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表现力是指学生在舞蹈表演中体现出来的感染力、表达力和感官层面的强烈印象,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评价学生舞蹈水平的重要参考维度。学生只有具备舞蹈表现力才算是真正掌握舞蹈表演的精髓。在中职教育阶段,教师要注重这种表现力,采用科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舞蹈艺术,感受舞蹈艺术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体悟舞蹈思想感情。
关键词:中职学校;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学生学习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为重要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更新、调整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舞蹈表现力的概念较大,需要教师找到合适的培养路径,采用多样化活动与教学模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贴近,让学生全面发展,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来掌握,激发学生的舞蹈艺术天赋,将学生培养为优秀的表演人才。
一、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艺术感染力,提升整体质量
提高舞蹈表现力是提高舞台表演质量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学生真正地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的表演更具感染力,并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魅力。通过完美的舞蹈表现力,可以增强舞者表演的魅力,让观众的目光聚焦在身上。舞蹈表现力作为重要概念,有利于通过细节来展示舞蹈中的人物特点和个性,呈现丰富多彩的内涵。通过精湛的技巧和熟练的动作,可以使舞蹈呈现出更生动、独特的形态,增强其魅力,丰富其内涵,提高其艺术效果,并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
(二)达成情感共鸣,吸引观众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理解内在情感,通过培养舞蹈表现力,明确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促进学生从情感方面作为思考维度,更有利于将表现力和情感相互对接,真正把握舞蹈中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展现其中的情绪。有利于学生的舞姿更富有魅力,同时提升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让舞蹈充满情感,从而让观众更容易与舞蹈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将舞蹈作为重要表现形式,积极传递全人类共通的艺术感情。
二、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现状
当前,受中职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影响,学生在舞蹈表现力方面的进步空间较大,很多教学条件也需要完善。从师资力量的角度考虑,培养舞蹈表现力需要较为专业的教师,不仅自己首先理解概念和精华,而且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和能力传递给学生,当前中职学校中的教师素质还不能完全胜任全部要求。从表演的机会来看,中职学校给学生留下的实践时间不足,学生不能获得充分的锻炼,在舞台表演的机会不足,没有充分锻炼和反思的机会。还有部分学生的舞蹈艺术天赋不够强,对于舞蹈表现力的理解过于肤浅。在人才培养方面,中职学校也存在理念过于陈旧的现象,对于舞蹈人才的理解存在误解,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往往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扰,仅仅能够根据本能表演出优秀的舞蹈作品,但却不能说明其中的原理,理论水平不足,不符合当前教育培养形势。
三、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策略
(一)关注民族特色,渗透传统文化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都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要注重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认识到舞蹈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教学质量。中职学校努力在各类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特色元素,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舞蹈具体教学与文化渗透和解读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高道德品质。中职学校的舞蹈表现力提升要具有更高的眼界和思想,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思想基础。
