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宝日汉图嘎查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区,草色青青,与蓝天、白云共同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
2023年开始,川井苏木对宝日汉图嘎查6.77万亩草场进行修复治理。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区草种数量由实施前的16种增加到23种,植被平均覆盖度由实施前的15%—20%提高到20%—50%。
这一片草原生机勃勃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守护。其中,就包括钻研草原生态保护60多年、被当地人称为“草原专家”的刘书润。
“来了,就再没舍得离开。自从2022年来了川井,心在川井,根也扎在了川井……”近日,记者在川井苏木见到88岁的老人、著名植物学家和草原生态学家、川井苏木草原生态学顾问刘书润时,他正在整理从草原上采集到的植物标本。翻开他撰写的记录,字里行间重现着一幅幅草原研究的工作场景……
“大草原是最好的老师”
“草原上的每一棵小草都是‘宝贝’。”来到刘书润的住所,记者看到,关于植物的书籍、各类植物标本整整齐齐摆在桌边。他小心翼翼拿着刚做好的标本向记者介绍道:“在川井苏木有12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一种是革苞菊,它雌雄异株、根系发达、分布范围较狭窄,是这个地区特有的……”
从气候到植物名称、植物科属,再到生长环境……交谈中,只要谈起关于植物的话题,刘书润就马上神采飞扬、越谈越兴奋。记者好奇地问:“您是如何认识那么多植物的?”刘书润满脸自豪地说:“很简单啊,只要你经常在植物身边呆着。你要认识草原的植物,你当然得在草原上呆着。从大三到贺兰山实习起到现在,每年我都有很长的时间在草原。”
1959年,刘书润考入内蒙古大学,进入了研究“北方草原生态”的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系植被专业地植物专门组。1963年,初到草原实习的刘书润对业务并不感兴趣。“直到偶然的一次放牧,牧民随手划出了一平方米的草地,上面竟生长有几十种植物,让我深受震撼。”这次经历,让刘书润与草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刘书润先后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草原工作站、内蒙古大学生物系生态专业、内蒙古教育学院从事普通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生态学、草地经营、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等学科的科研教学、生产实践工作。
2022年,刘书润来到川井苏木担任草原生态学顾问。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要到川井苏木时,他说:“退休后,我发现自由研究、自由导游、自由写作的可贵,我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草原生态保护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
如今,刘书润的家虽然在北京,但每年4月,就会来到草原,直到11月天气变寒才回到北京。“一年来一次,每次来半年。”刘书润笑着说。
对于草原,刘书润怀着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他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草原。“来到这里,与草原上的植物‘亲密接触’更能丰富巩固并运用我在书本上学习的知识,所以大草原是最好的老师。感谢草原、感谢牧民,让我在草原上可以专心做学问。”他说。
“草原上的一棵草,就是一个字”
在闲谈期间,刘书润拿出两大包材料,里面是厚厚的几沓手稿,有《川井常见植物手册》《乌拉特中旗野生维管植物名录》《乌拉特中旗简介》《走近乌拉特草原荒漠》等内容,对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进行了全方位分析。
“这些成果都离不开一次次的实地调查,不管路程多远,只要是去草原上做调查,老人就特别兴奋。”川井苏木政府党政综合办干部铁柱一边整理采集标本的工具一边说,“我以前是个植物‘小白’,自从刘老到川井后,我就跟着他在草原上到处走、到处学,现在大家遇到什么不认识的植物经常跑来问我,大家都叫我们‘草原医生’。”
随后,记者跟随刘书润和铁柱前往40多公里外的宝日汉图嘎查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区采集标本,在草原上上了一堂生动的“草原生态课”。
“这个区域的草就长得很好!你看我们评价小叶锦鸡儿,它可以挡风固沙,它周围的草就很好。”刘书润指着铁柱划出的一平方米草地仔细观察,“这么一个区域内就有几十种草,草的种类越来越多了,说明这里的草原也越来越好了。”随后,刘书润一边用尺子测量草的高低一边对我们说道:“草虽然不像树木那样高大挺拔,却以其多样性和生态价值,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每到一处,刘书润和铁柱将样方内的植物仔细地做好记录。刘书润拿着刚采集好的植物,一边观察一边说:“这是小白蒿,也叫艾格,是最早返青的植物,之前草原上的牧民就是以草定年,看着小白蒿返青了,就是一年过去了。牧民问这个孩子几岁时,大家就会说我看见艾格返青了几次,就是几岁了。”
“草原上的一棵草,就是一个字,它们经过千年磨合,组成篇篇文章,使得草原成为有丰富藏书的图书馆。”他说,“草原上的一棵草,就是一名战士,它们组成的生态系统,就是坚不可摧的部队,它们是经历了千万年严酷环境考验的幸存者,是捍卫脆弱生态环境的最后一班岗。草原上的一棵草,就是一位老师,背后藏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草原就是众多专家学者的母校。”
在草原“上课”的3个多小时内,刘书润始终步伐矫健、精气神十足。“刘老在草原上总是有使不完的劲。他今年88岁,还能一腔热血投入到这片草原做生态保护研究,让我不仅看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还看到了一名草原生态保护研究人员坚持不懈的精神,跟着刘老不仅学到了知识,也让我更热爱这片草原了。”铁柱不禁感叹,“刘老还经常与周边牧民交流,向他们普及植物知识、传播草原生态保护理念,牧民保护草原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舍不得离开这片草原,舍不得离开这里的牧民”
“草原上的科研工作者是和当地牧民互相成就的,我们不仅要恢复草地的生态,还要让牧民增加收入。”刘书润说。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上,牧民们在习得研究人员带来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后,将它们延伸、传播至更广袤的草原及更多的牧民。
他和学生铁柱,一到草原上就和牧民打成一片。牧民会告诉他们这片草原的土壤、草种、草质、降水量等情况,也会询问在草原上什么类型的草适合生长。
记者在乌拉特中旗白同嘎查牧民白海豹家中看到,保护草原的标语和各类植物标本整齐地挂在墙上。“之前我们对草原上的植物完全不懂,刘老到这儿后,经常向我们普及相关知识。”白海豹告诉记者,他通过实施减少畜群、进行轮牧等措施,使草场环境有了明显恢复。
如今,白海豹除了致力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还和妻子敖登格日勒成立了白同嘎查奔腾特产销售总店,夫妇二人在自家牧场加工制作销售奶食品,成了当地奶食品加工的致富带头人。“刘老来了还会告诉我们草场里的哪种草吃了对牛有益处。产出的奶好了,产品也就越来越多人喜欢了。”敖登格日勒笑着说,“现在草场越来越好了,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提及对牧民的帮助,他淡淡地说:“其实牧民和草原才是我的老师,我们在这片大草原上共同学习,在这里我很自由,现在都舍不得离开草原和牧民们了。”
做了大量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完成乌拉特中旗植被共7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13个亚型、51个群系,为牧民进行专题培训、发放驼绒黎育苗……
2022年以来,刘书润的身影遍布川井苏木。如今刘书润明显感觉到,牧民的草原保护意识增强了,生产技术水平也提高了。
对于刘书润来说,牧草青青是最美的风景。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草原,他说:“只要心里的这股劲还在,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