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韩国国乐管弦乐比较

2024-09-22 00:00:00宋博鸣
艺术大观 2024年17期

摘 要:中国有着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并且拥有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也相当深厚。同时,在传统音乐文化中,中国民族管弦乐也受本国与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尤其在与韩国国乐管弦乐比较中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对外音乐文化交流中,中国民族管弦乐起着重要的作用。韩国在重视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注重本土音乐自身的发展。部分韩国音乐人以国乐为基础创作出多种音乐素材,得到了许多本国与外国听众的喜爱与关注。韩国的国乐管弦乐也成为韩国向国人乃至世界传播国乐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将传统国乐特有的演奏技法以及节奏类型与韩国传统乐器融合并演奏出来的音乐。在韩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民族管弦乐;韩国国乐管弦乐;管弦乐的历史发展;管弦乐的乐队编制

一、中国民族管弦乐历史发展及乐队编制

(一)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历史

最初的中国民族管弦乐主要以借鉴西方管弦乐队为主,同时对西方管弦乐的乐队编制理念以及器乐的演奏技法等进行研究并移植中国本土的管弦乐创作中。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中,最初以八音的方式对演奏乐器分类,之后在乐器使用的场合中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更替。如宫廷音乐向民间发展,以及八音的用语被丝竹与管弦所替代,并且乐器的分类标准也从材质转向音质。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诞生之前,民间就已形成不同的乐队组合,这些乐队由于地区与使用途径的不同,因此都富有当地民间音乐的特征,且具有一定规模。同时,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在中国台北、上海等地区,以及大多数亚洲国家均已出现,并通过不断实践与尝试,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不断推动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发展。

(二)中国民族管弦乐乐队编制

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形成之前,由于地区与使用途径的不同,流行于豫西地区的齐天圣鼓,以锣与鼓等打击乐器,以及搭配唢呐等吹奏乐器进行演奏。另外,民间还形成了丝竹乐队、戏曲乐队、文场和武场乐队、民间曲艺乐队等,在各少数民族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少数民族乐队。之后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不断发展中,通过多次的探索与实践对西方管弦音乐作品进行不同程度的借鉴,从而以中国民族器乐的固有特点为中心运用在乐队的编排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阶段,中国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由吹管乐组、弹拨乐组、打击乐组及拉弦乐组四个部分组成,参与的演奏人数总和有60—70人之多,其中吹管乐组大体包括唢呐、笛子、笙、管子和洞箫等,唢呐的演奏人数一般控制7人,笛子与笙的演奏人数一般为3—4人,管子的演奏人数为2人,洞箫则仅有1人;弹拨乐器组大体包括有琵琶、中阮、大阮、扬琴、古筝和三弦等,琵琶与中阮的演奏人数一般控制在4—5人,大阮一般为2人或3人,扬琴与古筝由2—3人完成,三弦与洞箫一致仅有1人;拉弦乐器组大致包括高胡、二胡、中胡、板胡、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在演奏人数的安排上较多于吹管乐弹拨乐器组,高胡与二胡大体一致,参奏人数多为8—10人,中胡演奏人数为6人,板胡仅有1人,提琴组共10人;打击乐器组中所使用的民族打击乐器包括锣、鼓、板、钹、磬、木琴、云锣和三角铁等,一般由5—6人组成,有时根据不同作品的需求,可对演奏者进行增减。如此庞大的编排,不仅赋予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还将带有民族特色的演奏技巧融入其中,因此无论是在国内或是国外的演出,都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

二、韩国国乐管弦乐历史发展及乐队编制

(一)韩国国乐管弦乐发展的历史

韩国国乐管弦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之前宗庙祭礼乐或文庙祭礼乐等在传统的民乐合奏中占重要地位[1]。但与现在国乐管弦乐团的概念和乐器编制方面有很大的不同。20世纪初,西洋音乐开始流入韩国,西方管弦乐的概念也随之而来,同时也出现了试图利用多种国乐乐器来演奏,达到协调和对比效果的管弦乐曲风的尝试或设想。1965年汉城市立国乐管弦乐团(现首尔市国乐管弦乐团)成立。该乐团后来成为创建多个国乐管弦乐团的母体,此后不断进行改良和引进他国民族乐器或西方乐器,并且进一步不断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韩国国乐管弦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