以著名舞蹈剧目《只此青绿》为例,本教学内容可以作为古典舞的重要案例,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舞蹈之美,从传统舞蹈的表现力中学到精华。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的使用,让舞蹈剧目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呈现出全新状态,为学生服务的同时,加深学生印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还原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剧目的美感和空间之美。教师给学生讲解如何欣赏这个剧目,表示舞蹈光靠静态的美不足以成就一出优秀的舞剧,《只此青绿》的剧情不复杂,没有很激烈的戏剧冲突,舞蹈动作整体也偏慢偏柔,没有《唐宫夜宴》的娇俏,也没有《洛神水赋》的飘逸,青绿女子出场时,大部分时候都是站着凹造型。观众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是因为舞台地面别出心裁地布置了5个同心圆的环形转盘,演员不动转盘动、灯光动、影子动,观众看到的也是动。现代人(故宫研究院)和古人(画师、工匠)站在不同的转盘上,又能表现平行时空。通过信息技术还原剧目的演出状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剧目的美感,感受到剧目制作组的良苦用心,渗透了工匠精神,落实思政教育目标。《只此青绿》舞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其中一个下腰的动作就是为了模仿原画中的“险峰”意象,这就是“青绿腰”,这个动作难度非常大,对舞者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舞蹈开篇时的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的纹理,也可以想象成山间的瀑布。舞者的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和悬在半空中的青绿腰,都尽显山峰之陡峭、山水相依之曼妙,《只此青绿》让学生在流动的历史画卷中,领略到层峦叠嶂的群山之伟岸与傲然。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让学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以《只此青绿》教学为例,教师要指出其舞蹈动作姿态非常有特点,表现王希孟思如涌泉、疯魔作画的独舞尤其精彩,执笔绘画本是小动作,但演员用身体来作画,手臂、腿、手肘都可以是画笔,酣畅淋漓。好看的群舞太多,最震撼的无疑是最后一幕《入画》的青绿群舞。青衣女子大部分时候都是站着凹造型,舞蹈也是慢动作。这一幕的群舞却快而有力,水袖挥舞如剑,柔中带刚,铺垫了一个多小时,积攒的情绪到达顶点,终于通过一场飒爽的舞蹈爆发出来。教师进行个性化解读,表明这场舞跳的就是中国书法,柔而无骨的毛笔蘸了墨可疾风劲草,可水气丰沛,可峰峦叠嶂,千姿百态,自有风骨。通过练习书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努力学习与书法有关的审美知识,在努力模仿中获得表现能力的提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舞蹈的表现力,在努力模仿中掌握精髓,紧扣当今时代舞蹈界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顺应时代潮流[1]。
(二)关注群众舞蹈,坚定理念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要始终立足最广大人民的审美评价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和表演理念,在提高表现力方面努力学习借鉴群众舞蹈,提高全体学生表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明确舞蹈表现力的真实含义。群众舞蹈是中职舞蹈的重要教学内容,其能够展现人们的精神面貌,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学校要做好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思维创新工作,能够为我国的群众舞蹈创新工作带来帮助。从我国目前舞蹈的发展情况来看,群众舞蹈在我国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舞蹈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精神文明的创新。群众在茶余饭后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舞种进行展示,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要将群众舞蹈和专业舞蹈相结合,努力吸收其中最具有表现力的部分,提升教育质量。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创作编排群众舞蹈,从创造的角度感受舞蹈表现力,努力提高对舞蹈艺术的深层次理解。群众舞蹈的创作编排工作要求创编人员具有亲和性的创新思维能力。群众舞蹈的主体是群众,无论观赏者还是参与者,都是普通的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所具有的舞蹈知识极其有限,因此广大中职学生在群众舞蹈创编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具有亲和性,要保证所创作的舞蹈动作更容易让群众领会。这样的舞蹈才是符合观众口味的好舞蹈,也能够让群众舞蹈快速走进普通大众之中,受到人们的喜爱。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还需要降低舞蹈难度,选择人们喜欢的曲风作为背景音乐。比如,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筷子兄弟的《小苹果》等,都有非常优美的旋律,并且歌词朗朗上口,也富有节奏感,深受群众喜爱。群众舞蹈动作也可以跟随歌词变化,让群众感受到群众舞蹈的快乐。学生选择其中动作比较酷炫的内容,让简单的动作变得更具有观赏性和时尚感。舞蹈中的时代性的元素有很多,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舞蹈表演和创作改编中融入街舞、霹雳舞、民族舞、芭蕾舞、踢踏舞、蒙古舞等多种舞蹈元素,让群众舞蹈变得多元化,同时具有时代性和潮流感,明确以上各种舞蹈类型的表现力,博采众长。教师参考高等教育出版社《舞蹈》中关于民族舞蹈的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很多舞蹈都依赖于道具的发展,因此道具也可以进行学习借鉴,从材料和类型上进行多样化选择,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舞蹈不仅需要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还需要通过舞蹈道具展现,才能够让观众进入角色,丰富舞蹈元素,让其感受群众舞蹈的丰富性。在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元素,就需要表演道具的创新融入。让学生一起戴着少数民族的帽子,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这样能够给人代入感,从而提高表现力,使舞蹈更具有少数民族风情,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体舞蹈的观赏性,受到群众的喜爱。舞蹈道具的类型多种多样,除了服饰、帽子之外,还可以根据舞蹈内容选择,比如选择扇子、伞等,让舞蹈更具有文化的气氛[2]。
