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太长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因此很多人会把它们剪得很短,甚至是贴着游离线剪成圆弧形。这种看似好习惯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指甲剪太短,当心甲沟炎
指甲是表皮角质层细胞增厚而形成的板状结构, 露在外面的部分称为甲体,也就是通常说的指甲盖;甲体深面的部分称为甲床,甲床是指甲深面的基底部分,是衍化的表皮,起到保护指甲以及与皮肤交界的作用,其下真皮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藏在皮肤深面的部分称为甲根。甲根浅面和甲体两侧的皮肤隆起,称为甲皱襞。其作为甲周的皮肤,能对指甲起到保护作用。甲皱襞与甲床之间的沟称为甲沟。
指甲若剪得太短,甲周皮肤就可能会将指甲的末端覆盖起来,指甲容易出现长进肉里(嵌甲)的现象。由于嵌甲造成甲沟组织损伤,致疼痛、红肿,再加上某些不良的卫生习惯,甲沟藏污纳垢,很容易引起甲沟组织感染,临床上叫“甲沟炎”。出现甲沟炎,会加重嵌甲症状,疼痛更加明显,陷入恶性循环。
正确剪指甲分3步
剪指甲记住以下几步,避免健康隐患。
1.剪前温水泡一下
一些人的指甲又厚又硬,剪的时候不但费力,还容易伤到手指。在剪指甲前,可以先用温水泡1分钟,让指甲软化,这样不但省力好剪,指甲也不会四处乱飞。
2.剪时留出1毫米
修剪时要先中间后两边,这样容易掌控长度。不能剪得太深、太短,宜让指甲尖露出1毫米左右小条白边。修剪指甲有个“最安全”的形状:最好剪成方形,前端是一条直线,而非圆弧状。尤其要注意在剪脚趾甲时不能太深,不要向甲沟内修,多留一些在外面,才能避免甲沟炎。
3.磨平尖锐边角
剪完后,在边角稍作修剪,再用指甲锉把尖锐的边角打磨光滑。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指甲建议一周修剪一次。
养护指甲小贴士
◎美甲容易让指甲受伤 美甲使用的黏着剂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期、频繁美甲,可引起甲面失去光泽,甲变脆、变黄,还可能引起甲癣、甲沟炎等。指甲油等化学物质具有刺激性,可能导致过敏。建议不要频繁进行美甲,也别轻易刮去指甲的角质,过敏体质的人最好避免美甲。
◎避免过度接触清洁剂 劳动时,手难免要接触洗洁精、洗衣粉、洗手液等清洁剂,在接触之前,最好戴上塑胶手套,保护指甲的油脂和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