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护侨:把为侨服务做得更实更好

2024-09-22 00:00:00房佳佳黄欣闫琦琦吴旻孙丽纳
方圆 2024年16期

漫步福建省永春县仙夹镇夹际村村道,多种古树映入眼帘,或枝繁叶茂,或老态龙钟,而深藏在年轮背后的侨故事尤为动人。2022年,永春县检察院检察官对县域内古树名木开展专项保护性调研。(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从10世纪开始,随着海外交通的发达和贸易的兴盛,移民逐渐增多,在海外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聚居区。16世纪末,殖民主义的东侵和中国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促使广东、福建等地沿海居民大量向东南亚移徙,在当地进行生产和贸易,初步形成了早期海外华商网络。近代,中国人以国际劳工和贸易商的面貌出现在国际移民舞台上,形成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海外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了中国新一代海外移民的涌现。

据估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从地域分布来看,华侨华人原乡主要是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浙江五省区。闽南人、广府人、潮州人、客家人、海南人是5个最大群体,浙江华侨虽然是比较新晋、历史较短的群体,但人口规模不容小觑。

不过,海外谋生并不容易。早年远渡重洋的老侨胞,打拼就靠“三把刀”——剪刀、菜刀、剃头刀。他们在裁缝、餐饮、理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艰难创业,凭借坚韧不拔和敢于冒险的精神,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虽身居国外,侨胞们却始终关心着祖(籍)国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从支持、参与家乡建设到促进中外友好交往,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大海外侨胞和侨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事业同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强调要“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多位来自侨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表示,这是对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的肯定,也为未来侨务工作明确了路径。

近年来,各侨乡检察机关始终将为侨服务作为工作着力点,围绕当地“侨”特点,护航侨企发展、维护侨胞权益、守护乡愁记忆,不断深化新时代检侨合作,推动检察护侨工作提质增效,助力一代代侨胞续写新桑梓故事。

延续百年桑梓情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广东省汕头市侨批文物馆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侨批”源于闽南语,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汇款与书信的合称。它主要分布在广东潮汕、江门五邑、梅州及福建厦门、漳州、泉州和福州等地。部分业内人士说侨批是记录先人漂洋过海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也有人将它比作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的“敦煌文书”。

为保护传承侨批文化,福建省泉州市检察院携手市侨联、市档案馆在泉州侨批馆设立“检察护侨”联系点,以加强常态化保护,永春县检察院与县侨联等多单位共同开展侨批研学活动;广东省梅州市检察机关多次联合走访侨眷及隆腾侨批收藏博物馆,督促相关部门规范开展侨批资源保护、展陈、管理和活化利用等工作。

“侨批”源于闽南语,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汇款与书信的合称。(图片来源:CFP)
陈列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的华侨登记证。(图片来源:CFP)

在此基础上,检察机关还能做什么?在参与侨批文化保护的过程中,汕头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康媛娜一直在思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场针对年久失修的福成批局旧址的抢救行动就此展开。汕头市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汇聚多方努力,仅用短短2个月时间,就让福成批局旧址相关消防设施落实到位,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文物保护宣传牌、导览图、标识图等也已按要求设立。

汕头市作为百载商埠,因侨而兴、因侨而立,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星罗棋布。康媛娜向《方圆》记者介绍,2021年,汕头市检察机关开展了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督促相关部门为星华日报社旧址、彬园以及汕头捷兴洋行等涉侨文物保护单位划定文物保护范围,给蚁光炎纪念亭、绳芝亭等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设置相关标志说明,对蚁光炎故居、西塘园等侨胞祖屋加强维护和管理。从这个层面来说,福成批局旧址的抢救只是汕头市检察机关保护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

从粤东南下至“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由华侨筹建的梅阁码头同样见证了无数乡亲出洋奋斗与归乡情怀。2022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发现梅阁码头旧址出现地基沉降、梁柱开裂等现象,依法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当地政府积极启动修缮维护工作,向海内外华侨募得180余万元资金,用于基础维护修缮、设施升级改造和周边环境整治。

2023年11月,梅阁码头修缮落成,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新时代侨批通过检侨联络平台,线上送达新会区检察院。上面写道:“早前,我和许多侨胞一同回乡,看到码头恢复了昔日的光彩,深感欢喜和欣慰。”