(三)锻炼舞蹈技巧,确保基本功扎实
舞蹈技巧通过协调身体的各部分而表现出来,它可以通过平衡、翻滚、跳跃、抛投等或动态或静态的动作来展现,是学生的基本功,也是中职舞蹈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形成舞蹈表现力的根本所在。舞蹈技巧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美感,如流畅、矫健、刚劲、空灵、冒险、静态和动态、敏捷多变等。舞蹈技巧都是舞者艺术创造力和技术能力的体现,是展示舞蹈表现力的最重要渠道。
例如教师对舞蹈技巧进行讲解,表明舞蹈的基本技能通常包括步态、速度、节奏和旋转,也包括一些更复杂的动作,如腾空、空中转体等。不同民族的舞蹈拥有各自独特的技巧,如蒙古族的抖肩、打碗、筷子和抛碗等。而维吾尔族的舞蹈则以精湛的技艺著称,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动作都很精彩;而且其眼神之传神更能展现该民族舞蹈的精髓。自舞蹈艺术问世以来,人们一直希望通过舞蹈表演来感受和欣赏美,许多舞蹈创作者都十分注重提升自身的舞蹈表演技巧。舞蹈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包括跳跃、旋转、翻滚和地面技巧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演员创造独特的氛围,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通过精湛的舞蹈技巧,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主题融入表演中,创造出独特而完整的形象,引发观众的共鸣。舞蹈技巧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它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舞蹈表现力一起出现,提高吸引力[3]。
(四)推动鉴赏教学,提高审美
舞蹈艺术和学生的审美培养具有高度关联性,教师要通过鉴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优秀作品,努力揣摩优秀作品中表演者表现力的形成原因,促进学生积极反思,调整自己舞蹈表演时的各个要素。
例如,教师和学生一起上鉴赏课,努力鉴赏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在舞蹈表演中,要想成功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就必须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认真塑造不同的人物和性格。在肩上塔吉克族的《山鹰之邦》中,主角是一只鹰。在这部舞蹈作品中,演员通过模仿鹰的动作和姿态来展现优美的旋转、高飞和翱翔的感觉。通过对鹰的描绘,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展开双臂,舞蹈演员模拟了鹰在天空中翱翔的姿势,并结合精湛的技术完美地展示了鹰在飞行时优雅、敏捷和灵活的动作。除了一些基本动作,如翻转、跳跃、前抢脸、空翻等,该舞蹈还融合了许多其他元素,使舞者能更好地模仿鹰的姿态,展现它们灵活的身姿和高傲的性格。在鉴赏中,学生应重点体悟表演者如何将鹰的姿态表现出来,关注表现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4]。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舞蹈教育中,要关注舞蹈表现力,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灵性,努力根据自己对于舞蹈艺术的理解来表现美、展示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就要努力渗透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让学生熟知其基本概念的作用,努力追寻这种表现力,以此作为重要目标,在中职学校中,学有所成。教师也积极提高个体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出指导作用,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成为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欢欢.谈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31):149-150.
[2]陈凯英.立足舞蹈表现力,展现舞蹈的美——浅谈中职舞蹈课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20(06):28-30.
[3]王丽.探析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速读(上旬),2021(02):105-107.
[4]刘夏.中职舞蹈课中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培养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2(02):4-5.
作者简介:姚历鹏(1993-),女,福建漳州人,本科,助理讲师,从事舞蹈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