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枯草治目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男子,经常出现眼珠疼痛的病症,夜里疼痛加重,连带着眉棱骨也疼痛,慢慢发展到半边头肿痛,十分痛苦。用苦寒的黄连膏外用后疼痛反而加重,随后用了很多药物治疗都没有效果。又采用艾灸疗法试着治疗,用了品质最好的蕲艾绒灸了厥阴、少阳经穴位,疼痛即可缓解,但过后半天疼痛又会发作,病情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直至后来找到一个以夏枯草为主药的方剂使用后才出现了转机。具体方法是用夏枯草60克、香附60克、甘草12克研磨成粉,以清茶调服,每次服4.5克,第一次服后疼痛即明显缓解,服第二次效果显著,总共服用五剂后病情痊愈。如此神效,李时珍觉得很神奇。
夏枯草名称的由来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夏季当果穗半枯时采收,晒干入药,其以穗大、色棕红、摇之作响者为佳。关于其得名,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此草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故有是名。”可见夏枯草乃由其植株入夏渐枯而得名。
夏枯草的临床应用
夏枯草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乳房胀痛等。
夏枯草在现代常用于淋巴结核、乳痈、甲状腺肿、高血压、肺结核、筋骨疼痛等的治疗。中医认为夏枯草是清肝明目之要药,尤善治血虚肝热之目珠夜痛。若为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者,可配伍菊花、黄芩、石决明等以清热平肝;若风热偏盛,可配伍桑叶、连翘、草决明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若肝郁化火者,可配伍香附,加强其解郁散结之功效;若阴血亏虚,至夜目珠痛甚,可配伍当归、白芍、地黄等滋阴养血,亦可加枸杞子、石斛等养肝明目之品。
夏枯草还能消炎散结,对于一些炎症肿大等有较好疗效:用于腮腺炎和乳腺炎等常见疾病的治疗,可以配伍柴胡、浙贝母等,水煎服;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治疗时可以将夏枯草与玄参、牡蛎、浙贝母一起煎汁服用。
夏枯草的民间偏方
治疗高血压 夏枯草(鲜)90克,蜂蜜30克,开水冲或炖服。
治疗头晕目眩 夏枯草60克,冰糖15克,开水冲或炖,饭后服用。
使用注意
夏枯草性寒清泄,故脾胃虚寒者慎服。