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相对(易错填为“绝对”,错填原因是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错误.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是运动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A(易错选其他选项,错选原因是无法结合生活常识理解数据,由题意可知.“170”表示身高为170 cm.“92”表示人体的某项参数为92 cm.根据生活常识可知,肩膀宽、上臂周长、脖子周长均小于92 cm,而成年人的胸围在92 cm左右,所以“92”表示胸围为92 cm)
5.A(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未注意到计算后的数据位数应与计算前读取的数据位数保持一致.物体的长度L=L1+L2+L3/3= 2.35 cm+2.36 cm+2.36 cm/3≈ 2.36 cm)
6.C(易错选D,错选原因是将s-t图象与v-t图象弄混.A、B选项中是s-t图象,且图象都是一条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C选项中是v-t图象,且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D选项中是v-t图象.且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7.B(易错选C,错选原因是认为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小红行走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1=s1/v1=3km/6km/h=0.5 h,行走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2=s2/v2=3km/4km/h=0.75 h,则小红行走全程的平均速度v=s/t=6 km/0.5h+0.75h=4.8 km/h)
“声现象”易错点警示
1.甲、乙 甲、丙(第一空易错填为“甲、丙”,第二空易错填为“甲、乙”,错填原因是分不清音调和响度的波形图特征.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应比较波形图中波峰或波谷的数量;而响度由振幅决定.应比较波形图中波峰与波谷的高度差)
2.振动转换法(第二空易错填为“等效替代法”.错填原因是分不清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是将难以观察或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容易观察或测量的物理量.等效替代法是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另一个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是将音叉不易观察的振动转换为容易观察的水花,是转换法)
3.升高(易错填为“降低”,错填原因是混淆了敲击水瓶和向瓶口吹气的发声物体,敲击水瓶是瓶子和水柱在振动发声.向瓶口吹气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到右敲击水瓶琴,水减少,瓶子和水柱振动的频率变大,音调升高)
4.B(易错选C,错选原因是把音调和响度的决定因素混为一谈.两个音叉的材料和形状都相同,振动频率相同,音调、音色也相同,但振幅不一定相同)
5.D(易错选A,错选原因是把发声物体和传声介质混为一谈,锣鼓声是由锣和鼓振动产生的)
6.B(易错选D,错选原因是对噪声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判断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7.C(易错选D,错选原因是对超声波和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理解不透彻.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到20 000 Hz,超声波是发声频率在20 000 Hz以上的声音)
(以上参考答案均由命题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