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讨了数字原生代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特别关注了互动性、沉浸式体验以及文化符号与集体记忆的挖掘。通过分析数字原生代的定义与特征,以及teamLab和梦核美学的具体案例,本文阐释了数字原生代与推动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和内涵革新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数字原生代的需求对当代艺术创作带来的新趋势和变化。
关键词:当代艺术;数字原生代;数字技术
在数字化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数字原生代——这一从小就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并能熟练使用各种数字技术的群体,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群体之一[1]。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乃至于对自我的身份认同都深受数字化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改变了数字原生代与社会互动的方式,同时,也深刻反映在了数字时代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艺术是反映社会和文化变迁的重要媒介。随着数字原生代这一群体在社会中占据越发重要的位置,当代艺术创作的方向与方式也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当代艺术的主要鉴赏群体,数字原生代视角下的当代艺术展现出了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特征。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数字原生代的视角如何影响当代艺术创作?以及相关的作品有哪些独特的创作特征?基于此,本文将从数字原生代的定义与特征出发,探讨他们在数字化背景下的独特身份认同与艺术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对相关当代艺术作品与数字原生代特征的结合分析,思考这些特征如何反映和影响当代艺术创作路径的发展。
一、数字原生代的定义与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原生代作为21世纪最典型的群体之一,在文化创作与文化参与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的行为和偏好。理解这一群体的特点对于探索如何创作出更具吸引力的当代艺术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数字原生代泛指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这一代人。这一代人从小就接触并习惯使用各种数字设备,且对数字技术具有天然的熟悉感。然而,有学者指出,原本对数字原生代的定义过于宽泛,并非所有在数字时代成长的人都具备同样的技术素养与数字技能。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由于资源、教育及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数字原生代对于数字技术的接触与使用情况存在着显著差异。
但尽管存在争议,数字原生代的一些共性特征仍然可以被精确识别。在本研究的语境下,数字原生代为在数字技术环境中成长,并高度依赖数字设备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交互动的一个群体,而并非某一个时代出生的人。这种技术熟练度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同时也塑造了他们的文化参与方式。
在数字原生代参与的文化活动中,他们不仅仅希望能从中获得知识,还需要体验到娱乐所带来的乐趣,在互动中获得即时的反馈。因此,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吸引数字原生代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这种方式使艺术创作不再是单向的展示,而是在观众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中,呈现出当代艺术具备的独特价值。例如,通过数字技术创造沉浸式艺术体验,通过互动装置艺术让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吸引数字原生代的有效手段。
此外,数字原生代在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当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和集体记忆追溯的需求。这一代人成长于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环境当中,日常生活充斥着快速迭代的碎片化信息。因此,与他们相关的当代艺术作品往往结合了他们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文化背景来呈现自身的独特身份。同时,数字原生代这一群体也注重集体记忆的传承与再现,他们往往能通过对特定时期内文化符号的精准再现反映出自身印象中的主观真实,以探讨他们在当代语境下的身份认同问题。
综上所述,数字原生代对于艺术活动具备鲜明的审美倾向与参与方式。下面,笔者将尝试对当代艺术在数字原生代影响下的美学特征与艺术创作特点展开分析,并通过具体案例,阐释数字原生代如何与当代艺术作品交流以表达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二、数字原生代需求下的当代艺术创作特点
当代艺术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打破传统艺术的界限,融合多种媒介与表达方式,为受众创造出与先前不同的艺术体验。数字原生代推动了当代艺术创作互动性、参与性和沉浸式体验,以及文化符号和集体记忆挖掘方面的革新。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数字原生代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具体影响。
(一)当代艺术的美学特征
从时间维度定义,当代艺术通常是指20世纪末以来创作的艺术作品,其往往涵盖了从现代主义晚期到如今的多种艺术形式与流派。当代艺术不仅延续了现代艺术对创新和实验性的追求,同时还结合了多种文化与技术元素,以跨文化、跨学科及跨媒介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2]。当代艺术不仅关注作品的形式及创作工具,更强调对创作内容及观念的表达,其作品更倾向于借助多种媒介与手法反映当代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多元媒介的融合是当代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艺术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或雕塑等单一媒介进行创作,而是更广泛地采用多种技术工具及形式结合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这种媒介的多样化不仅拓展了艺术的表现手法,也增强了艺术作品展示的多维性及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例如,美国艺术家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通过影像与声音相结合所创作的一系列装置艺术作品便是利用视频的升格处理与声效相结合,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进而引起观众对于人类情感复杂性的思考。多元媒介的融合能帮助艺术家对自身观念进行无障碍表达,使观众更直观地获得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信息,这也为当代艺术吸引了不同兴趣和背景下的广泛受众群体。
情感共鸣在当代艺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精心设计的艺术表达,艺术家能够引导观众在情感上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观众对艺术作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这种情感体验不仅增强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也使得观众在与作品的互动中,获得了更多的心理和情感满足。例如,塞尔维亚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的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家在场》通过与观众的直接对视,创造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互动,让观众在这种简洁而深刻的极端个人体验中,反思个体之间的关系和自我意识的投放。
