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意义创新”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打破以往的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模式,围绕未来体验设计来构建今后的产品与服务蓝图。设计思考是一个以人为本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从人的需求出发,为各种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现存的设计思考一切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需求,这是一种问题解决型的思考模式,先去观察用户如何使用现有产品,定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另一方面,“意义创新”追寻“为什么”,强调创造者内心塑造,假设“人们会喜欢什么”从而进行设计的一个过程。未来体验设计是建立在现有世界观和价值观上,运用推演法来完成的复杂问题设计,因此,在原有的设计思考的基础上,加入“意义创新”思维有望能够为面向未来的体验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可能性。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设计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是当下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当下设计教学与实践的不断多元发展,设计的交叉融合使得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并形成一系列具有探索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趋势。基于此背景,笔者结合自身在未来服务体验设计上的教学经验与反思,提出建立在现有的服务设计思维方式基础上的一种创造与改善服务体验。本文以“意义创新”为基础指导方法论,在服务体验范畴内将研究关注点放在“赋予事物意义”上。不管是有形的物品还是无形的体验,重要的不仅仅是其机能性,人的感情和象征等所具象化出来的“意义”也同样非常重要。在面向未来的服务设计教学过程中,试图通过在设计过程中运用“第三种创新——设计驱动式创新”,结合设计师、生产者、技术供给者、艺术家、社会学者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多样化的诠释,力图构建一个新的设计思考网络,探索一种全新的、整体的、多学科交融的综合性设计方法,从而实现未来体验设计的可能性。
一、“意义创新”赋予事物的意义与价值
“意义创新”(Innovation of Meaning)这一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创新学者,米兰理工大学教授罗伯托·维甘提(RobertoVerganti)提出,他基于美国学者克劳斯·克里彭多夫(KlausKrippendorff)的著作《设计:语义学转向》中提出的产品语意学为基础,在强调产品在使用场景中的象征意义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意义创新”这一概念。该概念颠覆了以往“由外及内(outside-in)”解决问题的设计视角,创新性地提出了“由内及外(inside-out)”的设计方法论。简而言之,在遇到问题时先不急于处理问题,而是先重新考量其内在的“意义”与“价值”,关注使其事物更有意义的原因,而后提出新的方向愿景和新的评判标准,从而以未来的视角出发,探索新的系统,开展创新行为。(图1)
近年来“意义创新”作为一种创造性创新的方法论在国外备受关注,并基本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反观国内在该方向的研究与应用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虽有部分相关译本著作进入我国,但相较于国外而言“意义创新”受到的关注程度并不高,特别在设计领域持有关心或者了解这一概念的人并不多。这一现象无法满足我国设计的多元化发展现状之需求。通过阅读整理国内外文献以及分析国外案例可以发现,目前“意义创新”这一概念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首先是管理领域。罗伯托·维甘提本人从事设计管理研究,领导着“管理、设计、创新实验室”(MaDe In Lab),这是一所设计与创新管理教育的实验室,所以“意义创新”从诞生之初就与管理学有着紧密联系。另外“意义创新”还被用于创新设计领域,面向未来设计。它打破了以往“以用户为中心(UCD)”或者说“以人为中心(HCD)”的产品与服务设计方法模式,提倡从自身出发由内而外地探索价值,赋予物品真正的意义。
通常设计思考的特征主要围绕它的三个设计原则显现出来。从用户理解开始;大量想法产生;快速产出原型。从用户开始或许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然而,当面临有比较大的方向转变的创新设计时,重新构筑情景并质疑其意义就变得更有必要了。“意义创新”在赋予事物意义与价值上主要强调认识与思维的创新,围绕创造者的内心塑造与“意义创新”思路建构的未来体验世界。将多维时空观融入产品、服务、技术、生态与多学科跨领域合作并繁衍出设计创新的课程。将思维创新引入时空性、社会人文的设计实践,思考了解“有形”与“无形”设计的内涵(理论与方法)、范围(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以及与其他专业领域的关系。采用推演法设想未来环境,催化出多维时空中的新意义与物态,促成对未来体验的设计表达,以及对未知世界的艺术想象,激发对造物的创造性思考与创新体验的可能性。
