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徐敬洪
教学背景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小学3~4年级学生应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能解释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以及声音高低、强弱的改变与振动幅度变化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通过敲击音叉进行实验,从而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原因。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并发出声音,从而说明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从而说明声音的强弱变化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传统实验虽然能比较好地呈现音叉的振动幅度,但是无法对声音的强弱进行量化,我们只能通过感官主观地判断声音的强弱,使得实验结果缺乏数据,不够客观。
在本次案例中,我们将借助行空板、模拟声级计等开源硬件对声音的强弱进行量化,把实验结果更加直观、客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声音强弱变化和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跨学科实验,知道物体振动幅度的变化能引起声音强弱的变化。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以“敲击越用力,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分贝值越高”为证据,说明声音强弱的变化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探究实践:能够利用多种感官以及跨学科的工具,如模拟声级计等,描述声音强弱的变化。
态度责任:具有敢于探究身边事物特性的勇气,提高探究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物体振动幅度的变化能引起声音强弱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说明声音强弱的变化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一、材料准备
行空板1块、模拟声级计1个、音叉一套、杜邦线若干。
二、制作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的制作比较简单,学生可利用杜邦线将模拟声级计连接到行空板上。为了避免实验过程中产生其他变量,需要把模拟声级计固定在音叉上,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实验装置搭建如图1所示。
■
图1
三、编写硬件程序
程序界面设计如图2所示,行空板的程序主要用于记录音叉振动后声音的分贝大小,通过声音的分贝大小反映声音的强弱。由于音叉被敲击后,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动态变化的,为了更加准确地记录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数据,我们点击“开始测试”按钮后,程序将持续记录声音的分贝值,直到“结束测试”按钮被按下。当学生结束测试后,程序会自动提取测试期间的最大分贝值,作为该次测试的最终分贝值。完整程序如图3所示。
■
图3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生活中有关声音的视频,如鸟叫声、火车行驶声、汽车鸣笛声、学生读书声等,让学生认真聆听这些声音,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边其他常见的声音,体会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些声音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由代表进行回答。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这些声音既有“叽叽喳喳”,也有“轰轰轰”,不同人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而这种声音表现出来的差异我们称作“音色”。除此之外,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还有“大小”的不同,我们把声音的“大小”称为声音的“强弱”。
二、实验探究
1.教师讲解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正确连接装置的操作后,需要向学生强调的是模拟声级计的位置不仅要固定好,且实验过程中不能发生变动,避免模拟声级计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其他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开始后,教师点击“记录环境分贝”按钮,记录当前环境的声音分贝值,以此作为空白对照组数据。接着点击“开始测试”按钮后,程序便会不断地记录环境的分贝值。教师开始敲击音叉,学生就可以观察到音叉的振动。等待音叉发出的声音完全消失后,师生再次观察音叉,会发现音叉振动也随之消失,此时点击“结束测试”按钮,程序自动显示测试过程中记录到的最大声音分贝值。
教师继续试验,并不断改变敲击音叉力度的大小,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并结合音叉的振动情况与实验中所听到的声音大小,以及记录到的准确的声音分贝值,就能总结并分析得到实验结论。
2.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师的示范操作与提示,展开实验。在本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小组的分工,明确实验操作员、实验记录员等不同人员的职责。由于敲击音叉的力度是主观的,每组学生可以自行定义敲击力度为“较轻”“中等”“较大”三种,将每种敲击力度产生的振动幅度和声音分贝值记录下来。除此之外,音叉的振动幅度同样无法量化,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准确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定义能准确区分振动幅度的形容词,分别为“较大”“一般”“较小”三种。
环境中的声音容易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绝对的安静,小组之间也应该拉开一定的间隔,防止不同小组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互相产生干扰。最后,学生填写如下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记录表
■
三、分享总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分享实验数据及小组实验结论。分享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实验过程中敲击音叉力度的变化、音叉振动幅度的变化、声音分贝值的变化,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验数据,初步分析物体的振动幅度变化与声音强弱变化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当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就越大,产生的声音分贝值也越大。由此说明,当物体的振动幅度发生变化后,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分贝值也越大,反之,声音的分贝值越小。即物体的振动幅度由大变小,所产生的声音则由强变弱,反之,则声音由弱变强。
教学反思
本案例围绕“生活中的声音”这一情境展开,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音色”“强弱”等概念,让学生对声音的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原因。
本案例是一个以音叉为主要实验器材的经典探究实验。为了解决传统实验过程中声音无法量化的问题,我们借助了一些开源硬件,在一定程度上把传统实验数字化,让实验结果更直观。
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实验的操作难点主要是如何控制环境的声音、如何正确描述敲击音叉力度的变化以及音叉振动幅度。因此,在课堂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绝对的安静,维持班级的纪律,控制学生小组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实验开始以及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描述敲击音叉的力度以及音叉的振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