此外,当代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具有动态性与包容性[3]。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进步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艺术家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创新,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手段,回应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这种“正在进行时”的特征使得当代艺术始终保持活力和前瞻性,能够及时反映和回应其受众的需求变化。
在数字原生代的影响下,当代艺术的这些美学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延展和深化。这不仅延续了当代艺术的优势,还通过技术创新和对集体时代记忆的整合,进一步拓展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二)互动性与沉浸式体验
数字原生代的生活和娱乐方式高度依赖于互动和参与,往往习惯于通过互动来获得即时的满足和反馈。这种需求也促使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
具体而言,互动性指的是观众可以通过硬件设备、自身的动作、表情甚至情绪变化等因素影响艺术作品的呈现。通过这种互动,观众不再仅仅是当代艺术作品被动的欣赏者,更成为艺术创作的共同创造者。这种互动性打破了传统艺术中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界限,使得艺术作品在观众的参与下不断变化和发展。而沉浸式体验的核心则是在现实世界中对虚拟空间的营造,这种沉浸感会将观众暂时地与现实空间隔绝,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从而建立一个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共生的临时性“乌托邦”。这种体验不仅依赖于视觉,还包括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感受。
著名日本当代艺术团队teamLab在上海设立的“无界”系列展览是当代互动性与沉浸式体验结合的典型代表。其中,展出了teamLab团队数十件彼此之间没有边界的数字艺术作品群。作为一个“没有地图的美术馆”,该场馆展出的数字艺术作品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且互相融合。观众沉浸于无边界的,由数字光影所构成的场馆当中,能够用自己的身体探索发现当代艺术的灵动感,并与其他参与者共同构成新的“无界”空间(如图1、图2所示)。
在“无界”展览中,共使用了470台不同流明的激光工程投影仪来实现生动的沉浸式体验效果。同时,展览作品并不是预先设定好的完成影像,而是由观众通过接触作品所处的墙壁及地面、通过传感器捕捉到观众的动作等肢体语言抑或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端设备的操控来改变作品的色彩与形态。这种在技术赋能下,由光影构成的沉浸式交互空间为每一位观众带来的游览体验都是独特的,艺术作品也在观众的参与中不断完善与变化迭代。相较于传统的艺术展览而言,“无界”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展示空间,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艺术体验环境。当观众沉浸在展览当中,他们对相关作品的全程介入与深度参与才使得作品最终完成。
通过对teamLab这一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原生代与当代艺术创作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对互动性、即时反馈和沉浸体验的d18f91028f2607c51e2fdb3c24c038cf4b5db6afb84559b32853a74cd8ec2f07需求与艺术家的创新实践相互促进,拓展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随着这些审美特点的发展,数字原生代还在更深层次的文化表达中展现出他们独特的影响力。
(三)文化符号与集体记忆的挖掘
数字原生代成长于一个全球化与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他们对集体记忆有着独特的视角与需求。他们不仅希望通过艺术作品来传承和再现这些记忆,还希望在这些作品中找到自我身份的归属。
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与自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对于数字原生代人群来说,童年的消逝与电子媒介泛滥的冲击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一种“集体怀旧”的风潮随之出现。“梦核美学”这一新兴的网络艺术美学风格也风靡全网。作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梦核突出展示了梦幻和非日常体验的审美取向,通过再现和改造数字原生代童年时期的记忆,重构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边界。其核心审美体验是为观众营造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具体而言,在题材选择方面,梦核美学的艺术作品可能会出现千禧年的广告与宣传照、古老的计算机系统桌面、童年游乐园的滑梯,甚至充斥整个空间的气球等。这类作品通常带有高饱和度的颜色配比、低像素分辨率及浓厚的电子包浆,从而复刻出千禧年间独特的图像观感与体验。但与此同时,这些低保真图像往往会加入一些怪诞或不和谐的元素,如移动的图案、眼球或看似不着边际的文本等,以此来表现主观回忆或梦境中的疏离与不真实感(如图3、图4所示)。
梦核艺术起初多是利用静态的图像媒介进行创作,然而随着自媒体和流媒体平台的发展,音乐、视频等媒介载体也成了梦核的传达工具[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数字原生代人群对于集体记忆的追溯,梦核类的艺术作品正通过社交平台飞快创作与产出。
在自媒体平台上所传播的“你可以回去,但那里已经没有人了”这句话精确地表达了梦核美学的核心意味。梦核艺术更像是一个对数字原生代的庇护所,这种艺术风格通过对过去记忆的再现,唤起了数字原生代对失去的童年和逝去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意味正是数字原生代在面对现代社会快速变化和信息过载时的精神空间写照。他们渴望通过艺术找到归属感,但又深知过去的时光无法真正回归,这种矛盾与疏离感在梦核美学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三、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数字原生代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特别是在互动性、沉浸式体验和文化符号与集体记忆挖掘方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发现数字原生代的需求和特征不仅丰富了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还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创新与发展。未来,数字原生代与当代艺术结合或许将更为紧密,也将继续推动艺术的多样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洸.“数字原生代”与社交网络国外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2015(06):108-113+73.
[2]岑晓枫,李珊.基于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浅析现代、后现代、当代艺术的特征[J].美术文献,2022(03):8-10.
[3]董丽慧.作为时期术语的“当代艺术”概念:一个中西比较的历史脉络[J].中国文艺评论,2021(09):15-27.
[4]张菁芮.精神分析视域下梦核的艺术表现与审美心理研究[J].大众文艺,2023(18):223-225.
作者简介:王丹杨(1996-),男,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