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战国乱悠悠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大动荡的历史时期。此前的西周时期,周王室实力相对强大,深孚众望,但无道的周厉王、周幽王成为王室命运的转折点,正如史书所记:“幽、厉礼乐崩坏,诸侯力政,转相吞灭,德不能怀,威不能制。”周厉王暴虐成性,奢侈专横,还不许公开议论他的过失,百姓只能“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最终百姓揭竿而起推翻了他的统治。后来的周幽王更是荒唐,烽火戏诸侯以博美人一笑,失信于天下,以致犬戎来犯无人施救,京师化为瓦砾,西周灭亡。
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但王室实力已大不如前。周桓王时,王室与郑国发生冲突,周桓王亲率陈、蔡、虢、卫四国讨伐郑庄公。繻葛之战,郑庄公打败周王的军队,并且射伤了周天子。周王室颜面扫地,再也无力约束各地诸侯了。
王室衰落,诸侯并起。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此起彼伏,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比较强大的诸侯之间不惜大动干戈。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做过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春秋无义战,战国更无义战。战国时期,战争更频繁,更残酷,规模也更大。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主要是称霸。而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目的就是为了灭国,占领土地和人口。以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为例,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约45万人。
二、乱世生变
乱世之变——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在经济上,铁器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牛耕开始普遍推广,使得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铁器在春秋末年已经出现,但不普及,进入战国以后,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业,都已经离不开铁制工具。《管子》里谈道:农夫必须有铁制的耒、耜、铫,女工必须有针和刀,制车工必须有斤、锯、锥、凿,否则他们就不能成其事。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和广泛使用既增强了开荒的能力,使可耕地面积增多,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春秋中晚期,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随之而来的是私田的不断增多,土地逐渐可以交换,甚至买卖,井田制渐趋瓦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也开始转变,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封建个体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工商食官”的局面逐渐破坏,出现了个体手工业者、商人。他们的行业很多,内部分工还很细,有铁工、木工、纺织、制陶等。战国时期,参与商品交换的种类繁多,商品交换的地域也相当广。商业繁荣使得城市也空前繁荣,出现了一些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乱世之变——思想争鸣空前。在思想文化上,随着春秋末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社会也进入到一个“注重人事”、“私学”大兴、“百家争鸣”的新时代。在那时,传统的神权观念和神权思想受到了“德”“仁”思想的猛烈冲击、批判,“礼”思想、“法”思想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础;“士”(知识分子)阶层出现,私学大兴。这些“士”阶层有文化知识,有政治谋略,有军事才能,他们的活动不受国界的限制,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统治者的礼遇,从这个意义上讲,士人的活跃,奠定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基础。例如,春秋末期,邓析在郑国聚徒讲习法律;孔子在鲁国聚徒讲习六艺,后来发展为儒家学派;春秋战国之际,墨翟又聚徒讲学,发展成为墨家学派。此后,个人著书立说蔚然成风,道、法、名、兵、阴阳、农、杂等学派相继出现。此时,社会上出现很多书籍,学术文化开始步入民间,整个社会的文化、科学水平得到提高。当时各诸侯都想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中保存自己的国家,巩固自己的统治,强化中央集权。面对这样的形势,儒家、道家、墨家等各派都力图解决君王的各种问题,即开始了后世学者所称道的先秦诸子之间的“百家争鸣”。就这样,一班“方术之士”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乱世之变——变法运动兴起。春秋战国时期500多年的战乱纷争一方面造成生灵涂炭,另一方面也为统一创造了条件。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条件。面对弱肉强食的局面,改革成为许多诸侯国的选项,变法成为春秋战国的时代潮流。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变法使齐桓公成为首位霸主;秦国的秦穆公改政使秦国迅速强大并击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吴国的伍子胥变法使吴国大破楚、越两国;越国的范蠡改革使越国成功灭吴。战国时期的变法有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赵国的赵武灵王变法等。
乱世之变——封建制度确立。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剧变,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大量的私田被开垦,出现了封建地主与农民两个阶级,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各国通过变法运动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
乱世之变——民族交融加速。春秋战国是民族关系大发展的时代。战国时七国疆域内的各民族与华夏族交往十分密切,已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各民族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共同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赵国“胡服骑射”,是这一时期民族大交融的缩影。当时,中原各国的服饰深受传统礼制的影响,上衣下裳、长袍宽袖,各个阶级按照等级划分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利于骑兵作战。胡服有别于中原服饰,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精简轻便,所以胡人骑兵机动灵活,能在战场上游刃有余。
赵国与“三胡”(林胡、楼烦、东胡)、义渠、中山等游牧民族接触,国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后裔,胡文化在赵国有一定文化土壤。赵国百姓经过长期与戎狄胡地的各族人民相互交流融合,许多中原文明传入了戎狄部族,赵国也向戎狄部族学习畜牧马匹,购买牛、羊、皮毛等物资。可以说,这样的环境使得赵国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为“胡服骑射”在赵国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决定效仿胡人。通过这次改革,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在不断提升,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进一步深化。赵国的民族交融不是偶然现象,其他诸国也发生了区域性民族交融。在某种程度上,赵国的“胡服骑射”,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大交融,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