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楼梦》塑造了众多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纵横交错,彼此联系,却又各自独立,每一个人都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书中,小人物贾雨村作为一个线索人物,曹雪芹通过描摹他从穷儒到大官的重重蜕变,一步步将读者引入其中,其形象鲜活可叹。贾雨村在《红楼梦》全书中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觑,分析其形象魅力,探求其生存艺术,对于《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研究和深入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新思考。
关键词:《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贾雨村;生存艺术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任务群有明确要求: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1]阅读小说,发现全书中涉及的人物近乎上千。其中,当然不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这样的主要人物,但书中的小人物,诸如贾雨村、刘姥姥、贾芸等形象同样值得关注,值得玩味,值得鉴赏。聚焦贾雨村这一人物形象,反复阅读品味相关表达,才能不落窠臼,读出新味,防止阅读中的“贴标签”现象,更好地落实“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更加全面地讨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不妨将小人物贾雨村面对不同人物,处于不同环境,置身于不同阶段的典型表现进行梳理整合,以期发现更加复杂多元、独特立体的贾雨村形象,领略其魅力,探究其价值,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新借鉴。
贾雨村,这个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并不多的线索人物,曹雪芹在介绍他的时候,却罕见地全面地介绍了他的姓、名、字表和别号。如此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的人,却是一个忘恩负义、表里不一、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许是贾雨村身上的种种矛盾,让这个人物直挺挺地立在人们心里,因此,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对他产生深刻的印象。在反复的阅读、对比、梳理当中,贾雨村给笔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当属他的“忙”,这也当是他最独特的魅力,以下展开具体论述。
一、“忙”着探新闻,不甘现状
贾雨村是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粉墨登场的。此时的贾雨村只是一介穷儒,因生于末世,家道中落,只好寄居葫芦庙,靠卖字作文为生。想来,曹雪芹笔下的“穷儒”之“穷”并非仅仅指的是经济困难,更有陷入人生低谷的精神困境之意。人在穷途,也只有庙旁的乡宦甄士隐愿意常与他交流。基于此种情形,见到甄士隐的贾雨村,忙施礼赔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街市上有甚新闻否?”[2]其实,作为晚辈,率先和长辈开口搭话原本都在情理之中,但文本中的这一个“忙”字却如此有画面感。每每读罢,都仿佛贾雨村此刻就立在眼前,似乎正面露笑意,急迫不停,步履匆匆。
好巧不巧,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雨村因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悔上被批革职,颇感不耐烦,便款步行游,只听得一人大笑,嘴里还念着“奇遇”二字。贾雨村忙看时,才发觉是在都的旧相识。贾雨村忙笑问道:“老兄何日至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缘也。”一番寒暄之后,贾雨村还不忘问上一句:“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3]至此,这个画面和上文分析的第一个画面非常相似,曹雪芹能不厌其烦,再次挥笔写就,一定费尽心思。当闻声有异时,贾雨村又拿出一副“忙”的嘴脸来,忙着确认是哪位有作为有大本领的旧相识。待到认清是旧日里最为契合的冷子兴,再忙着赔笑回应“奇缘”拉近关系,紧接着还不忘询问都中新闻,这里真可谓是忙中有序的典范!妙哉!
如果说前两回中贾雨村的“忙”实属偶然,那《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类似“忙”的表达就算一个惊喜了。话说第二回中贾雨村与冷子兴相聊甚欢,两人意欲进城畅谈,此时恰巧来了个给贾雨村报喜的人。贾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原来这张如圭打听到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便将此信告诉贾雨村,贾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几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贾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贾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次日,面谋之林如海。[4]这一回,曹雪芹不惜连用了几个“忙”字,将贾雨村的心欢喜,善逢迎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贾雨村绝非“忙”得偶然。而后,曹雪芹再没有花笔墨细细讲述贾雨村忙忙地打探新闻的事情,却只派来了他曾经的同僚张如圭,给他带来了京都最新的新闻,后又安排贾雨村潜心看报,这却再次生动地印证了贾雨村的爱新闻,有计谋,这一笔真正神也。由此也可以想见,贾雨村的忙忙打探新闻之举是从穷儒到知府,从知府到参革的蜕变中从未曾改变过的,相信后续也将一以贯之,继续忙忙地将新闻打探下去,这是不是独属于小人物的一条生存之道呢?这是不是贾雨村独特的生存艺术呢?不得而知。
二、“忙”着寻知己,强大力量
