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的论辩技巧

2024-09-25 00:00刘崎岷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4年8期

《齐桓晋文之事》是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主要讲述了孟子说服齐宣王实行仁政的故事,强调了国君要关心人民,爱护人民。那么,孟子在说服齐宣王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论辩的技巧呢?下面,笔者就来详细地谈一谈。

一、转移话题

一开始,齐宣王便问孟子能不能给自己讲一讲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齐桓公和晋文公是春秋时期五霸中的两位。齐桓公通过联合诸侯讨伐楚国成为当时的霸主之一。晋文公在混乱中支持周室,破楚救宋,也成为当时的霸主。他们称霸一方不是因为实施仁政,而是依靠武力。他们这种凭借武力来称霸天下的政治主张被儒家称为“霸道”。儒家还提出了一种以仁义治理天下的政治主张,即“王道”,它与“霸道”是相对的。

齐宣王提到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情,实际上是想和他们一样以武力来称霸天下。孟子向来崇尚“王道”,明显不赞同他的看法,也不想和他继续聊与“霸道”有关的事情。于是,他便以“我还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我们不妨来说说‘王道’吧”,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齐宣王紧接着问道: “一个人要有怎样的德行才能称王呢?”他在不知不觉间放弃了询问与“霸道”有关的事情,转而与孟子讨论君王的德行。如此一来,孟子便可以顺利地阐述关于“保民而王”的思想。

在得知“使百姓安居乐业的人便能称王”后,齐宣王明显对自己没有信心,便问道: “我这样的人也能够让百姓安定吗?”孟子给予了肯定的回答。齐宣王便追问孟子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孟子便引出了与齐宣王有关的“以羊易牛”这件事来说明理由。原来,齐宣王曾不忍心属下宰牛(牛站在那里直发抖),便让人用一只羊替换那头牛。孟子告诉齐宣王: “看到牛在发抖而心有不忍,选择放它一条生路。这说明您有不忍之心,这种不忍之心正是君王施行‘王道’的基础。”齐宣王表示认同,并提到有些百姓觉得自己用羊来代替牛是因为吝啬。孟子便围绕“牛羊何择焉”进行论述。他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百姓批评齐宣王“吝啬”辩解。他提到: “您以小的动物换大的动物,百姓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牛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那么羊又做错了什么呢?其实,牛与羊并无区别。您只是看到了牛,而没有看到羊。不过没有关系,这已经算仁了。品德高尚的人看见动物活着,便不忍心看它们死;听到它们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您就是这样的人。”齐宣王听了孟子的话感到非常高兴。孟子成功将齐宣王的注意力从齐桓晋文的事上转移到了对仁义的思考上。

二、迂回劝说

在谈论了“牛羊何择焉”之后,孟子仍然没有直接告诉齐宣王要施行仁政,而是借助一连串的比喻来迂回地劝说对方。他告诉齐宣王: “您之所以未实施仁政,并不是无能,而是未曾尝试过。”为了让齐宣王真正地选择“王道”,施行仁政,彻底打消他渴望通过行“霸道”而统治天下的想法,他明知道齐宣王想要做什么,却假装不知道,转而列举了行霸道的种种害处,运用排除法一针见血地指出齐宣王心中所想的做法是错误的,并指出他这样做将难以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之后,他以“仕者” “耕者” “商贾”和“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等人为例,为齐宣王绘制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之后,他详细阐述了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这里,他主要提到了两个要点:一是“制民之产”,二是“谨庠序之教”。 “制民之产”就是让百姓有固定的产业。有了固定的产业,就能维持生计,他们才能长久地在这个国家生活并且不变心。 “谨庠序之教”就是要重视教育。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提到: “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

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当时,君主大都凭借武力来统治天下。行“霸道”是当时的一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想要劝齐宣王行“王道”,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对话的过程中,孟子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接谈“王道”,而是从齐宣王问的“齐桓晋文之事”入手引出话题。在这个过程中,他既论述了用武力统治天下的危害,又委婉地指出了施行仁政的好处。之后,他还是没有从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了齐宣王的做法,赞美其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励齐宣王行“王道”。

简而言之,孟子的核心论点是“保民而王”。在论辩的过程中,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迂回地劝说对方,探讨了行“霸道”的潜在危害,以及行“王道”的可能性、好处、措施等,成功地说服了齐宣王。

本文系泰兴市教学研究课题《“巨体而微”的高中小说大单元教学研究》(编号:2024txjyyb019)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