂药械,往往已经错失了最佳防治时机,防治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没有保护好天敌。虫害发生后,果农青睐于使用广谱杀虫剂,认为这样可以杀死多种害虫。但后果是害虫和天敌将会同时被杀死,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靠天敌制约虫害效果不明显。
3 防治技术措施
对果树害虫的防治,必须考虑到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思想,尽量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及药物等多种措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害虫实施综合防治,可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使其危害程度在可控范围之内。
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即通过栽培管理手段预防和控制虫害的发生。一是在果树种植过程中,选择抗虫性能强的树种进行栽培,尽量避免苹果、桃、梨以及山楂混栽,以防止食心虫等杂食性害虫互相传播危害。二是早春果树发芽前,对果树实施刮除老树皮、翘皮及清理树下枯枝落叶集中焚毁的方法,对越冬虫卵予以灭杀,最大限度减少虫源数量。三是在越冬幼虫下树前,树干绑缠草把诱其入内,冬季解除焚毁,可消灭隐蔽其内的害虫。四是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果树生长健壮,提高抗逆性能。幼果期对果实实施套袋保护(图3),防止食心虫及其他病虫危害果实。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害虫对光、热的反应,依靠一些简单的器械对其进行防治的一种措施。一是黄板诱杀。利用害虫对黄色具有比较敏感的趋性,在果园挂置一定数量的黄板,黄板上涂满黏度极高的防水胶液,对蚜虫和飞虱等害虫进行有效粘杀的同时,亦可减少蚜虫、飞虱等害虫传播病毒的概率。二是太阳能杀虫灯防虫。杀虫灯防虫对环境和天敌友好,是一种百利无害的杀虫方法。果园中金龟子、天牛、大青叶蝉等害虫趋光性较强,可在园区中安装一定数量的太阳能杀虫灯,对害虫成虫进行灯光诱杀,可有效降低园区害虫的产卵量,尤其在成虫发生盛期,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图4)。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即利用有益生物对果树虫害进行防治,具有持久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害虫也不会产生抗性。一是以虫治虫。目前果树上比较常见的害虫,发生初期往往自然天敌数量不足,因此依靠天敌制衡,效果很慢。建议提前释放一些天敌,人为增加天敌的数量,方可达到以虫治虫的防控目标。如果园释放赤眼蜂后,卷叶虫、食心虫卵块被寄生率可在90%以上,果实受害率也可控制在1%以下。二是以菌治虫。目前以菌治虫的方法主要是施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和白僵菌对果树害虫进行防治。使用时,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Bt乳剂)中倒入一些菊酯类药剂,杀虫速度可加快,效果也有所增强。害虫取食后,受到胃毒伤害而不再取食,同时苏云金杆菌体在害虫体内大量繁殖,在8~12天内可导致害虫彻底死亡,对鳞翅目、直翅目及鞘翅目等多种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白僵菌是一种寄生性害虫天敌,对经济林害虫寄生率极高,可在害虫体内分泌大量毒素,破坏害虫的机体组织,能快速杀灭害虫,对危害果树的食心虫、介壳虫、金龟子及蚜虫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3.4 化学防治
果园内蚜虫很多,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3%啶虫脒1500倍液等喷药防治。介壳虫选择在若虫期,使用45%马拉硫磷15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喷药防治,视虫情连续防治2~3次,可基本控制其危害。食心虫在卵和初孵幼虫期是药物最佳防治时期,可选择使用1.0%苦参碱800倍液、30%噻虫嗪2000倍液或0.5%阿维菌素800倍液等药液,间隔1周,连防2次,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小吉丁虫可选择在成虫羽化期防治,全树上下喷洒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亦或喷洒5%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天牛和大青叶蝉,可在成虫期选择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0%噻虫啉微囊悬浮剂900倍液等喷雾,效果较好。桃蛀螟在幼虫孵化初期,使用40%的乐果乳剂1200倍液喷雾,间隔一周连喷2次,防治效果明显。
4 结 语
果树虫害的防治对果树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也是实现果树优质丰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在具体的虫害防治中,务必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虫害的发生情况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对发生的害虫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尽量控制害虫的进一步发生与蔓延,保护果园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助力果农收获较多的经济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