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探寻福州传统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中传统竹编器具的造型美和功能美。泥鳅篓、竹编软弧和茶焙笼是古法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中不可或缺的竹编器具,这些器具不仅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魅力,并且在制茶过程中各司其职,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传统竹编器具凝聚了古人对自然与生活规律的深刻观察与巧妙应用,体现出古人卓越的造物智慧。
五月初夏,福州夜晚的风中飘过了第一缕茉莉花香,这是福州夏天独有的气息。走进南后街50号的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馆,一摞摞散发着茉莉花茶香的传统竹编器具唤醒着居住于闽江河畔福州人内心深处的希冀,脑海中依稀闪烁着茶艺匠人们用传统竹编器具制作这一国家级非遗花茶的场景,茉莉花与茶在竹编器具中舞动、曼妙旋转,吹来一场自然的芳香盛宴。
福州传统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分为烘青绿茶和窨制茉莉花茶两个部分。采青、晒青、摇青、包揉、炒青、晾青、烘青是制作烘青绿茶的主要步骤。采花、伺花、筛花、窨花、通花、复窨、起花、复焙、提花是窨制茉莉花茶的主要步骤。在这古老的制茶技艺中,竹编器具扮演着关键角色。竹斗笠、泥鳅篓是采青、采花过程中常见的竹编器具,竹编簸箕在晒青、摇青、晾青、筛花、起花、提花等步骤中发挥重要作用,簸箕软弧是伺花、筛花、窨花等步骤中常用的竹编器具,而烘青、复焙则离不开茶焙笼。
泥鳅篓:采茶人的装茶篓
最初人们把它随身携带并装载在腰间用于捉鱼捕泥鳅,所以将它称为泥鳅篓。在茉莉花茶制作过程中,人们沿用它的装载功能将其用以采茶取花。图1所示泥鳅篓的尺寸大约是长32.5cm、宽21cm、高29cm,整体呈竹原色的棕黄色,可分为开口、颈部、器身三个部分。
该泥鳅篓的形状可以看作是倒梯形和六边形的组合。倒梯形是对开口和颈部的形状概括,六边形是整个器身的形状。器物的整体外观沿中线两侧呈对称美,赋予人们平衡美观的视觉享受。
其上收口处,通常由若干条宽约0.5cm的竹篾绕着圆形开口斜向排列着,呈现出绕圈缠绕的姿态,宛如旋转后盘缠的发丝;它们之间的距离由紧密到舒展,最后又聚拢在一起,令这些曲线形竹篾与阴影下的虚曲线交替更迭,展现出器物的柔和与韵律美。
其颈部缠绕着一圈竹编环,由三根约0.7cm宽的竹篾编织而成,酷似麻花辫。交错编织的竹篾,形成曲线并交汇成点,令人于其中体会器物的立体感与层次感。这条精致的“项链”,给器物增添了优雅时尚的氛围,让人们容易忘记它的本来功能——使泥鳅篓颈部牢固保持“束腰”状。
泥鳅篓器身,由多条宽度约1cm的竹篾编织成人字纹,“人”字形整齐重复排列,器物规律和秩序的美感油然而生。此外,器身编织面上残留着模糊的黑色字迹,看起来像是“张记”二字。由此可猜,该器物应该是由一位姓张的师傅编织而成。
泥鳅篓也被福州人称作“卡颈筥”,“筥”是一种竹制食物容器,“卡颈”暗示其脖颈处收缩的形态。在采青取花的过程中,泥鳅篓颈部的设计方便采茶人挂绳携带。相比使用较为庞大且笨重的竹筐,泥鳅篓的使用还简化了采茶人的动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此外,泥鳅篓体积小,更适合采茶人在山间穿梭。
竹编软弧:花香守望者
竹编软弧在福州茉莉花茶制作过程中的伺花、筛花、窨花和起花等多个环节出现,主要用来盛放花或茶。
图2所示的竹编软弧直径约为1.2米,竹篾的青黄色和布条的红色是它的主要颜色。竹篾和织物是它的主要材料,编织面由竹篾编织成圆形,边缘用红色布条包边固定。