其实,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贾雨村除了忙着向甄士隐打探新闻之外,还忙忙地看上了一个仪容不俗、眉目清明的丫鬟娇杏,当日相见匆忙到何种程度呢?忙到两人还未来得及说上半个字,只是看了两次而已。
而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雨村科举高中,再次偶遇娇杏,已经是“乌帽猩袍”的知府大人了,但贾雨村并没有因为地位的抬升而忘了当年的“巨眼英雄”,这一瞥可以说是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使得贾雨村愈发步履匆匆,急急忙忙起来。他叫人连夜问话,一时一刻也耽误不得。至次日,早有贾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顶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5]谁能想到,当年那“巨眼英雄”“风尘知己”娇杏的偶然一顾,真真能算得上是一眼万年呢?贾雨村白天偶遇娇杏,后连夜问话,第二天一早送礼,到晚上便紧锣密鼓地成了亲。这就是贾雨村的“忙忙”大术:遇事果决,一旦下定主意便马上行动,丝毫不纠结,半时半晌不耽搁。这超高的办事效率,若姑且称之为“贾雨村速度”的话,恐怕再无古人和来者敢比了。
当然,如此高效的办事,贾雨村早不是第一次了,同样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就有迹可循。话说那日甄士隐送贾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待到使人过去请贾雨村再见面时,贾雨村早已不见踪影,只听那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甄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6]想当初,贾雨村在中秋之夜与甄士隐畅饮,欣然接受了甄士隐相赠的盘缠与冬衣。原本,甄士隐还悉心为贾雨村择定了出行吉日——十九,但从十五到十九,漫长的四天时间是“忙忙”贾雨村无法等待的。由此观之,曹雪芹在不同的事件中反复皴染,一个匆匆忙忙,急着赶路寻知己的贾雨村跃然纸上。当然,这里的知己,狭义指的是一眼定缘的红颜女子;广义指的当是能够赏识贾雨村的在权在位者。不难预料,如此忙忙度日,不负韶华的贾雨村,当是未来可期的。
三、“忙”着干事业,知恩感恩
不得不承认,贾雨村可以说是个天生的当官的材料,他既有打探新闻的好习惯,又有超强的寻知己的行动力。果不其然,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贾雨村终于在贾政的暗中帮助下如愿复职,不出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贾雨村便顺利到金陵应天府赴任上班去了。只见他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7]这一回,贾雨村的官职调动同他一贯的作风一样匆忙,区区两月不足,已然官至应天府了,这样的惊人升迁速度必定要归功于贾政。但这一次的情形已俨然不同于上次,回想当年他从葫芦庙出发,匆忙到来不及面辞甄士隐。而这一次,贾雨村虽仍行色匆匆,急于上任,但忙中却不忘拜辞大恩人贾政,竟也似乎又信起了黄道黑道,特意“择日”上任去了。“择日”两个字分量很重,这同样匆忙背后的变与不变,值得玩味。贾雨村究竟信不信黄道黑道呢?似乎也值得辩论一番。
积极赴任后,工作中的贾雨村又是怎样的表现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正描绘了贾雨村工作的情形,此时的贾雨村正在门子的引导下认真学习护官符。贾雨村犹未看完,忽听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报。”贾雨村忙具衣冠出去迎接。有顿饭的功夫,方回来细问。[8]这里突然冒出来的王老爷并不重要,不过是曹雪芹文字的呼吸之处,却吊足了读者胃口,待读者忙忙看下去时,意料之中,青天大老爷贾雨村自然还是在“忙”,他忙赶出去迎接客人,读者也有机会见到了待人周到的贾雨村。
次日升堂,待到徇私枉法,胡乱了断此案后,贾雨村的表现更是令人叫绝。贾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9]信的内容只有短短十个字,但意蕴颇丰。一方面是了断此案后的邀功心切的贾雨村,因此他急忙作书信。但忙中还不忘分作两封,分别向贾政和王子腾汇报此事妥当,为的是让贾家、王家分别领情。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贾雨村能压制住内心的激动和狂喜,极为简略地汇报胜利结果,信中这十个字,看似是不经意的一笔带过,背后又隐藏着贾雨村怎样深的城府呢?令人惊叹。
此后,贾雨村的事业如他所料,一路高歌,接连升官。第一次升官是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书中写道:细问原由,方知贾雨村亦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候补京缺,与贾琏是同宗弟兄,又与黛玉有师从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10]第二次是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书中写道:王子腾又升了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不题。[11]到这里,贾雨村靠着自己过人的天赋、超强实力和过硬的后台不断加官进禄,同贾家、王家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起来,成为了利益共同体,成为了贾家、王家的自家人。这里所谓的自家人并不是客套话,别忘了,在第十六回中,贾雨村就成了贾琏的同宗弟兄。同样,第五十三回中,王子腾的官越做越大,贾雨村也并没闲着,能跟着王子腾一路升迁,可见葫芦案事件的胡乱论判,奠定了贾雨村坚实的事业基础,由此说他是忙着干事业,并能“知恩图报”,因此,与四大家族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当然,除了正面写贾雨村的忙,在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曹雪芹也借平儿之口谈过贾雨村的事业,可谓是有计谋、有手段,将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谁知贾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偿,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12]从平儿的话中不难推测,贾雨村在十年的事业黄金发展期,丝毫没有犹豫彷徨,反而匆匆忙忙,一直坚定地行在路上,所以即使是下人,即便是女性,丫头平儿也能将他的“典型工作案例”脱口而出。十年啊,贾雨村工作努力,不断加官进爵,怎能不忙?