而在浙江,近代以来,一大批宁波人走出宁波、重工兴商,形成心系祖国、步履四海的商人群体,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被称为“宁波帮”。据新华社报道,近日,著名人士包玉刚的儿子包陪庆、曹其镛等香港“宁波帮”后代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传承先辈优良传统、积极服务国家发展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赞誉道:“你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

这封回信不仅鼓舞了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也让宁波市镇海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袁学宏倍感激动。他告诉《方圆》记者,早在2021年,镇海区检察院就开展“宁波帮”名人故居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活动,督促相关部门对郑氏十七房,叶氏义庄建筑群,包玉刚、赵安中、邵逸夫等侨胞故居进行保护开发和整体修缮,辖区内58处历史建筑进行数字化建模和线上展览,让海外侨胞在家中就可以一睹“乡愁”。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号召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40周年,也是习近平同志作出关于“宁波帮”重要指示20周年。袁学宏表示:“‘宁波帮’文物和文化遗产凝聚着海内外‘宁波帮’的历史,是‘宁波帮’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宁波帮’爱国心、桑梓情的重要窗口。我们将继续运用检察力量深度挖掘‘宁波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人文、产业、公益价值,营造‘宁波帮、帮宁波’与祖国同向而行的良好局面。”

从出国“追梦”到回乡“造梦”

文化寻根带来的身份认同,让侨胞的乡愁记忆得以延续,也让更多走出国门“追梦”的侨胞回到家乡“造梦”。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60%以上为侨资,引进的外资企业中70%为侨企。中国侨商会800多家会员企业中,相当部分是经济实力强、在国内投资较大的企业,是建设中国、发展中国的重要力量。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侨胞回国投资创业的信心和底气。为提供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燃侨胞回乡投资创业的激情,各地检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在侨企反映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权益保护等领域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优势,不断完善检察服务保障。

一方面,针对侵害侨商、侨企权益刑事犯罪,检察机关依法打击。泉州市聚目服装公司是闻名全国的侨企,年营收高达几十亿元,却遭遇内部腐败。该公司采购部经理赵小天在近5年的时间里,收受6家供应商的钱款51万余元,并利用职务便利为6家供应商在业务对接、考核等方面提供便利。经泉州市鲤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赵小天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获刑。同时,针对该公司在监督制约机制落实、法律风险防控及廉洁教育等方面的不足,鲤城区检察院向聚目服装公司制发检察建议,受邀到该企业开展法治宣讲。

“泉州市是中国著名侨乡,拥有海外华侨华人950多万,人数占全国总数的近六分之一。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到1万余家,其中侨资企业约占80%。这些侨资企业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尤其是纺织服装、金属制造、批发销售、文化传媒等行业。”承办此案的检察官黄思萍向《方圆》记者介绍,为了更好地向泉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检察服务产品、法治保障和监督保障,鲤城区检察院会同开发区纪工委、开发区商会会签《关于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和商会共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制度化举措有效维护经济金融有序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针对侨商、侨企投资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检察机关及时监督纠正。《方圆》记者了解到,在浙江省文成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中,一名归国华侨以公司名义收购县“坡地村镇”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未按原建设用地审批范围进行施工,非法占用耕地违建,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经该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涉案公司拆除违建并恢复地力。2024年6月,因验收认定地块符合耕种条件,检察院综合考虑后决定终结案件。

江门市“侨梦苑”是江门侨商心目中的“梦工厂”,其核心区汇聚了2000多家侨企。在这里,同样能看到检察官们的身影。

“2023年初,我院收到侨企反映,辖区部分企业存在光伏违章建设现象。通过大数据筛查、实地走访、无人机航拍,我们查实42家违建企业,违建总面积达12.6万平方米。这些企业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名义,将顶楼形成围蔽空间并用于厂房出租、仓储或员工宿舍,甚至将一些大型机器设备安装到顶层用于生产经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江门市江海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钟荣杰介绍,该院据此召开了公开听证会,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讲解,增强企业合法使用光伏发电项目的法律意识。目前,42家企业已整改完成,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迪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华看来,“检察机关护航侨企发展,不仅让侨企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更有利于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肯定检察机关工作的同时,他建议检察机关在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采取更多有力举措,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侨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丁雪梅特别关注到侨留守儿童的帮扶,她提到“政府部门要参照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规定,对‘侨留守儿童’家庭建档立卡,提供生活帮扶,为‘侨留守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引导其积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