(二)韩国国乐管弦乐乐队编制

阴阳五行思想是韩国乐器制度的中心思想。这些思想是韩国音乐自然谐合音的原动力。同时,宗庙祭礼乐、文庙祭礼乐和风流音乐等的国乐合奏乐器的编排也与现在的国乐管弦乐团的乐器编排有所不同[3]。比如,宗庙祭礼乐的乐队编制有两个乐队参与,分为登歌与轩架,登歌位于举行祭祀的宗庙建筑石阶上,将编排包括歌曲和弦乐器在内的各种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位于石阶下的轩架上将编排音量较大的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当然,文庙祭礼乐和风流音乐的乐队编排也都有所不同,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现阶段的韩国国乐管弦乐团分为拨弦乐器、擦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四部分。其中拨弦乐器包括伽倻琴5—10人,玄鹤琴4—8人;擦弦乐器包括奚琴8—12人,牙筝3—6人;管乐器包括大笒8—12人,笛子6—9人,大笛子1—2人,低音笛子1人,笙1—2人;打击乐器包括长鼓、鼓、手锣、锣、钹镲、拍、编钟、编磬、方响、云锣等,演奏者为4—6人。同样也是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乐队在排练演出、公演或排练时,可对演奏员进行适当的增减。韩国国乐管弦乐历史悠久,并且富有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内涵,所以受韩国本土民众的喜爱与欢迎,在韩国国乐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4]。

三、中国与韩国管弦乐曲的特征比较

(一)管弦乐曲的调性、节奏以及创作风格的比较

从历史发展状况来看,中国与韩国国乐管弦乐曲的调性、节奏以及创作风格各有不同。

在中国民族管弦乐曲形成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数量较为有限,乐曲中旋律的进行基于中国传统五声音阶,同时也应用了西方的七声音阶,这体现出采用西方国家的作曲技法的创作理念。同时,在节奏与节拍的运用上,中国民族管弦乐曲主要为二拍或四拍,倾向于以二拍为中心,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特征。此后随着中国民族管弦乐曲进一步发展,一部分中国民族管弦乐曲采用了“中体西用”的创作理念,强调了中国传统音乐语言和西方音乐语言结合的一大特点。此外,另一部分作品是通过各种改良乐器的演奏以及借鉴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使音乐风格变得更为独特。这也体现出作曲家创作的娴熟以及对西方音乐的深层理解[5]。

韩国国乐管弦乐发展历史也相对悠久,与中国不同的是,调性方面,韩国传统的国乐管弦乐曲几乎全部采用韩国五声音阶中的平调与界面调进行旋律的呈式,加入西方七声音阶的情况较为少见。节奏与节拍的运用上,韩国的国乐管弦乐曲倾向于以三拍为中心,这不仅是韩国传统音乐中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成为与中国民族管弦乐曲的一个显著区别。同样随着韩国国乐管弦乐曲的发展,更多的专业作曲家投入管弦乐的创作中,借鉴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进行创作的理念成为主流。一部分作品凸显了作曲家的个性表达,并基于韩国传统风格,结合了西方音乐的语言特点。另一部分是为了摆脱盲目使用西方音乐语言,同时以韩国传统散调为中心进行韩国管弦乐曲的创作,这体现了纯粹的韩国传统音乐技法的创作理念,并与中国民族管弦乐曲借鉴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有着较大的不同。

(二)管弦乐曲形式结构的比较

韩国的国乐管弦乐中,大部分的乐曲都来源于声乐作品,通过作曲家的创作与改编,现成为器乐作品。因此,很多管弦乐曲的形式与声乐套曲的结构无关。比较常见的管弦乐曲结构有还入形式、反复形式等[6]。

