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通信(002465)是无线通信、北斗导航领域双料龙头企业,以无线通信业务起家,现覆盖“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数智生态”四大领域,是行业内用户覆盖最广、频段覆盖最宽、产品系列最全、最具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企业之一。公司军民属性兼备,将充分受益国防信息化推进与北斗下游产品放量。此外,公司依托在卫星通信、北斗、无人系统等领域的积累,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中长期业绩同样可期。
海格通信是行业内用户覆盖最广、频段覆盖最宽、产品系列最全、最具竞争力的重点电子信息企业之一,主要业务覆盖“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数智生态”四大业务领域。
截至2024年上半年,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持有海格通信25.31%股权,为海格通信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为海格通信实际控制人。2023年11月份,中国移动定增入股海格通信,获配4,011,659股,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中国移动大幅增持公司股票至34,737,459股,占公司总股本1.40%,位列公司第四大股东。
2024上半年,公司与中国移动深入探讨和开展在“北斗+”行业应用拓展、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空天地一体化协同发展等领域的业务协同,逐步完善形成了双方联动的产投协同机制,目前正重点推进在模组、芯片等项目的深入合作。海格通信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相关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快技术攻关和市场突破,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根据德邦证券分析,2018年至2023年,海格通信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连续多年双增长,业绩持续稳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141万元,同比减少9.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83万元,同比减少37.11%,主要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以及公司在北斗、无人、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6G等新兴领域研发费用同比增加,同时公司大幅加大民品业务拓展投入。
公司上半年北斗导航领域实现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275%,毛利率60.73%,同比增长15.52pct,其中,北斗三代产品持续获得新增订单和实现产出交付,拉开了平台系统二代北斗大规模换装三代的序幕。另一方面,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抢筑市场空间,上半年研发投入4786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8.47%,同比增长13.55%。
申万宏源指出,北斗系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北斗三号已实现全球覆盖,向全球提供服务。北斗系统深入军民领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电力等十几个民用行业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深度推动北斗系统拓展海外市场。北斗导航能够为中国军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定位、授时等服务,但目前应用水平同美军仍有明显差距,存在未来迭代升级空间。
海格通信是国内最早从事无线电导航研发与制造的单位,始终与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同频共振,紧跟卫星导航设备及芯片研制,具备核心技术优势,拥有国内领先的高精度、高动态、抗干扰、通导一体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率先实现“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依托全产业链研发与服务能力优势,成为“北斗+5G”应用领先者。
军用方面,根据海格通信年报,北斗三号大规模换装将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相关需求将持续增长;民用方面,公司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优势,聚焦交通、电力、应急、能源等细分行业领域,加速北斗民品产业化推广,构建“北斗+”时空应用。公司还参编3项北斗国家标准并获正式发布,为民用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标准依据,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
卫星互联网是第三代基础设施革命,我国正在加速部署,手机、汽车直连卫星有望打开低轨卫星广阔民用市场。海格通信深度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信关站相关核心产品、终端等多个在轨试验项目竞标入围,射频、基带芯片成为正式研制单位,同时,公司持续扩大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关键零部件在国内众多主流手机厂商的覆盖,并持续突破“汽车直连卫星”业务,卫星通信设备及通导产品在国内多家大型车企乘用车上装测试,有望完成卫星互联网从芯片到终端的全产业链布局。
同时,海格通信基于在无线通信、北斗导航、无人系统、频谱管理与模拟仿真等方面的深厚技术基础,系统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目前已布局开展的业务包括打造服务低空经济的智能无人系统,为生产作业、公共服务和航空消费等新场景提供智能无人机平台;打造低空无人飞行器空域管理平台,提供低空频谱规划与动态管理、无人飞行器管理、无人机侦测防御管理等功能;提供低空经济无人平台飞行培训和认证服务等。
此外,海格通信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投资者现实和长远利益的平衡,积极合理回报投资者;自2010年上市到2023年,公司共实施14次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超34亿元,平均分红率高达53%,公司业绩的稳健增长贡献长期高比例分红,也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