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总复习,犹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马拉松,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最大化地提升复习效率,是每位师生都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与广大师生深入探讨中考历史的复习方法与技巧。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知识,能为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奠定稳固基石,是学生应对各类试题的坚实后盾。中考备考时,学生应紧扣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掌握。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熟记基础知识,还要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剖析。简单的背诵虽然可以暂时记住知识,但无法形成长久的记忆,更难以在解题时灵活运用。因此,学生应尝试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和整合,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加强理解记忆。例如,在复习历史时,学生可以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将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科技成果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以统编教材中的中国古代史为例,学生在复习时可以从夏商西周开始,逐步推进到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学生都可以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对知识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归纳。以唐朝为例,学生可以先了解唐朝的建立背景和过程,然后深入研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况,同时关注“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此外,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程度。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可以形成一幅完整的唐朝历史画卷。
除了对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外,学生还可以尝试通过回忆的方式,检验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复习过程中定期回顾已经复习过的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或者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复习效率,确保在中考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试题。
因此,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是中考备考的关键一步。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解题时游刃有余。
二、抓住重点,适度拓展
学生在备考时,必须全力以赴,深入钻研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社会现象等,构成了历史学科的骨架。学生应着重把握这些要点,通过深入学习构建出系统而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仔细聆听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将分散的历史知识碎片串联起来,形成清晰、有层次的知识网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在考试中迅速定位答案。
1.专题复习是备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学生可以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一个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应围绕具体问题展开复习,通过分析和解答问题来巩固和拓展历史知识。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可以围绕“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这一中心问题,梳理出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2)“两个关键”——关键词、切入点。“关键词”是理解历史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应善于抓住关键词深入分析历史问题。“切入点”则是解题的突破口,学生应学会从多个角度寻找切入点,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问题。例如,在复习世界现代史时,可以关注“冷战”这一关键词,从多个角度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三个模式”——“小切口,深入分析”“大跨度,高度概括”“多层次、多视角”。这三个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复习思路和方法。“小切口,深入分析”要求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大跨度,高度概括”则要求学生能够跨越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地区,对历史事件进行宏观的概括和总结;“多层次、多视角”则要求学生从多个层次和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形成全面的认识。
(4)“四个思考”——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外问题对比的思考;热点问题的综合思考。这四个思考方向有助于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升历史学科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可以思考古代的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或者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与现代科技进行对比分析。
2.采用纵横比较和融会贯通的复习方法。
(1)横向比较法就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找出异同点。例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可以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及它们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纵向比较法则是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相关历史放在一起复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例如,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时,可以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的政治变革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它们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学生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相关史事、表格数据等对教材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史时,可以关注课本中的插图和表格,了解古代文化的成就和特点,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面貌。
抓住重点、适度拓展是学生在备考历史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
三、强化训练,重视反思
学生在日常复习过程中,应当坚持每天进行适度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不仅是对已复习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复习效果的有效检验。通过做一定题量的练习,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逐步提高审题能力,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方法,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在强化训练中,学生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时,学生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答题方向。例如,在解答历史试题时,学生应首先审中心词,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内容;其次审限定词,注意时间、空间、国家或地区等限制条件;最后审分值,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案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答非所问,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规范答题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在答题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答案的规范性和条理性。具体来说,答案要点应序号化,以便阅卷老师快速了解答案结构;答案内容应顺序化,按照题目要求或知识逻辑进行排列;同时,答案还应重点化,突出核心要点,避免冗长和重复。
(3)学生还应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述,避免答案口语化,以体现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
以材料解析题为例,学生在解题时,首先应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这些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和关键所在。其次,学生应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解读。在解读过程中,学生应注意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回答问题时,学生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表述方式。同时,学生还应注重答案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答案清晰和易于理解。
除了以上提到的审题和答题技巧外,学生还应在强化训练后注重反思和总结。每完成一套练习题后,学生都应认真分析自己的答题情况,找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为中考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总之,强化训练和反思总结是学生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通过适度的强化训练和及时的反思总结,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和应试能力,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还应注重在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确保自己能够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