“侨留守儿童”问题是许多侨乡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侨胞常年出国经商、务工,旅居国外,将孩子留在国内读书和生活,难以尽到监护教育子女的责任。而父母监管的不及时、隔代抚养的力不从心、安全教育的不到位,让这些“侨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法侵害,也容易涉罪。

2023年初,广东省恩平市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一起“侨留守儿童”盗窃案中留意到,未成年人小泉因幼年父母常年在国外务工,一直随奶奶一起生活。初中辍学后在家,不务正业,奶奶对他鲜少问询管教。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小泉伙同社会不良伙伴多次流窜盗窃建筑钢材。在另一起案件中,“侨留守儿童”小花因缺少父母管教,结识不良人员,仅五年级便辍学,跟着所谓的“大姐”出入娱乐场所,甚至进行了非法交易。

一桩桩案例,让检察官意识到家庭教育缺失对于“侨留守儿童”的影响之大。针对侨乡儿童监护力量不足的问题,各地检察机关展开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广东省鹤山市检察院专门设立了侨界家庭教育指导站,与该市侨联一同开展特色法治教育活动;福建省永春县检察院则与县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实施“护航侨守、留守儿童成长工程”“校园周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居”创建等活动;浙江省文成县检察院会同公安机关建设“护翼”未成年人三色危机干预平台,并联合法院、教育等12家单位出台《关于推进侨乡儿童权益保护协作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侨乡儿童保护工作机制。

‌在浙江省某县,‌有近17万华侨华人旅居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人因护照、‌定居过期等问题成为无户口的“黑户”。2023年,‌该县检察院得知‌涉侨人员,尤其是早年偷渡并冒用他人身份的华侨面临着虚假身份处理难题,遂联合县深改办、县公安局等单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华侨回国落户政策改革(试行)的通知》。

这些举措化解了华侨归国“身份障碍”难题,吴文涛便是受益人之一。1996年,在德国务工的他因护照丢失骗领新护照,28年非法出入境多次。考虑到吴文涛的特殊情况,‌该县检察院依法对吴文涛作出不起诉决定,并协助其落户。

作为浙江省检察院设立的涉侨检察依法保护侨胞合法权益工作示范点,文成县检察院与该县侨联建立完善检侨常态化联络机制。例如,与县侨联定期组织召开涉侨检察工作联席会议,不定期相互通报涉侨检察工作情况及归侨、华侨权益保护工作;通过检侨驿站、侨心桥之家等平台,及时掌握和解决华侨、侨眷的群体性矛盾和纠纷;建立涉侨申诉绿色检务通道,实现了涉侨案件快办、快结、快反馈。

2023年8月24日,由浙江省检察院主办,温州市检察院、文成县检察院联合承办的“涉案归国华侨身份障碍解决路径”司法实务沙龙在文成县召开。(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类似的探索在众多侨乡皆有体现,并实实在在解决了侨胞的诉求——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检察院在处理一起撤销婚姻登记检察监督案时,根据《乐山市“检侨合作”工作办法(试行)》与当地侨联合力联系到当事人,完成跨国调查取证等工作,减少华侨归国等不必要的讼累。浙江省温州市检察院借助“检侨驿站”远程视频平台召开跨洋视频听证会,帮助一名旅居国外的侨胞挽回了经济损失,也在一定范围内为其恢复了名誉。而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区检察院在收到海外华侨关于其捐建校舍保护的诉求后,迅速启动了检察护侨机制。针对华侨捐建校舍闲置后流转盘活中存在的捐赠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检察院依法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既防止国有财产流失,又维护了捐赠人的合法权益。

“为侨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在与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的一次座谈交流中指出,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权益,需要检察机关和侨联组织进一步加强协同协作、创新方式方法,形成工作合力。最高检将与中国侨联一起,持续加强沟通协作,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检侨合作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共同把为侨服务做得更实更好。(文中涉案公司及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