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02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在多处提到爱国主义教育。所以,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也特别注重考查爱国主义内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略陈己见,希望对学生中考备考复习有所裨益。
一、借用细节性材料,充实认识的厚度
现行历史教材所呈现的多为结论,而中考试题往往给学生展示的是一些细节性材料和学生较为陌生的新情境,要求学生基于史料阅读,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其间,“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在润物细无声处滋润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实了历史认识的厚度。
例1.(2024·陕西)下列分别是我抗日军民在华北破袭铁路统计图和破袭铁路线场景。场景反映的破袭行动高潮出现在( )
A.五四运动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本题考查了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材料提供的是图表史料,而这些历史细节学生此前并没有接触过。由数据图可知,1940年8月,敌后抗日军民破袭行动达到高潮。由图片信息可知,抗日军民在当时主要是破袭铁路线。教材对百团大战有具体叙述,但本题提供的是一种细节性材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百团大战的意义:它摧毁了敌人的交通线,粉碎了敌人的“囚笼政策”。解答此题,学生的家国情怀也油然而生。
例2.(2023·江苏泰州)1950年8月,泰州人柳溥庆所在的北京人民印钞厂接到印制“国家名片”的紧急任务,在没有相应印制设备的情况下,他带领工人改造印制机器,创新工艺流程,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因此,他当年获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劳模。这一事件折射出( )
A.新政权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顺应民心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顺利实施
如同例1,例2所呈现的依然是细节性材料。试题通过介绍柳溥庆获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劳模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新政权得到了人民的热情支持和衷心拥护,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同新中国。教材中虽然也提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但例2中的这些细节性内容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由此可见,在备考中,学生要多关注一些真实且内容翔实的材料,在史料实证中,达成历史解释,进而激发爱国之情。例如,在复习抗美援朝时,学生可以参考《割裂世纪的战争——朝鲜1950—1953》中的史料:“战斗中,士兵在积雪地面野营,脚和手冻得像雪团一样白,连手榴弹弦也拉不出来……”可以想象,此次战役的惨烈超出我们的想象,中国人民为了赢得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又如,在复习三大改造时,学生可阅读史料:“中共采取了‘两面夹击、网开一面’的政策。‘两面夹击’,一是用农业合作化来促工商业改造,一是用私人企业中的工人来促资本家。‘网开一面’,就是给定息,安排资本家及其子女的工作,给予政治上的待遇,实行‘和平赎买’。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中国的资本家敲锣打鼓,交出自己的企业,有的甚至交出自己的私人财产。”以上内容具体、真实、丰富,学生在接触到这些文字后,可以进一步理解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具体措施及意义所在,从而浸润爱国情怀。
二、巧用跨学科素材,增添认识的广度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它旨在促进学
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事实上,除了传统史料之外,一些跨学科素材也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学习过程中,音乐、美术、文学、戏剧、建筑等,都可以聚焦相关主题,渗透情感价值,增进历史认识的广度。研究历年历史中考真题,笔者发现中考命题者也很重视从跨学科视角来考查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3.(2024·甘肃兰州)歌曲《长城谣》唱道:“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骨肉离散父母丧……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据此判断,“大难平地起”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试题以《长城谣》歌词作为切入点,体现了跨学科性质。由“长城外面是故乡”等关键信息可知,东北地区是这些离散百姓的故乡。所以,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九一八事变相关。通过试题,考生也深刻认识到日本的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要高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例4.(2023·山东聊城)“佐圣主东戡闽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乡侯,前后逾三十年,实同是鞠躬尽瘁;维贤臣生并湖湘,位兼将相,地下若逢曾太傅,纵横已万余里,庶无负以人事君。”这副挽联称颂的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曾国藩
D.邓世昌
本题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试题切口小,以挽联为依托。该挽联也属于跨学科素材,选自于曾国荃的《挽左宗棠联》。从“西定回疆”“鞠躬尽瘁”等字里行间,学生能够能体会到左宗棠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利益的真情实感。再如,2023年江苏扬州中考历史卷第6题以木刻版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考查抗日战争;2023年山东东营中考历史卷第27题以报刊《时务报》《国闻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影视作品《英雄儿女》《跨过鸭绿江》考查戊戌变法、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2023年湖北武汉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卷第31题以抗战家书为线索考查抗日战争……这些试题形式多样,但无不凸显浓郁的爱国之情。
所以,在复习时学生还要多留心跨学科素材。例如,在复习戚继光抗倭时,可搜集后世绘制的戚继光画像、戚继光的诗文、书法等多种形态的资料。在复习改革开放内容时,学生可赏析《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在品读歌词的过程中,相信学生一定会感受到祖国正在走向富强。
三、善用对比性题材,提高认识的高度
历史在不断向前演进,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由衷地感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新课标强调大单元教学,便是要求我们从长时段、宽范畴的角度来审视历史,感受其中的变化。如此,也能提高历史认识的高度。
例5.(2023·安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等。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一直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受尽列强的欺凌。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夙愿,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入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外交布局。
——据宫力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条约”的名称及性质。
(2)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建立后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谈谈20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历程给你的启示。
本题材料横跨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入新时代四个阶段,逐一列出了当时的外交概况。晚清和民国的外交是丧权辱国的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进入新时代以后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由此观之,民族独立是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在新旧时代的对比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得以强化。
例6.(2023·江苏镇江)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6年后,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40%。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推行一五计划
本题以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为主题,分别罗列了20世纪20年代和1956年后上海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深受“三座大山”压迫,而1956年后我国实行三大改造,通过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促进了工业发展。这种纵向比较,增进了学生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
在复习中,学生要尝试从长时段去观察历史,以实现“古今贯通”。例如,在复习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时,考生需要主动梳理出中国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然后再进行比较,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复习时,除了纵向对比外,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例如,在复习抗战史时,学生可以查阅以下数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日军出国作战共伤病战死287.4万人。其中,89万余人死于太平洋战争,多达198.4万人死于中国战场。这些直观的数据更能够让学生领会到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从而厚植爱国情怀。
总之,将爱国主义教育充分渗透到中考历史复习中来,学生需要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多关注细节性材料、多留心跨学科素材、多联系对比性题材。如此,我们方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