竹编软弧的轮廓为圆形,以直径为对称轴两侧镜像分布。整体形状是半圆弧状,向中心凹陷,营造了柔和流畅的视觉曲线美,便于花与茶自然停留在内部,减少了外界影响,又方便伺花等环节操作。编织面用浅黄色和青绿色竹篾编织成回形图案,从中心向外扩散,呈现出更强的层次与动态,营造出一种向外层层递进的韵律美。
在伺花阶段,茉莉花被放置在竹编软弧中,制茶匠人们默默守护着它们的成长。春、秋时节气温较低时,竹编软弧的巧妙弧度使茉莉花紧密堆叠形成小山坡,聚集的热量促进花蕾绽放。夏季气温较高时,花蕾摊开在广阔的软弧面上,吸收夏日气息,唤醒茉莉花的香气。在筛花阶段,还未盛开的花蕾、花蒂填满软弧,等待着下一轮的绽放。在窨花阶段,茉莉花和茶在软弧中相遇交融,茉莉花传递花香的精髓,使花香浸透茶骨,茶中布满花香。起花、提花是制作成品茉莉花茶的工艺步骤,茶叶顺着软弧的弧度飘落到中央,空气中飘逸的茉莉花香仿佛是茶与花最后的告别。
茶焙笼:炭焙之器
在窨花阶段,绿茶吸收了茉莉花的香气和水分,因此需要复焙处理。这是古法炭焙茶的竹编器具,名为茶焙笼(图3),由盖子、网筛和器身焙笼三个部分组成。
该茶焙笼的尺寸大约是长35cm、宽35cm、高47cm。它的整体形状由两个等腰梯形组成,上部为倒梯形,下部为正梯形,两侧以梯形中线为对称轴呈现出对称状。
茶焙笼的盖子为圆形,用约2cm宽的深棕色竹篾编织成紧密但略带空隙的面,竹篾的交错形成了交叠的点与镂空的细小孔洞。盖子设计得比笼身开口稍大,以便开关,并且防止水汽凝结滴落,影响茶叶湿度。
茶焙笼身似一个中部收腰的圆柱体,由多条宽度约2cm的竹篾紧密编织而成。收腰处采用了一根宽约4.5cm的竹篾横向收缩固定,同时有四条约4.5cm宽的竹篾纵向支撑。编织面是经纬篾互相垂直的“人”字纹,紧密排列的“人”字犹如一位位站立的士兵,给人规律感和稳定感,增强了器物的整体性。在形态上,横向收缩的竹篾赋予了器物曲线美,突显了形态的多样性。在视觉效果上,收缩和支撑的竹篾与用于编织的竹篾在粗细、颜色上有所不同,为器物带来了新鲜感和层次感。在功能上,这些竹篾为器身内的网筛提供了支撑力,便于固定。盖子和器身的上下收口是由一条约4cm宽的竹篾围绕成圈,再通过钉接结构与编织面固定,增强了器物稳定性和坚固性,展现了严谨的制作工艺。
茶焙笼中的网筛不仅可以盛放茶叶,还能隔火通气。该竹编网筛大约长32cm、宽32cm、高4cm。从俯视角度看,它呈圆形,两侧以直径为中线对称,十分协调;从正视角度看,它呈现出拱形,以圆心为最高点、随着半径的延伸高度逐渐降低。
网筛的编织纹样形成三圈同心圆,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花朵。宽约3cm的竹篾旋转叠放在网筛中心形成最内侧的圆,仿佛是花朵的花蕊。第二层的圆由宽约0.8cm和3cm两种竹篾构成,0.8cm的纬篾从内向外紧密排列;3cm左右的经篾旋转放置在纬篾上,形成了层层叠加的效果。最外层的圆只使用了宽约0.8cm的竹篾,以中间层的圆为起点向外盘绕延伸,如同盛开的花瓣。随着同心圆的增大,竹篾的宽度逐渐缩小,形成渐变效果,就如绽放的花朵,内圈是花蕊的中心,中外层是一圈圈叠加的花瓣,带来了生命力,形成了放射的视觉效果,具有自然美和韵律美。
茶焙笼不同部位的编织密度有所不同。焙笼盖编织适中,既能炭火热量不散失,又保证了通风和氧气供应。相较于盖子,焙笼身编织得更加紧密,有助于聚集炭火热量,提高烘茶效率。网筛则编织得十分细密,细小密集的空隙既能顺利地运输热气和氧气,又能防止茶叶掉落和烧伤。
手工炭焙茉莉花茶源远流长,福州茉莉花茶手工艺人郑公雨曾说“冰糖茉莉花茶,三分窨花、七分烘焙”。传统的烘干过程中,制茶师需要将网筛放进器身,上铺茉莉花茶、下置炭火,盖上笼盖,茶叶与炭火的热气在焙笼中融合。约30分钟后,香气随着蒸汽漫出焙笼,填满房间的每个角落,这是“看得见也闻得到的花香”,制茶师触碰笼盖边缘打开盖子翻覆茶叶后再次盖上。随着水汽的蒸发,白雾从盖子的孔洞中升起,一种闲适悠然的美好意境徐徐而来,这是来自竹焙笼炭焙茶那温热的70度浪漫。