四、“忙”着访亲友,维系情意
贾雨村的日常,除了探新闻、寻知己、干事业之外,更注意对于亲友之间关系的维护。上文提及的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中就写道:细问原由,方知贾雨村亦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候补京缺,与贾琏是同宗弟兄,又与林黛玉有师从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13]“同路作伴”四字意味深长,可见贾雨村由此开启了拜访同宗贾家的忙碌生活。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也不难发现,贾政与贾雨村的互动非常多,游大观园活动伊始,贾政便说:“我们今日且看看去,只管题了,若妥当便用;不妥时,然后将贾雨村请来,令他再拟。”[14]由此,可见贾雨村的才情在贾政心里地位之高,也可看出贾雨村到贾府来是很寻常的事情,已然不用客套寒暄,而是可以共议要紧事的自己人了。紧接着,这一回中,还有看似是闲笔,其实是神来之笔的一处。原文写道:说着,引人出来,再一观望,原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又值人来回,有贾雨村处遣人回话。[15]游园伊始,贾政惦念贾雨村;游园过半,贾雨村遣人回话。这样的联系频率放在如今也是令人震惊的,真不愧是匆匆忙忙贾雨村,果然是维系人情的高手,难怪贾政成日对他念念不忘!
再有,在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贾雨村来访,贾宝玉显得很不开心。宝玉一面蹬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16]从宝玉不耐烦的唠叨和抱怨中,不难猜出贾雨村到贾府探访之勤。读到此处,又一匆匆忙忙的贾雨村立在心头了,实在有趣。
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贾政又因贾雨村拜访,宝玉表现不佳而生气,这里可以再次证明贾雨村将与贾政的关系维系得非常好。只听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贾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17]当然,连王子腾都能够得到的贾雨村又怎甘心仅与贾政交好呢?
将贾雨村与贾府关系说得最透的,是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书中写道:这里贾琏出来,刚至外书房,忽见林之孝走来。贾琏因问何事,林之孝说道:“方才打听RVTBcrEMgy+96fvh96GVfg==得贾雨村降了,却不知因何事,只怕未必真。”贾琏道:“真不真,他那官儿也未必保的长。将来有事,只怕未必咱们脱得干净,宁可疏远着他们好。”林之孝道:“何尝不是,只是一时难以疏远。如今东府里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那一个不知。”[18]如果说贾雨村跟贾政的交好最容易理解,毕竟都是读书人,又有黛玉一层关系。但有意讨好贾宝玉,且跟贾赦也好,跟东府的贾珍居然“更好”,可见贾雨村访亲交友的实在本领。而维系这一切的功劳,只怕还得归功于“忙忙”二字了。
综上所述,贾雨村这样一个所谓的小人物,能够在末世穷困中踏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羊肠小道,总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有人说,贾雨村的蜕变是人物形象解析的重点。[19]而笔者认为,说他是奋斗者也罢,骂他是钻营者也罢,贾雨村的蜕变过程固然重要,但蜕变过程中从未改变的东西同样引人深思。那个永远行色匆匆,忙忙赶路的贾雨村,矛盾鲜活,有趣可叹,令人久久难忘,也是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和价值的。纵观全书,如果像“敏探春”“时宝钗”那样,给贾雨村也来一个一字评,再没有比“忙”字更合适的了,这也可算是贾雨村作为小人物的生存艺术,是独属于贾雨村的一本生存宝典吧!
阅读中,时时处处能感受到作者曹雪芹对贾雨村这个人物塑造的精心,而《红楼梦》中被精心雕琢,极具魅力的小人物又哪里只有贾雨村一个呢?“忙贾雨村”只是万千小人物中的一个代表,对他褒与贬也好,对他爱与憎也罢,更重要的是,透过对贾贾雨村生存艺术的分析与思考,能够汲取更多《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究的营养。耐心咀嚼文本,多角度地对比分析,自然能获得不寻常的绝佳阅读体验,也终将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与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1-12.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1.25.35.21-22.15.37.59.62.204.717.644.204.218.229.431.439.1002.
[19]孙淑敏.穷儒贾雨村的蜕变[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3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