二、塑造造物者内心的未来体验设计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于“设计”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更新。从设计师的视角出发,“创新”是近年来在设计领域无法避开的一个词。“设计驱动式创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并付诸实践。与此同时,创新教育也成了人文发展阶段中的又一新的命题。换之大众角度,更多的非设计师参与到设计工作中,设计由最初的“degsin for people”(为人而设计)转而逐渐演变成现在广泛在使用的设计形式“degsin with people”(与人一起设计)。但随着大众设计意识的觉醒,以及设计手段的普及,设计师与非设计师的界限会逐渐模糊,“degsin by people”(由人设计),这里的“people”其实解释为“大众”,即“设计师与非设计师”更为贴切,换而言之,我们可能会迎来全民参与设计的时代。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我们在现有的时间点对于设计师与非设计师的界定或许是专业设计能力上的差异,但在不久的未来,当所有人都参与到专业的设计工作中来的时候,专业知识与技能或许不再是设计的核心。随着技术(专业设备、人工智能等)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一部分的设计专业技能可能会被技术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与到设计工作者中的人们站在创造者一侧的视角下,需要把目光投射到自身,从个人的内心塑造出发,“由内及外(inside-out)”地发现事物的意义与价值,将其转化成设计内容。
服务设计属于设计中的一个门类。从宏观的设计思考模式上来看,服务设计属于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从整个层面社会的改革创新出发。服务设计下面囊括了用户体验设计以及UI设计。在这之中,体验设计更是提供价值的一种设计,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作品,提供使用体验价值,也可以提供情绪体验价值。基于此,塑造造物者的内心,从丰满自身的体验感开始,通过对意义探索将设计转化为自身的故事,不失为从内在创造价值,面向未来体验设计的一条新道路。
三、意义创新与未来服务体验设计教学案例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智能造物研究所在三年级的项目制课程中开设了“意义革新与未来体验”课程。2021级学生以“饮食”为主题,以“意义革新”为方法论,围绕“构建活性区域饮食生态系统”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项目制课程。
作品《忆食·易时》(图2)以“慢食文化”和“集体记忆”为出发点,在未来语境下通过搜索相关的生物技术,渗透进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提升用户体验,链接未来食物生产。作品的第一部分是情绪。其中分为“情绪定义”与“情绪提取”。“情绪定义”通过探寻“脑电信号情绪识别”技术和“二维空间情绪模型”的可能性,推演出一个可以衡量情绪的标准,并能在用户没有意识、兴趣度高、不会带来其余负担的情况下提取到用户情绪。在“情绪提取”部分利用“生物阻尼识别技术”“生物芯片”以及“基于CNN的脑电信号情感识别”技术来完成。第二部分是食物原料生产。这个部分将依赖于“基因编辑(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与“蛋白质计算设计”来推演实现。另外在一些系统的辅助部分将使用“生物传感技术(电子舌/电子鼻)”来帮助完成。该作品的意义创新价值在于“希望为新杭漂人提高认同感、共创杭州新美食,创造归属感。”作品最终的呈现是基于情绪的视觉化转译,形成一套独特的食材语言输出系统,通过“食”连接杭州外来人的记忆情感。在食材设计上,作品将记忆转译为情绪,通过人的“四感”来转译对于食材的形态材质颜色气味。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据记忆时刻改变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自变量,并辅之以气相色谱质谱仪实时监测食物的味道和气味,严格控制食物的生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回忆某一天的感觉,通过提取记忆转换成食谱,形成食谱日记。该系统中的食物食材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共创性,并赋予着社交意味,能够让拥有共同记忆的人互相被吸引,也可以让拥有不同记忆的人群相互分享。通过对于未来食材系统的设计构想与推演,该设计方案希望可以提供给杭漂群体一个平台,供他们记录和分享他们的记忆,在交流中形成一个社群,打造他们的共同记忆,弥补他们在陌生城市中缺失的归属感。
四、结语
基于传统造物的未来服务体验设计的构建是以设计思考为基础,以“意义创新”为新思路,细述提升设计观念转变、未来设计转型的轨迹、强化设计方法与过程、增强多元设计共存发展的研究。意义创新与未来体验服务设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理论研究上,结合现有教学现状采用案例法、分析法、推演法等,结合当下人们对设计对象进行多样化的诠释,努力构建一个新的设计思考网络,探索一种全新的、整体的、多学科交融的综合性设计方法,从而构建未来体验设计理论的可能性。在实践研究上,结合本人在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智能造物研究所开设的“意义革新与未来体验”项目制课程,探讨在课程考核阶段应体现其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以“重视过程设计,强调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思维”为指导思想,多环节、多层级的考核评价方式全面地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探索并构建“意义创新与未来体验服务设计”理论,寻找有利的依据。
课题:中国美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青年课题《意义创新与未来体验服务设计研究》课题编号:QN2023007
参考文献:
[1] 罗伯托·维甘提.意义创新[M].无振阳,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2] 罗伯托·维甘提.第三种创新:设计驱动式创新如何缔造新的竞争法则[M].戴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吴瑜.设计本质和责任的再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
[4] 克劳斯·克里彭多夫.设计:语意学转向[M].胡飞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5] 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周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6] 张黎.话语如何设计:另类之物与沟通伦理[J].艺术设计研究.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