编织之美
传统竹编器彰显着独特的美学魅力。它们的外轮廓多为几何图形,带来了视觉上的平衡感,具有对称美与理性美。它们的编织面纹样丰富,既有交叠而成的立体点也有围合而成的多形态孔洞,排列、旋转的篾条又为器物注入了动态感和韵律美;有时即使是相同的纹样,在形态的变化下也有着不同的趣味,带来了无尽的惊喜与探索乐趣。竹材清新淡雅的黄色、棕色与绿色是它们的主要颜色,赋予了朴素典雅的气质。触摸着竹材细密的纤维组织,感受着竹节规律的凸起,从指尖传递至内心深处,带来了一场愉悦的按摩体验。从视觉、知觉中充分释放了人们的感官和知觉。
竹编器具在传统茉莉花茶技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制茶胚到窨制茉莉花,竹器都不可或缺。竹斗笠和泥鳅篓为采茶人提供保护和便利;竹编簸箕则是茶叶做青的主要工具;竹编软弧使茉莉花与茶得到精准的挑选和保存,使它们芬芳和鲜艳;而茶叶的烘焙更是离不开竹制的茶焙笼。竹编器具助力茉莉花茶充分展现口感,让品茗者沉浸在芳香之中,享受美妙的茶香体验。
处于福州茉莉花茶技艺中的传统竹编器具,也再次体现了古人的造物智慧。如泥鳅篓,用作装载泥鳅而设计它,如今巧妙地应用于采茶工序,颈部的收缩设计方便采茶人挂在腰间,不仅调整了劳动力线,还优化了操作流程。又如采用织物收边的竹编软弧,织物的轻度保持了弧形形态,便于茶与花的自然滑落,展现了工匠们对落体运动轨迹的洞察。而茶焙笼不同紧密程度的编织面又反映了匠人对水汽蒸发、炭火燃烧等原理的理解和表达。在传统制茶竹器中,我们看到了我国劳动人民对于人的关怀、对于生活场景的观察、对于劳作运动的理解以及遵循世间真理规律下的强大创造力。
传统竹编器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默默奉献,它们点缀着美好、寄予着期盼、织就着过往生产与生活的片段,成为人们积极生活的象征。2007年8月28日,福州传统竹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以竹代木”等系列政策的发布,先祖的技艺、乡土的民俗在岁月的更迭里重放光芒,带着无数游子的乡愁深深扎根在这片古老而又日新月异的土壤,以朴素温婉的姿态向当代人传递着自然的诗意和山间的灵气。
第一作者:郑鑫媛,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福州传统竹编。
参考文献:
[1] 郭莉.福州茉莉花茶文化与两岸临水夫人信俗之渊源探析[J] .福建茶叶,2015.
[2] 巩雪峰,余有本,肖斌,等.不同栽培模式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8.
[3] 任洪昌,林贤彪,王纯,王维奇,闵庆文,张永勋,郑江闽.地方认同视角下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态度l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例[J].生态学报,2015.
[4] 詹黎明.闽东畲族的捕鱼传统与竹制渔具[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
[5] 李昶罕,秦莹.德昂族酸茶的科技人类学考察[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
[6] 陈俊杰.中国茶传统技艺与文化传承:以碧螺春为例[J].食品工业,2019.
[7] 张晓丽.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产品发展探讨[J].福建茶叶,2017.
[8] 李晓娜,王伟.民间编织器物簸箕的研究与设计评价[J].装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