还入形式主要指的是乐曲的前半部分演奏结束后,后半部分再次重复演奏,但重复的第一部分和原来的这个部分有所不同,可记录为a—b—c—b的曲式结构,“c”为对应部分的“换头”。在中国民族管弦乐曲中,类似这样的结构也有很多,但叫法却不相同,中国称之为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与韩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再现单二部曲式有两种,另一种是在“换头”同时,乐曲的后半部分的第二部分要重复乐曲的前半部分的第一部分,可以称为“尾部回归”,并记录为a—b—c—a的曲式结构[7]。

反复形式主要指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其主要特征为前两个乐章有所不同,可以是还入形式,之后几个乐章是第一乐章的重复乐章,重复可以是完全的重复,也可以是移调重复或者变奏重复。一般来说,全曲的最后一个乐章是减缩性再现,只再现第一乐章的开头部分,或者为新的乐段材料,同样篇幅不大,可记录为A(a—b)—A1(c—b)—A2(d—b1)—A3(a1)或者B(e)。中国的民族管弦乐中,有类似但又不同于这样的曲式结构,比较典型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并列单三部曲式和多部并列曲式。与韩国的反复形式不同的是,再现单三部曲式只有三个乐段,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第三乐段为再现乐段,可以再现第一乐段的全部,也可以为第一乐段的减缩再现,可写为A(a—b)—B(c—d)—A1(a1—b1)或A1(a1)。并列单三部曲式同样也只有三个乐段,且每个乐段材料都不相同,记录为A(a—b)—B(c—d)—C(e—f)。多部并列曲式在中国的传统民族管弦乐中很少见,主要结构为A—B—C—D—E。

另外,韩国国乐管弦乐曲中也常出现多段体结构,由多个节拍不同的乐段所构成,使音乐更富有表现力,一般也是在全曲的最后对开头进行重复再现,音乐在缓慢中结束。这也与中国民族管弦乐曲结构有所不同,虽然中国的管弦乐曲也常有多段的结构类型,但更与西洋传统管弦乐曲的曲式结构相似,乐曲的开头与结尾也经常以紧张热闹的气氛结束,这使中国与韩国的管弦乐形式结构也有着很大差异。

四、结束语

中国与韩国的国乐管弦乐发展历史都很悠久,中国在民族管弦乐队形成之前,民间就组成了不同的乐队组合,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8],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向一线城市以及其他国家不断传播,通过连续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这些经验中不断推动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发展。韩国国乐管弦乐在20世纪初以宗庙祭礼乐或文庙祭礼乐等为主。之后1965年,随着首尔市立国乐管弦乐团的成立,为韩国国乐管弦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中韩国乐管弦乐队编制也各有特色,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形成初期以丝竹乐队、戏曲乐队为主,近代后吸取西方管弦乐队编制经验,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现在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韩国国乐管弦乐队形成初期规模较大,多采用古代编钟、编磬等乐器,之后同样也受到西方管弦乐队影响,结合本国传统固有国乐乐器特色最终形成现在的国乐管弦乐队。与此同时,中韩国乐管弦乐曲在创作特征上有明显差异,无论从乐曲的调性、节奏以及创作风格,或者是结构形式方面,都完全符合两国固有的传统音乐创作理念,但在作品的创作倾向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中国与韩国的国乐管弦乐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由于两国在音乐方面的各种历史渊源,以及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韩两国的音乐文化交流逐渐加快,并且结合得更加融洽,同时,中国与韩国的国乐管弦乐也将更快、更好地继续发展,为两国音乐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吉提.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师勋.韩国音乐史(增补)[M].朴春妮,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金英云.国乐概论[M].首尔:音乐世界出版社,2015.

[4]李丽敏.传统更新与文化认同——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传播与发展[J].音乐研究,2019(06):96-105.

[5]刘文金.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创作、编制[J].演艺科技,2010(11):41-46.

[6]刘颖.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改革与发展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8.

[7]邹蕴璐.中韩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性比较研究[D].乐山师范学院,2016.

[8]王晶晶.谈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J].北方音乐,2017,37(17):42.

作者简介:宋博鸣(1992-),男,河北邢台人,博士研究生,从事韩国国乐作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